">
一、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特征
(1)案例教学法将传统的灌输式转为互动式
灌输式教学方法有个很形象的说法就是“填鸭式”教学,即教师根据教材单方面向学生教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缺乏自主思考,压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来的是书呆子式的人物,只是机械地重复教材的知识。而案例教学法就是弥补传统教学法上的缺陷,通过设计课程相关案例或者从实际中获取真实案例,组织学生身临其境参与到案例分析中去,运用发散性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案例模式,有利于增强学生思想间的碰撞、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
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参与的方式主要就是讨论、探讨,所有学生都需要参与到对案例的讨论,积极发言,注意力不集中或睡觉几乎不可能,这样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无论对错教师鼓励并认真听取学生对案例的思考,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教学中教师由主角变为配角,只负责课程的设计,进度的把握,适时地引导,成为学生理论学习的促进者、学生的学术顾问等多种角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双向互动,师生能够达到教学相长的“双赢”效果,有效地推动了教学方法的创新。
二、案例教学法在《非营利组织管理》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生对课程的求知欲和兴趣
非营利组织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层面,以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在动员社会资源、提供公益服务、协调社会参与矛盾以及倡导和影响政府政策上逐渐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非营利组织管理》这门课程就是专门研究这一类型的组织,相比于耳熟能详的企业管理、行政管理等来说,非本专业的学生可能从未听说,对这门课程比较生疏,再加上理论的学习比较枯燥,逐渐会使学生对本课程失去兴趣。通过采用案例教学法,针对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特别是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社会热点问题,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可以让枯燥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实践中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
(2)丰富本课程的教学素材
虽然在我国非营利组织有很多,但是非营利组织本身能成为教学案例的非常之少,在过去的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中大多数案例还是引用国外案例进行分析。目前,中国研究非营利组织的研究机构已经有不少,很多高校甚至都成立了专门的部门,通过我们对非营利组织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将案例进行整合,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相信会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更清楚真正的非营利组织管理,务实的案例也有利于更加丰富中国化的非营利组织管理教学素材,更加增强本土性、时效性。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本科阶段,通过转换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主动的对课程进行学习,通过模拟实际的管理过程,可以使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等各个方面都能得到有效提升。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优秀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已然证明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更充分地理解非营利组织在社会治理中运作方式、技巧和重要意义。
三、结语
案例教学法并不只是简单的使用案例,要使案例教学法真正的发挥作用,所选取讨论案例内容并对其进行设计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对讨论的案例进行精心选择,这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最终影响教学质量。因此,选择讨论案例时,一方面案例必须符合教材内容,而且讨论内容应该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便学生讨论时可以很好地展开,从而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讨论的案例应该能很好地实践,注重其本身的可实施性。其次,教师需要做好组织工作,组织好课堂讨论,把控学生对案例问题的讨论、时间等,确保讨论的效率,并且在最后要对讨论进行总结讲评,及时纠正错误,引导学生真正的掌握知识,并且将简单的讨论进行深入的理解分析,上升到理论深度。一般来说,最好的在课程前,让学生对案例有所准备,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达到课程的预期目标。西方国家的案例教学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他们有专业人员对案例搜集后进行编写,并且更新及时,而我国案例的整合上相对滞后,多还是以教师自身对本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选取和编辑,这很考验教师本身的能力。非营利组织管理是一门交叉学科,将其他学科的先进理论运用到本课程中来,理论较为深奥,要让学生真正掌握本门课程,在晦涩的理论中穿插生动的案例,使理论更通俗化、形象化。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应高度重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学术成果也应随之加强,故本门课程的建设和教学也要与时俱进的改革,将案例教学法与课程教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使教学事半功倍。
作者:刘倩 单位: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