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慢科技杂志《离线》:一个好的选题应该是一种工具 - 400期刊网新闻频道

专访慢科技杂志《离线》:一个好的选题应该是一种工具

时间:2017-01-07 02:12:39 来源:论文投稿

来源: 澎湃新闻网

  《离线》是一份2014年8月创刊的科技类杂志书。这一年,国内多本科技类期刊正面临着关停或是转向新媒体平台的艰难挑战,其中就有曾经风行多年的《家用电脑与游戏》《大众软件》等等。
  尽管美剧《生活大爆炸》的流行,一度令科技宅变成了时尚潮流;前段时间AlphaGo和李世石的人机大战,也让人工智能成为了热议话题;这几年的各种风投,更是疯狂涌向着诸如VR设备等科技领域……但对纸媒来说,这毕竟是一个没有太多可能性的时代。选择在这样的时刻登场,《离线》所要经历的,注定是一场奇异冒险。
  创刊近两年的时间里,《离线》一共发行了四期杂志书。每期十万余字的稿件,无论是策划组稿,还是版式设计,都紧紧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从第一期的“开始游戏”出发,“黑客”、“科幻”、“机器觉醒”等专题陆续来到读者面前。而“慢科技杂志”这句玩笑,竟也从最初的自我调侃,渐渐变成了这本杂志独树一帜的风格和态度。
  对科技文化类长文(long form)的探索,可以说,是《离线》这种态度的最好体现。创刊之初,《离线》的编辑团队就希望能够用优质长文,为读者提供一种不同于碎片化阅读的沉浸式体验。而在《离线》的高级编辑傅丰元看来,如果用“阅读总时长”和“知识密度”,而非人人追求的点击率来判断读者们的阅读状况;那么,大家或许会对《离线》产生出新的认识。
  现在,《离线》的电子版也正式上线,并采用了“会员订阅+微型出版+按需印刷”的模式,继续为它的读者服务。虽然推送周期缩短为每周一期,在形态上也针对各类移动设备做了优化,而和过去的杂志书有着很大不同。但对文章体量和质量的要求,却没有任何妥协。电子版第一期便以《如何建造一座城市》为专题,关注的仍是科技文化中的亚文化与跨界性;在作者群的选择上,则更加注重本土化和多样化。
  事实上,《离线》的电子版仍像过去那样,并不刻意强调自己要做现代人“在线”生活的对立面。正如主编李婷在杂志书创刊号的卷首语里所言,离线“是作为一种状态的转换,暂时摆脱繁复与干扰,换一种方式去体验技术之美。”傅丰元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这种“转换”也能让《离线》每期的选题就像是一件工具,“读完后,读者可以用来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澎湃新闻:能先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加入《离线》这个团队的吗?
  傅丰元(《离线》高级编辑):我是新闻专业出身,创立《离线》前,我和同事们从事的都是科技类图书的出版。我负责过《技术元素》、《数字乌托邦》、《与机器赛跑》等书的出版。书籍出版经过几百年的考验,已经是一种很成熟的内容生产模式,在做书过程中我也学了到很多先人长期留下的技艺。新媒体对传统图书的冲击很大,但大多数创业者都是企图从外部改变图书或深度内容的传播。而我和我的同事们,则希望从出版一端往外实验和尝试。书—杂志书—电子杂志,希望在深度内容“新媒体化”的路径上,保留住传统图书的手艺。但其实,手艺一词重点不在“手”,而是“艺”。我深信技术和工具虽然会带来很多传播方式和手段的改变,但做书过程中的技艺、思维和模式却是不能遗忘,这点也恰好是我和团队的优势。一方面想拥抱更先进的技术,一方面想保留图书的精华。这样的项目目前还少有人做,所以我们就做了《离线》。
  澎湃新闻:《离线》电子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筹备的呢?
  傅丰元:《离线》的电子版筹备于 2015 年底,但其实从《离线》创刊开始,我们就在寻找合适的电子出版模式。目前的《离线》,算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会员订阅+微型出版+按需印刷”的系统,过去的“编辑—读者”关系也变为了“服务提供者—用户”关系。传统的纸质出版,我们并不清楚每一本书卖给了谁,读者的反馈也很难传达给编辑和作者。而会员订阅让我们能够直接、高频地和会员联系,知道每一个读者的需求和反馈。比如在推送杂志的同时,我们可以进行有关线下活动的调查,了解读者最期待参加的活动形式和地点。另外,我们也并未抛弃纸质出版,每两个月我们会按需印刷一期珍藏纸质杂志,整合这两个月里出版的电子刊,内容可能会做一些微调,但不会有太大区别。目前的订阅情况是,大部分会员都选择了“电子+纸质”的订阅计划。
  澎湃新闻:选择做一份科技读物的前景是否乐观?有什么是可以让《离线》一直持续发展下去的?
  傅丰元:如果你看好科技群体的增长,就应该看好科技内容的未来。无论是 VR 、视频还是文字,内容产品仍然是一种注意力产品,怎么获得读者的注意力仍是这门生意的核心。可惜现在大多数时候,衡量注意力的标准是“点击量”。如果按照“阅读总时长”和“知识密度”——也就是单位注意力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来计算,《离线》的优势就会显现。《离线》拥有一大批注重阅读质量且愿意为好内容付费的读者,其中大部分是互联网从业者,包括设计师、程序员或创业者等等;此外,媒体人、出版人以及学生也不少。这些读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现在的订阅模式就是基于这些读者,订阅会员的数量也决定了我们是否可以持续发展下去。
  澎湃新闻:你们所理解“离线”,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傅丰元:《离线》的 Slogan是 Better Connected(更好的连接)。我们不反科技,之所以叫“离线”而非“在线”,是希望人们暂时地脱离 24/7 在线的状态,跳出来好好思考人与科技的关系。这些暂时的跳出,是为了更好的连接。《离线》的 logo 是一只“鱼鸟兽”,里面包含了一只鱼和一只鸟,灵感来自于荷兰科学版画家埃舍尔的画作《天与水》。在那幅的版画里,鸟组成了天,鱼组成了海水。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鸟和鱼的图形其实是互相交融、互相转变的。鱼群逐渐变成了鸟群,鸟和鱼之间没有边界。埃舍尔绘制的图形变化,甚至可以转换成公式。而我们也认为,理性和感性,科学与艺术,离线与在线,这些都是可以互相转化、相互交融的。
  澎湃新闻:能谈谈每期《离线》是怎么决定选题的吗?
  傅丰元:即使现在科技越来越成为一种主流文化,但在科技文化下面,仍然有说不完的亚文化。《离线》之前做过关于“游戏”、“黑客”、“科幻”、“人工智能”的选题,也还只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另外,科技与不同领域的跨界,譬如如何借助城市规划的理念来运营互联网社区这类话题,也是我们所关注的。我们之前的选题,需要在篇幅和体量上撑起大半本杂志,因此也会相对保守,不太会考虑那些有趣却不能花大篇幅来策划的小众选题。现在电子版上线后,就没有这样的顾虑了。至于最看重选题的什么方面?我们认为,一个好的选题应该是一种工具,读完后,读者可以用来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澎湃新闻:《离线》之前的一些栏目,好像在电子版里被取消了,这些调整是出于哪些考虑?
  傅丰元:其实没有消失,只是并入到了现在的专题里,比如之前的“遗产”和“前沿”栏目。而像“未来”、“缓读”、“写作”这些栏目都还保留着。“未来”是我们跟Longnow Foundation 合作的一个项目,会继续刊登最优秀的未来学家、科技研究者们关于未来的演讲内容。“缓读”是一个很极客范儿的栏目,我们会邀请一些极客,结合自身体验写自己的故事,观鸟、观星、攀岩、睡眠……一切你所热爱的主题都可以纳入进来。“写作”主要刊登的是短篇科幻小说,我们更关注那些近未来的、技术的科幻题材。目前电子版暂时只增加了一个新栏目“误读”,每周一期,推荐一本科技文化图书。今后还会增加更多栏目吧,这也是电子版的好处,版面上的限制很小,可以做更多尝试。
  澎湃新闻:好像有一种说法,《离线》的文章都是“三七开”,三成是中国作者原创,七成是译自外文?
  傅丰元:目前的情况,的确差不多是“三七开”。但我们也的确在有意地培养更多本土作者。特别是一些科技行业内的,具备写作能力的作者。现代科技是舶来品,如果我们只是简单的移植国外的先进技术,而不顾技术所发生的历史文化土壤,就犹如无本之木,生长不起来。最近刊发的一篇《互联网城市的死与生》,就是一位来自互联网行业的产品经理的作品。因为他们能结合自身的经历,提供更接近国内读者阅读语境的内容,作品也更受欢迎。
  澎湃新闻:最近几期《离线》电子版运作下来,感觉如何?
  傅丰元:从我们运营的角度看,电子化带来的是数据化。会员数量、浏览量、停留时间等数据,都会指导我们下一步的决策。而从读者的角度看,最大不同是话题更加多元了。相信大家很快就能看出我们杂志的风格和选题方向了。
  澎湃新闻:最后,可以给读者介绍一些有趣的科技读物或网站吗?
  傅丰元:《Whole Earth Catalog》,这是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在 60 年代末创建的工具购物指南。《The Magazine》(the-magazine.org),一本已经停刊的科技周刊,它很好的实践了“微型出版”的概念。《Nautilus》(nautil.us),一本科学电子杂志,在会员体系上,我们借鉴了他们的模式。《Aeon》(aeon.co)一本关于文化和思想(Cultrue& ideas)的网络杂志。edge.org,关于第三种文化,最好的出版机构。

 


更多人物聚焦论文详细信息: 专访慢科技杂志《离线》:一个好的选题应该是一种工具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61609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非债务税盾 张家星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政治学研究》 《中国奶牛》 《石油商技》 《风景园林》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地震》 《江西画报》 《江西地质科技》 《教育文汇》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