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法国东南部“世界文化遗产”小城阿维尼翁,北京青年戏剧节艺术总监孟京辉在日前开幕的阿维尼翁戏剧节上对媒体表示,从2011年至今,中国戏剧与阿维尼翁戏剧节的合作日益深入,已在这一全球极具影响力的戏剧节上创造出一种中国文化环境,对国际观众了解和接受中国戏剧具有重要意义。
阿维尼翁戏剧节由法国戏剧导演让·维拉尔于1947年创办,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戏剧艺术节之一。每年七八月间,数十万人云集于此,感受戏剧的魅力。
2011年,中国当代戏剧首次在阿维尼翁戏剧节集体亮相。孟京辉带领60名艺术家和技术人员以固定剧场驻演方式,在阿维尼翁上演了6部不同形式的戏剧作品。他执导的《三个橘子的爱情》《镜花水月》《恋爱的犀牛》等作品也都曾登上这一戏剧节的舞台。今年,第70届阿维尼翁戏剧节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5部中国作品在此亮相。
孟京辉告诉记者,6年来共有20多部中国戏剧作品来到这里展演,越来越多的中国艺术家积极自主地寻求机会到阿维尼翁戏剧节展示作品,大家在这里共同创造出了一种中国文化环境,对国际观众了解和接受中国戏剧意义重大。
他指出,2011年北京青年戏剧节与阿维尼翁戏剧节的合作具有延展性,目前双方已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并于2014年签署北京青年戏剧节和阿维尼翁戏剧节“离开”单元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关系的协议。
他认为,互相选送作品参加对方的戏剧节,以及合作组织青年戏剧人的工作坊,这使得双方的合作变得“简单、直接”,阿维尼翁戏剧节的平台促进了中法之间的艺术交流。
作为阿维尼翁戏剧节的常客,孟京辉十分重视向法国合作伙伴介绍中国当代戏剧的发展方向。“在合作中我会邀请他们去中国看看我们的当代戏剧,了解中国传统艺术固然重要,但是当代戏剧和年轻人的演绎能够让外国同行把握到中国当代的脉搏,感受到中国的进步,”他说。
6年来,在阿维尼翁戏剧节的舞台上,从“一场表演可能只有两三个观众”到逐渐被讨论、被注意,中国戏剧的国际“存在感”逐渐加强。尽管如此,孟京辉坦言,即便上座率有所提高,外国受众对中国戏剧的了解仍然有限。
他建议,中国戏剧应首先在国际语境下与国际同行们交流,之后再强调中国文化的特点,并将这一特点发展成个性与共性的结合体,如此才能在国际平台上发挥影响力。
他认为,通过参与阿维尼翁戏剧节,中国戏剧人既开拓了眼界,也提升了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同时视野变得国际化。“在这里可以了解目前国际上的美学语汇,了解当代的戏剧、人生和时局之间的关系,”他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目前要做的就是参与、学习、积累、观察,然后酝酿,”孟京辉说,“我们已经进入国际平台,但中国戏剧要发挥影响力还需时日,需要在国际语境下逐步前进。”(记者 张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