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中山舰,相信熟悉中国现代史的人都不会感到陌生。1926年,蒋介石利用“中山舰事件”扩张自己的势力,逮捕了中山舰舰长李之龙(中共党员),并迫使中共中央向其让步,为其后来公然发动“清共”埋下了伏笔。事件前后的中山舰到底经历了哪些跌宕起伏的悲壮往事,值得后人去追寻。
一、舰名更易:从“永丰”到“中山”
中山舰的前身为永丰舰。甲午中日战争后,清王朝的海军几乎全军覆没,为了重建海军以加强国防,清政府决定再次购买军舰充实海军实力。1910年,清政府派遣海军大臣载洵和北洋海军统制(总司令)萨镇冰同赴日本考察海军,在该国三菱造船厂订造了一艘军舰,该舰排水量为780吨、满员编制为126人、身长62米,主副炮共8门,“全舰均钢质”,命名为永丰号,与“永翔”号为姊妹舰。1913年,永丰号建造完工并交付中国,但此时清王朝的命运已经终结,故而该舰被编入北京国民政府海军第一舰队。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后,步步倒行逆施,最后竟公然称帝,引发了国内风起云涌的倒袁运动。为了保住民主共和的胜利果实,1915年,孙中山发表了著名的《讨袁檄文》,号召全国军民奋起讨袁,此即为护国运动的由来。在这个关头,永丰舰在海军司令李鼎新等人的率领下宣布起义,对袁世凯的帝制自为予以沉重一击。袁死后,参加护国运动的舰只,最后均重新回军服役。这是永丰舰在国内政治风潮中的首次亮相。
袁死后中国政局仍然动荡,特别是段祺瑞上台后拒不恢复《临时约法》,1917年,孙中山由此开始了护法运动,在孙的劝说下,时任北京政府海军总长的程璧光发表起义宣言,率领永丰舰等11艘战舰南下广州,组建西南护法舰队,成为孙中山的重要臂助。在接下来的陈炯明兵变中,中山舰甚至还成为孙中山的避难之所。
1922年,时任广东省长、粤军总司令兼陆军部长的陈炯明因与孙中山发生政治分歧,他反对孙中山出师北伐而发动兵变,并扬言要“炮打总统府,活捉孙中山”,并派兵围攻孙中山的总统府。情急之下,孙中山乔装成一个外出急诊的医生,在一个守卫的协助下突围,来到海军司令部,他先后登上“宝璧”、“永翔”号军舰避难,但经当时永丰舰长冯肇宪等人商议,认为永丰舰“革命基础稳固,火力强大,比较安全”,劝说孙中山转登永丰舰,永丰舰于是就成为孙中山的坐舰。在孙中山避难永丰舰之时,蒋介石始终护卫在侧,他也由此得到了孙中山的充分信任。
在海军的竭力支持下,孙中山指挥舰队全力反击陈炯明,当舰队经过陈军炮台等据点之时,在其密集的炮火攻击下,永丰舰首当其冲,“连中六弹”,但在全体海军将士的奋战下最终扭转了战局。陈炯明兵败后,孙中山重回广州元帅府,此次蒙难中他在永丰舰上的停留高达五十余日之多。1923年8月,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登上永丰舰,与全舰官兵一起隆重纪念“蒙难一周年”活动,以此表彰永丰舰的功绩。永丰舰舰长冯肇宪后因病逝世,为了表彰他护卫有功,孙中山亲笔题写了“劳苦功高”四个大字的条幅,并派人代表他主持冯的祭奠仪式。此外,孙中山还颁布了大元帅令,晋升冯肇宪为海军少将,并向其家人发放抚恤金。此后,永丰舰就成为孙中山的坐舰。如1924年11月,他应冯玉祥之邀北上商议国是,就是乘坐永丰舰至香港转邮轮取道日本北上。在北上期间,孙中山因肝病复发,医治无效后于1925年3月12日病逝。
论文代发http://www.400qikan.com 孙中山去世后,鉴于孙“与该舰共危难最久”,国民党中央及该舰诸位官兵决定将其更名为“中山舰号以垂永久纪念”。而据1925年第15期的《兴华》杂志记载,10月13日,永丰舰更名为中山舰,举行盛大仪式,“各式要人均列席,极盛大悲壮之致(至)”。该杂志第16期后来还对中山舰更名仪式进行了详尽的报道,记录下了这一盛况:
在中山舰内设置礼堂,在礼堂中安放孙中山遗像,“四旁绕以生花及白布沙并以万国国旗遮盖其上”,同时,按照惯例,全舰高挂各国国旗,在舰首涂以国民党青天白日党旗,舰尾原“永丰”字样被以铜片铭刻“中山”二字所代替。全舰焕然一新,正午12时,国民党要人胡汉民、伍朝枢、廖仲恺等党政军代表在舰长欧阳琳的引导下登舰参观,下午1时,正式举行开幕礼,典礼由朱培德主持,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奏军乐;(二)行开幕礼,来宾向孙中山遗像行三鞠躬;(三)舰长宣布更名理由;(四)时任广州国民政府代理大元帅讲话;(五)来宾演说;(六)奏军乐;(七)来宾合影留念。该纪念活动的举行,正式开启了中山舰的历史。
孙中山去世后,国共两党之间的合作也由此被蒙上了阴影。国民党内派系分化,使得两党之间合作的前景变得不明朗起来。身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蒋介石也开始着手准备反共,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借口海军局代理局长兼中山舰舰长李之龙(共产党员)意图将其挟持至苏俄,而宣布广州戒严并派兵将李逮捕,另外他还将黄埔军校和第一军中的共产党员拘捕等,此即围绕该舰而发生的“中山舰事件”。该次事件中,中共中央在苏俄的影响下采取退让政策,蒋介石乘机扩大了自己的势力,并最终在1927年发动了“清党”,国共两党的合作关系由此全面破裂。
二、金口抗战显悲壮
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山舰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参加了南京政府的“二期北伐”,在国民政府完成形式上的统一之后,1929年3月及8月,中山舰先后被编入南京国民政府第四舰队及中央海军第一舰队,经历了蒋桂战争、两广事变。此后中山舰主要巡航于沿海长江。同时,中山舰也成为南京国民政府要人的主要搭乘对象。如据1935年《耶稣教家庭新闻》杂志报道,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于该年9月8日从庐山返回南京时,即在水路搭乘中山舰抵宁。而据笔者统计,1933年及1934年上海出版的《申报》报道宋子文、孔祥熙、汪精卫等乘坐中山舰的新闻即高达40余条。
卢沟桥事变后,侵华日军大举南下,北平、天津相继失守,上海、南京岌岌可危,为了保卫首都,南京国民政府海军部调集了包括中山舰在内的49艘(一说48艘)军舰进入长江中下游布防,以阻止日本舰队进入长江。在淞沪抗战中,中山舰成为国民政府海军部部长陈绍宽的坐舰,往返于宁沪之间,指挥海军参加江阴防守。1937年,毕业于烟台海军学校的萨师俊就任中山舰舰长,他亦是中山舰最后一任舰长。值得一提的是,萨即中山舰的订制者、中国近代海军名宿萨镇冰之侄。他们叔侄二人一人促成了中山舰的诞生,一人则在对日作战中与舰同沉。可见,他们的命运也与中山舰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asp.net电子商务网站论文]ASP.NET在电子商务网站中的
建筑设备论文2017-02-05 16: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