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飞快发展,人们在生活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未来的发展中,城市化建设是提升生活品质的根本。新型城市的建设,引领着人们的传统民族文化和地方风俗的改变,人们对生活的物质需求以及精神需求都有所提高。因此本文讨论的是城市化的建设,对其设计和规划体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帮助社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规划体制;城市规划;城市设计
一、中国现行城市规划体制分析
城市的建设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体现着国民的发展水平,要紧随着社会发展的潮流。因此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一个完整的规划体制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已经形成了多种管理模式,其中以垂直管理规划管理体制最为普遍,此外还有集中管理、规划管理权分散、两级政府三种模式。在垂直管理模式中,管理权限主要集中在市主管部门,由各个直属的管理分局去贯彻落实上级安排的工作,避免了多部门间任务的传递,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多数城市采用的这种模式,可以有效的就对具体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减少发生冲突的可能,切实的维护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
二、中国现行城市规划体制下城市设计存在的问题
应着各界的要求,城市化建设的正在飞速的进行。但是伴随着各个城市的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城市在风格定位上不明确的缺陷也被暴露出来。城市的建设都是由政府领导的,政府定位较为明显,城市的风格不能明显的体现出各个城市区域的特点,使其原有的风俗习惯发生着改变,进而传统的民族文化也发生着较大变化。就拿我国的发展特区深圳来说,从最早的出口区到现在的高科技城市、文化城市,其城市的风格定位一直被改变着,频繁的城市风格设计规划会出现问题的积累,经常性的与实际需求发生着冲突,因此可见,不慎重、不严密的城市规划设计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另一方面在空间组织结构上的设计不当,会给城市内部造成更大的混乱。例如我国的首都,高密度的建筑等严重的影响着人们的出行以及工作,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一)城市的规划设计与时代发展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在工业社会人们追求的是高楼建筑,而到了二十一世纪城市设计更加注重生态性、人文性、可持续发展性,纵览国外城市设计,在最初规划设计工作就会向全社会征询城市发展建议,从海量的建议或意见中筛选出来具有战略眼光的或者是长远价值的建议,将其融入城市规划设计之中,确保了城市及时代发展的同步性。因此,现行城市规划体制下城市设计虽然以政府主导,但是在具体的规划设计工作中可以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等途径对外发布,调动生活在城市中所有居民的参与积极性来为城市设计规划工作献言献策。特别是在当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我们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在其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维来开展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将人文性、生态性摆在首要位置,将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二)规划设计管理权限进一步下放
垂直管理模式下主要管理权集中在市规划相关部门,而基层规划机构并不具有管理权限,导致其缺乏创新设计的积极性,所以在设计方案上照搬其他城市、大中城市的现象比比皆是。针对此种情况,本文认为,将规划设计管理权限进一步下放不失为解决当前建筑风格、城市定位不明确问题的有效途径。而具体的措施则可以由上级规划设计部门确定总体框架,在明确城市规划设计的大方向、大思想、大战略的前提下由下级部门对规划设计内容进行完善,其只是对最终的规划设计成果进行复核。而下级部门在收到规划设计框架后召集辖区的基层规划设计部门共同商讨具体的规划设计内容,将本区域的民族文化特色、自然景观、历史遗迹、人文建筑等做一个详细的调查,并围绕生态性、人为性主题进行总体布局和科学规划,最大程度上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完成初步规划设计方案后需要由市规划部门进行可行性的论证,并向社会发布,征求意见与建议,从而不断修正规划设计内容,并预留出充足的改进空间,以便于后期进行局部修正而不至于全盘否定。
三、小结
综上所述,中国现行城市规划体制以垂直管理为主,在具体的城市规划设计中凸显出了城市风格定位不明确、空间组织结构混乱、建筑风格雷同等典型的、突出性的问题并对上述问题展开再思考后本文提出了强化城市设计的战略思考、规划设计管理权限进一步下放的建议,在当前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希望能够为今后城市设计工作略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卢道典,蔡喆.基于分权视角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模式及改革建议[J].城市观察,2012,10(02):110-118.
[2]官卫华.城乡统筹视野下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的重构——南京的探索与实践[J].城市规划学刊,2012,15(03):85-95.
[康复医学论文3]孙彤宇.从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的耦合关系论城市公共空间的动态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2012,22(05):82-91.
作者:刘洋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