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院内感染是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或者在医院就诊院内获感染,或在院内获得在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严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威胁患者生命,妇产科患者属于较为特殊的群体,通常患者病情复杂,孕产妇的院内感染还会危及胎儿及新生儿的健康,一旦发生院内感染则后果较为严重。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院内感染的预防、管理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院内感染的防范力度及质量已成为评价一所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综述近年来院内感染在妇产科病房中的发生危险因素,并对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整理总结,为控制妇产科院内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
【关键词】院内感染;妇产科;病房;危险因素;护理;综述
妇产科由于其特殊性,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院内感染。可能造成妇产科感染的因素较多,国内外文献报道也较为一致,本研究通过综述近年来妇产科综合病房中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高危患者的院内感染防治提供依据[1]。医院感染一直是医院管理过程中难以克服的困难,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综合病房的住院人数不断增加、抗菌药物使用的增多及侵袭性治疗方法的普及,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切实加大医院的院内感染防护力度,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病率,降低死亡率,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以减低妇产科综合病房感染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2]。全面、长期、系统、有计划地对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感染部位、危险因素、病原体、耐药性的流行病学监测,是院内感染的主要职责与目标[3]。护理管理与干预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掌握临床护理的各项操作技能,有效及有针对性的采取控制措施及对策,并根据各项措施防治情况作出正确的分析及评价,从而可达到有效控制及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目的[4]。本研究通过综述近年来妇产科综合病房院内感染的发生危险因素,并整理临床报道的护理干预措施,为妇产科病房院内感染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
1院内感染在妇产科综合病房中的危险因素
1.1妇产科院内感染发生的主要部位
泌尿系感染是妇产科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性感染的主要组成,由于妇产科患者在住院期间40%左右需要进行导尿,该部位的感染是妇产科院内感染获得的主要原因,产科术后一般留置导尿管,导致泌尿系感染的发生,因此建议一般术后尽量缩短留置导尿管的时间,一般不应超过24h[5]。研究发现妇产科泌尿系感染多数有导尿史,导尿属于侵入性的操作,手术后留置导尿管,由于患者的配合等问题容易造成尿道黏膜的损伤,加上导尿管在尿道中的刺激可引起尿道黏膜炎症,加上护理不当或者操作不规范等,都可能会造成妇产科住院患者泌尿系感染的发生,导尿管的使用不当占尿路感染发生率的首要因素,且随着导尿时间的延长,感染率随之增加[6]。呼吸道感染同样也是妇产科感染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形式,由于妇产科综合病房的住院患者大多数经历了手术或分娩,机体虚弱,免疫力下降,若加上老年化,老年妇科患者的器官老化,细胞免疫力下降,黏膜纤毛的清除能力降低,加上妇产科手术麻醉方式多为全身麻醉,需要进行各种插管等侵袭性操作,容易破坏会厌部的正常屏障功能,损伤呼吸道诱发感染的发生增加[7]。产科患者由于传统的产后习惯,在月子期间紧闭门窗,导致空气的流通降低,加上产后探视人员较多,导致病房内的空气混浊,容易带入致病菌,导致呼吸道感染的机率升高。
1.2妇产科病房感染与年龄及住院天数的关系
大量研究报道,妇产科医院感染病例当中年龄大于50岁的感染病例要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由于老年患者的各方面器官机能减退,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带病菌,发生院内感染率明显增高,老年患者是妇科感染的高发人群。而产科患者中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与年龄关系并不明显,无显著相关性[8]。研究表明,妇科患者住院的平均天数为8.56d,发生院内感染后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2.69d,明显高于未发生感染的住院天数;产科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4.85d,发生院内感染后住院天数为10.36d,感染后明显增加了住院天数[9];另外研究发生随着患者住院时间的延长,发生院内感染的可能率越高,随之带来了医疗费用的增加[10]。
1.3收治患者的病情与妇产科院内感染的关系
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妇产科院内感染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其中化疗患者是妇产科住院患者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妇科肿瘤患者是常见的收治患者,需要化疗药物治疗的妇科患者,由于药物毒副作用,对正常组织细胞具有同样的杀伤力,因此化疗对机体的影响及损害极大,导致患者的免疫力下降,长期化疗治疗后患者中性粒细胞明显降低,感染途径多通过黏膜和皮肤感染[11]。妇产科综合病房收治的患者病情较重,且病种多样,合并症的妇产科产妇在妊娠期间和分娩期具有其独特的生理特点及病理特点,如妊娠期合并血小板减少、妊高症的低蛋白血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加上需要激素治疗,均可增加院内感染的可能[12]。
1.4手术切口的感染与妇产科院内感染的关系
妇产科综合病房接受了手术治疗的患者具有较高的院内感染风险,手术切口与外界接触,容易导致病毒、细菌的侵入,诱发院内感染的发生。另外孕妇无节制饮食,体重增加,腹部的脂肪组织增厚,容易发生术后脂肪液化,增加了感染的机率。另外抗菌药物的不合理运用,增加了耐药的风险,给院内感染的治疗带来了难题[13]。
2妇产科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
2.1建立健全医院妇产科综合病房院内感染的护理制度
妇产科综合病房是发生院内感染较高的科室,由于患者的特殊性给院内感染防控带来了困难[14]。护理管理是医院院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妇产科综合病房的护理管理制度,加大力度制定护理人员的操作规范,规范护理操作,确保每项工作的有序进行,给患者护理实施无菌操作,减少术后住院期间院内感染的发生。护理人员还应当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以及时了解患者在住院期间存在感染的风险,并作出及时的处理及日常的消毒杀菌工作,确保妇产科综合病房处于洁净状态。护理人员在整个院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主要治疗与操作的执行者,应当做好仪器、设备的消毒工作,制定好规范的探视制度,严格控制探视人员及探视时间,加强探视人员对感染的认识,减少外来人员与患者的接触,做好护理与清洁工作[15]。
2.2加强妇产科综合病房的感染防范护理管理工作
为了防范术后的泌尿系感染,对能进行自行排尿的患者应当尽量减少导管插管,若需要必须进行导尿的患者,应当做好导管护理工作,插管的时候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避免损伤尿道黏膜,导管尽量选用硅胶导管,并且合适的型号,减少对黏膜的刺激。避免使用密闭式导管系统的打开和分离[16]。护理人员应当嘱患者多饮水,促进排尿,减低尿路感染的发生,对不重视个人卫生的患者,应当给予特殊的护理,督促患者进行个人卫生的清洁工作,及时更换衣服,加强会阴部的护理,保持该部位的清洁,对尿道进行擦洗减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可能。对每个病房应当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常规消毒,并做好通风工作,改善整个综合病房的环境,降低呼吸道感染的机率,并让护理工作者每天对病区进行有效氯消毒,做好空气及病房公共设施的消毒擦洗工作。每天定时机械通气换气,保证病房的清洁,减少细菌及病毒的滋生。定期进行空气的消毒,保证空气的洁净,预防呼吸道感染。对需要气管及尿道插管的患者,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熟练,避免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过失而造成呼吸道或尿道的损伤。对于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由于术后麻醉、伤口疼痛等限制患者的咳痰,容易诱发患者的呼吸道感染,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加强协助患者翻身,通过拍背促进咳痰,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治疗协助排痰[17]。对于存在高危感染风险的患者家属,应尽量减少探视时间,避免增加院内感染机率。对化疗患者应当加强口腔护理、饭后漱口等护理,住院期间给予患者优质护理,负责患者的饮食、活动及相关护理措施的落实,协助患者按时完成治疗,积极预防感染的发生,并及时处理各项并发症,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18]。
2.3妇产科病房合理管理患者分布
为了便于管理,应当合理安排分区及床位分布,同一类型的患者入院时应当尽量安排在同一病房,对于免疫力低下、年老体弱的患者应当尽量给予单人病室或者人员较少的病室,对于危重患者,已经感染了致病菌的应当单独安排,对于传染性较高的患者,应当单独隔离。患者分布的合理可大大降低交叉感染的发生率,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19]。
2.4做好与妇产科综合病房患者的沟通与宣教工作
在妇产科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宣教力度,告知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各项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感染防范意识,告知患者治疗的整个流程,如手术流程、术前准备、术后康复中的各项康复训练措施,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细微的护理,并加强自身的防护,减少细菌对伤口的侵入,造成感染,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减少探视人员的探视时间及人数,尽量避免外界病菌的带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得到患者积极的配合,可有效促进妇科综合病房的院感管理[20],以利于患者的康复。
3小结
妇产科综合病房是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发科室,住院时间、导管使用率、呼吸机使用率、疾病类型等原因均是导致院内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长期的住院及侵入性操作可为感染提供更多可能,侵入性操作通常破坏了局部器官的屏障作用,可能引起黏膜损伤,增加感染的发生可能。护理管理是院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是执行医疗操作的主要人员,医学期刊约稿规范严格经济评论期刊的操作管理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是降低院内感染的重要途径,同时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侵入性操作,加强病区的清洁护理,均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关键环节。
作者:周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