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教育是国家重要的公共资源,理应由全国共享。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公平却越来越难以接近,特别是农村与城市之间。农村教育跟城市教育相比,存在着许多的掣肘因素,这不仅仅跟资源的分配有关,也跟政策、经济的实行以及农村家庭本身的原生属性有关。当然,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差异,这是不可消弭的客观事实,但我们需要去追问,造成这种根源在哪里。
关键词:经济;农村教育;城市
农村教育问题,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深刻的话题。在任何一个时代,在任何一个你认为最好的国家里都真实的存在着,你消失了他们都不会消失。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资源与资源的差异,教育之间的差异,这是不可消弭的客观事实,一个没有层次的社会是不真实的。但是我们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一切都将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
一、教育资源要素供需不平衡
(一)城市具有比较优势
城市与农村最大的区别在于其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在市场经济中,价格作为配置稀缺资源的机制,而当教育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时,经济的不同决定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资源争夺战中城市已具有比较优势。在这种不对等的关系下,教育的天平早已向城市倾斜,而农村教育只是作为输送生源的工作间。同时许多孩子涌入到大城市就读,让学校的“大班额”问题日益突出,而农村学校却慢慢出现“空心化”的现象。另外,由于城市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作用,导致了我国的人口流动规模不断地扩大,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流动,由此造成了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其中一部分孩子随父母进入了城市,但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流动到城市,由此导致留守儿童的产生。他们的存在,必然加剧了农村教育的负担,尽管国家不断增加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却仍然未能根本性的改变农村基础教育相对落后,师生比例悬殊的局面。有的地方只剩下“留守”教师在苦苦支撑着,而一旦这些教师有什么特殊情况,学校就无法正常开课。
(二)教师作为“经济人”独立的存在
对于教师本身来讲,大多数教师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当在教育活动中面临城市和农村两种不同的选择机会时,教师作为理性群体,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城市机会。这决定了在农村教育中,师资匮乏,流失的必然性。另外,对于城市来讲,教师有完善的社保体系,有完善的五险一金,对于老师来讲,进入这样的一个地方,可以相当一个公务员的待遇。而进入农村,尽管也是体制内,可在待遇上跟城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在农村环境艰苦,个人发展机会少,并且农村的孩子与城市的孩子的普遍水平根本就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农村孩子与老师之间更多的是进行知识被动地传递和接受,这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的积极性。相反,城市的孩子更懂得如何与老师进行更好地沟通,学科基础比较好,由此观之,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教师更偏向于选择后者。
(三)义务教育的矛盾性存在
近年来,我国开始大规模推行中小学布局调整,撤点并校,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规模经济,更好地普及义务教育。然而合并后,却逐渐出现了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博弈。许多人认为,撤点并校容易鱼龙混杂,这也是很多家长宁愿花高价也要让孩子去私立学校上学的原因,而此时,接受综合素质教育的多寡和质量,就变成了家庭与家庭之间经济实力的相互博弈,直接导致了本来应该由政府免费提供的义务教育越来越市场化,本来应该是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义务教育一旦市场化,竞争也就会随之出现,各个方面的争夺也会变得异常激烈。前面我们说过,城市具有比较优势,因此,竞争一旦出现,农村的劣势就会显露无遗,从而导致了校际办学条件差距增大。条件好的学校环境优美,建筑气派,设施完善,个别学校甚至显得豪华。薄弱学校基本上是陈旧房,甚至还有危房,校园显得破败。
(四)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投入不平衡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育重心越来越向高等教育转移。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获得了充足的发展空间。从越来越多的大中专院校建立,高校膨胀扩招的现象可以看得出来。从财政角度来讲,基础教育是属于纯公共物品属性,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物品属性,在基础教育阶段政府应该加大对整体资源的投入比例和完善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补贴制度,而对于高等教育,其支出应该更多由市场来承担。然而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的。单从基础教育本身来讲,中央对基础教育的转移支付并没有体现出教育公平。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一部分是以税收返还为主要形式,这容易造成富裕地区分的多,而贫困地区分的少的问题。而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者来说,基础教育的人均教育经费远低于高等教育的人均发展经费。除去中间环节的种种克扣,实际拨给农村的教育补助根本不足以从本质上改善农村教育落后的局面。
二、教育观念的缺失
(一)家长教育观念的缺失
在经济学中,存在着“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这意味着教育报酬随着教育年限的增加而减少,而在农村人眼中,他们更渴望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尽管农村教育的机会成本越来越低,可是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化,农民认为尽管让自己的孩子受到高等教育,他们的孩子也不一定能够带来很大的反哺,毕竟,在这个机遇涌动的时代,普通人要想获得成功,需要十几年的精耕细作,连续稳定的正向积累,脚踏实地的点滴付出。换言之,在农村,教育功利性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很多农民家庭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接受的教育无法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回报时,即预期收益低于他们认为投入的成本时,会让孩子选择放弃教育,亦或是不支持他们继续求学,毕竟,对于这些家庭来说,他们认为赢得起,但输不起。而城市的家庭则不一样,跟农村家庭相比,先不说他们是否能够负担得起孩子的教育费用,单纯从对孩子的教育意义投资的远见上看,他们就远远高出农村家长一筹。农村孩子的“被期望值”相对于城市的孩子要高出许多,而城市的家庭,家长更多地明白教育只是为了让孩子发现生命的更多的可能,而农村家庭则更多地追求结局的圆满性,旁人无法用教养、素质的提升去说服他们。于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家庭及家庭所处的阶层背景才是教育质量中最重要的因素。并且,随着教育成本的日趋上升,会出现不同的家庭结构而导致教育选择能力不同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农村家庭与家庭之间极为普遍。比如,一些开工厂或者小工业作坊的大户,他们的孩子大多在市区,至少是在县城上读书,而那些小家庭的孩子则基本上都是在本乡本村上学。这也造成农村教育内部也出现分化问题。
(二)孩子受教育观念的缺失
孩子受教育观念的缺失,体现在他们追求知识的兴趣正逐渐的在减弱。这种情况在00后的部分农村孩子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他们这一代,读书已经不是唯一实现梦想的平台,这个时代已经赋予他们太多的平台,让他们能够一鸣惊人。通过互联网,他们陶醉于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幻想之中,看到了很多前人不需要接受太高的教育也同样能够逆袭,认为学校已经成为束缚他们的地方,他们更渴望放任自我。走在乡村的路上,你会发现现在学生言语的轻浮,他们大谈自己在学校违规的“英雄”事迹,很多男孩子嘴里叼着一根烟,认为这就是自我个性的体现,恋爱、网络、游戏在他们看来才是标配的学生,读书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在学校的学生更多等的是长大和一张毕业证,于是读书就成为可有可无,当然成绩就更不用提了。在这里,教育显得无力,而要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似乎更显得任重道远。
三、“二元化”下自我和社会剥夺
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经济结构是使城乡教育产生严重差别的社会制度原因。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制带来的“重城轻乡”的管理观念,导致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拉开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是有其自我和社会的原因的。
(一)自我剥夺
对于现在的很多农村孩子来说,很多不平衡是与生俱来的,有些源自上辈的落后,有些是因为社会发展的不均衡而产生悲惨的一代,但他们需要被迫的接受,被迫的改变。当代著名作家余华在他的文章《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里面提到:当北上广深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商场饭店人声鼎沸时,那些西北落后地区可能连一度电都是奢侈品。当提及梦想时,北京男孩要的是一架波音飞机,不是玩具飞机;而西北的小女孩只是想要一双白球鞋。本来是单纯美好的梦想,现在却因为经济和环境变得如此沉重和无力,许多农村,特别是山区的孩子为了追求仅有的渴望,不得不放弃选择教育的权利,这也是许多农村孩子学历不高的原因,同时也是经济能力弱“连累”到自我剥夺的问题。
(二)社会剥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保持GDP稳定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步拉大,已是铁板钉钉的事实。而伴随收入差距的拉大,一方面会扩大不同阶层居民接受教育的距离,导致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均等;另一方面又迫使人们千方百计想办法提高收入,积累财富,缩小差距,而由于工作不同,收入也就随之不同,要提高收入,就必须找到好工作,要找好工作需要有好的敲门砖,即好的大学文凭,而好的文凭一般需要上好的中学、小学,这就是所谓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由此衍生出一系列问题。而许多农村的孩子连基本的生活保证都跟不上,游戏规则刚定下就输了,如何参与市场竞争。教育本来是应该促进社会的流动,但由于社会竞争、贫富规则的优胜劣汰,却导致了社会阶层分野来得更早更快。有能力的人挤破头要进入城市的名校,他们的孩子将来也要让他们上好的学校,没能力的只能老老实实的耕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让自己的孩子上本土的学校,然后几代人都难以跳出这个怪圈。在这种阶层与阶层的代沟之中,蕴含着农村教育的无奈与艰辛。
参考文献:
[1]范先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教育难点问题的破解[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2):148-157.
[2]胡丹.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政府资源配置与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3]李北方.从高考“减招”谈教育公平[J].南风窗,2016,(12).
[4]张乐天.城乡教育差别的制度归因与缩小差别的政策建议[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绘画艺术论文科学版),2004,(03):71-75.
[5]范先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的若干反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2-8.
[6]余华.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J].南风窗,2015,(19):94-95.
作者:张松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