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了青少年竞技运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而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民族精神的传承,也得到了人民的重视。武术的起源源远流长,在民间的影响根深蒂固。而竞技武术是指高水平武术竞技,具有专业化、高水平、超负荷、竞技性的特点,导致武术比赛越来越激烈,不仅对运动员的技术有高水平的要求,同时对其各项身体机能也有更高的标准。因此,应根据青少年的体质制定科学的体能训练计划,提高其身体机能,适应比赛的需求。
关键词: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体能训练
1.国内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体能训练执行问题
1.1体能训练重视性问题
国内的教练更注重于传统武术的训练方式,着重提高武术技能,对于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却不花费精力。这无疑是丢西瓜捡芝麻,武术技能是非常需要体能支撑的,只有充沛的体能才能发挥出各种武术技能从而赢得比赛。传统武术重在修心,重视技能的掌握。而竞技武术,动作繁多,对身体负荷极大,重视成绩及动作的标准度。教练应该充分理解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区别,从而重视起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要知道高水平的竞技武术运动员的技术层次基本持平,往往最后比的是哪方体能好,能坚持下来。体能提升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人的体能提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只有充分理解了体能的重要性,并坚持训练体能,才能得到长足的进步,水滴石穿,贵在坚持。所以,运动员们应该意识到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严格执行训练要求并坚持下去,才能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1.2体能训练缺乏场地和器械问题
在体能训练时,必须要有训练空间及多种器械来提高身体素质。竞技武术运动,不但要求力量过关,同样对于肌肉耐力也是一种考验。锻炼肌肉耐力最好的方法就是长跑,所以体能训练时训练场地是必备的。而且肌肉很容易形成记忆,它会记住你的训练方式、训练量和完成动作需要的力量,导致肌肉适应训练量,不能深度刺激肌肉生长,这种肌肉俗称“死肌肉”,它的灵活性、爆发力不足。如果训练方式单一,那么肌肉就会形成肌肉记忆,使肌肉的灵活度下降。这时就需要用不同的器械来训练,锻炼一个部位要用三到四种不同的器械和训练动作才能有效地刺激肌肉,使肌肉爆发力得到提升,并且不会形成肌肉记忆。所以,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在体能训练时训练空间和器械一定要充足。
1.3体能训练平衡问题
大部分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为了追求赛场上的观赏性,主要训练高难度动作,诸如720度转体旋风腿、腾空摆莲腿、空中刹车等。这些动作观赏性极高,但是难度极大,在施展这些招数时,身体的每一块肌肉都会随之调动,很考验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及肌肉核心力量。很多运动员盲目练习这些高难度招数,却因为身体素质达不到要求导致动作变形甚至身体受到损伤。万丈高楼平地起,武术本就是从基础上延伸出各种组合套路,所以注重基础显得尤为重要。武术名家赵长军在分享武术经验时说他当初加入国家队时也是眼高手低,但是由于身体平衡性很差,在比赛中屡次碰壁,吸取教训之后,苦练基本功。他的肩和胯很硬,导致动作不美观,改变这些只能通过硬搬,俩个人一人抓住一个脚,把腿慢慢靠向墙,疼的有时候十几分钟腿都收不回来,但是取得的效果很明显,最终也是成功击败李连杰夺得冠军。所以,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在体能训练时应该多练习核心,打好高难度动作的基础。
2.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体能训练计划的问题
2.1体能训练计划缺少系统性
武术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体能作为武术的支撑,同样需要长期、系统的训练。体能训练计划是体能训练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系统化的体能训练计划能够更好地训练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的体能,同时这些计划也是青少年武术运动员的目标,能让之更有动力的训练。系统性的训练计划能够帮助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规划自己的时间,提高训练积极性。在制定训练计划之前应该了解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通过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的综合数据分析,6-14岁锻炼力量、灵敏度、协调能力、爆发力和柔韧性能取得更好地效果,12-18岁更为适合训练速度和耐力。根据这些数据,能够制定一个详细的系统化的训练计划,使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付出的汗水能够取得最大化的效果。所以,制定一份系统系的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体能训练计划能提升训练效果。
2.2体能训练计划缺少科学性
训练计划不能盲目制定,青少年的身体正处于发育时期,当然这同时也是身体素质提升的最佳时间。但是一切训练计划要科学、合理,在提升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要不影响其身体发育,过刚则易折,武术技能的掌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体能的提升也是漫长的。如果过度训练,对青少年的膝盖会产生很大的负荷,容易引发滑膜炎和骨质增生甚至造成肌肉溶解。竞技武术运动由于训练不当造成身体损伤的例子在生活中并不少见,轻则承受一些疼痛,重则使运动员失去上场的机会,而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能够有效地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进而能够安全的提高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竞技武术的宗旨是尚武、竞技、健身、防身、养生、休闲、娱乐,切不可因为竞技武术的竞技性而背离了竞技武术的宗旨。科学地制定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体能训练计划能让运动员们在提升身体素质的同时不会造成身体的负荷,保障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身体的健康。
2.3体能训练计划中饮食问题
饮食会影响人体健康,当然也曾影响过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和训练状况。国际上许多运动员都有专门的运动营养专家为其制定饮食,就是因为饮食对体能训练有着很严重的影响,如果饮食不合理,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在训练之后可能会恢复不好,并且体型也会改变。训练时影视摄取量要考虑身体的需求,特别要考虑足够碳水化合物的补充,以维持肌肉内苷糖的储存。当体内肌肉肝糖含量被用光时,便会出现“撞墙”现象,即肌肉呈现疼痛、发烫、疲倦和无力的感受,因此运动能力便会严重的受到限制,所以在大量运动之后,应摄取较多碳水化合物,帮助训练后肌肉肝糖含量的恢复。当然训练之外并不需要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否则这些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脂肪会影响运动员的灵敏度。不断地训练才会让身体对高负荷适应,当适应之后才能不断突破,因此要更注重训练时的饮食问题,只有正确的饮食才能给身体带来正确的补充来适应。所以,体能训练计划中应询问运动营养专家制定一份合理的饮食计划。
3.对于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策略
3.1针对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专项技术特点训练
武术讲究,动若猛虎,不动如山。武术是靠内劲发力,内劲发力始于腰,寄于足,达于稍,运用全身与地面的协调性产生爆发力。虚步、窜、蹦、腾、挪、闪、躲、踢都是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在比赛中要经常使用的动作,这些动作的发力中枢都是在腰部,其次由腿部发力。就是说用腰将力量传导到身体四肢,犹如甩鞭子一样充满爆发性和灵活性,这样发出的力量具有刚柔并济、力道充足、能收能放的特点。所以,在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中应将腰部和腿部训练的比重调大,进行针对性训练。只有当腰腿力量上升后,整体的爆发力与灵活度才能得到大幅的提升,而且注重腿部训练会使运动员的底盘更加沉稳,在对抗中不易露出破绽,从而和对手长时间对抗。所以,在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体能训练时应结合其专项技术特点来训练。
3.2结合青少年武术运动员体型特点训练柔韧性
当我们观赏青少年竞技武术比赛时,可以看到运动员们的动作十分流畅,既标准又美观,这些都需要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具有十分好的柔韧性,如果柔韧性不够这些动作就会产生停滞感。例如踢腿抱脚直立和十字平衡动作,如果肩关节和胯的柔韧性不够,落地后就会无法使后腿举起,不能保持上下腿垂直。腾空转体旋风腿接高鞭腿,这个组合动作非常考验胯部的柔韧性,如果柔韧性不够,转体旋风腿后高鞭腿的动作就会变形而且力道不足。对于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来讲,提升身体的柔韧性是必须的,只有柔韧性够了才能改进动作技术、提高运动水平,从而在比赛中不会扣分。而且提升柔韧性可以防止肌肉、韧带、关节损伤。所以,在运动员体能训练时,也要结合运动员的体型特点来制定提升柔韧性的训练方法。
3.3重视其他身体素质的训练
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在对抗时,不单单只是肌肉力量的对抗,同样也考验运动员们的协调能力、灵敏度和耐力。竞技武术的动作大开大合,每个动作都要求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完美协调身体各个部位。运动员的协调能力是武术动作标准的基础,如果协调能力不足,会导致动作不标准从而失分。当我们观赏竞技武术比赛时,可以看到运动员脚步灵活,能收能放,虚实结合,训练灵敏度能够提升身体反应速度,增大躲闪对手打击的几率。同时竞技武术是一个有氧与无氧结合的运动,比赛中会使运动员的肌肉产生大量乳酸,如果身体对于乳酸的分解能力不够,就会显露疲态,导致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敏度下降,影响水平的发挥。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情况,在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挺能训练时应加强其他身体素质的训练。
4.总结
体能是通过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灵敏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人体基本的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是青少年竞技武术中施展各种套路的基础。体能训练有助于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体能的提高,是竞技武术训练中必不可缺的环节,科学、系统的训练计划及饮食有助于竞技武术运动员更有动力地进行体能训练并使身体能及时得到恢复。重视体能训练能使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固然在比赛中各种组合动作是高效的得分点,但如果没有相应的体能,竞技武术的各种高难度动作也只是无源之水,必会枯竭。因此必须重视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体能训练,为中华武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兴,对竞技运动中体能训练若干问题的认识[J].上海体育学报,1998,(2):30-33.
[2]王东亮,赵鸿博.现代大学生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指导[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质量管理论文13.
[3]熊亚兵.新规则实施下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力量与速度训练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9(11).
[4]吴贻刚.科学理论向运动训练方法转化研究探索.[J]中国体育科技,2000,(9):3-5
作者:杨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