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维生;单孝全;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9年05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采用低分子量有机酸及其钠盐、CaCl2、NaNO3、DTPA和EDTA作为萃取剂,用一步提取法萃取植物根际湿土壤,测定了萃取液中轻稀土元素La、Ce、Pr和Nd的浓度。用一元回归分析法评价了使用不同萃取剂时轻稀土元素的生物可利用性。结果表明,玉米根细胞壁吸附和跨膜吸收的轻稀土元素都是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可以用根中总稀土元素来预测生物可利用性。对于预测玉米根和叶中轻稀土元素的生物可利用性,不同的萃取剂有不同的效果:低分子量有机酸及其钠盐以及DTPA萃取的轻稀土元素与玉米根中的相应元素有较好的相关关系(至少在0.10水平下显著相关),可以较好地预测玉米对轻稀土元素的吸收,中性盐类萃取剂CaCl2和NaNO3萃取的轻稀土元素和玉米叶中的相应元素有较好的相关关系(至少在0.10水平下显著相关),而EDTA萃取的轻稀土元素与玉米根或叶中的相应元素没有相关关系。
关于家乡变化的论文网络配图1
【论文正文预览】:近几十年来,稀土肥料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的农业生产中,尤其是出现了稀土肥料与大量营养元素混合土施现象(如稀土碳铵、稀土磷肥等),势必会在更大的程度和范围内加剧稀土元素在农业土壤中的积累。因此,研究耕作土壤中稀土元素在农作物中的积累,以及其在粮食等农作物中的生物可
【文章分类号】:X131
【稿件关键词】:轻稀土元素生物可利用性萃取条件一元回归低分子量有机酸萃取剂金属元素相关关系玉米根根际土壤
关于家乡变化的论文网络配图2
【参考文献】:
- 苏静;欧今次仁;尼霞次仁;王文华;袁涛;;德兴铜矿周边土壤中铜的形态分布[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年01期
- 秦普丰;廖柏寒;雷鸣;曾清如;;两种形态分析法对EDTA萃取前后土壤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分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 王祖伟;刘欣;么相姝;侯秀;;可溶性无机盐对土壤中镉形态分布及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3期
- 雷鸣;廖柏寒;秦普丰;;土壤重金属化学形态的生物可利用性评价[J];生态环境;2007年05期
- 吕文英;汪玉娟;汤洁婷;;广州农田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3期
- 廖启林;黄顺生;林仁漳;范迪富;金洋;朱伯万;;长江下游富镉土壤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污染修复试验[J];中国地质;2008年03期
- 李泽琴;侯佳渝;王奖臻;;矿山环境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模型探讨[J];地球科学进展;2008年05期
- 侯青叶;杨忠芳;杨晓燕;杨艳;赖木收;;成都平原区水稻土成土剖面Cd形态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地学前缘;2008年05期
- 李小虎;汤中立;初凤友;;大型金属矿山不同环境介质中重金属元素化学形态分布特征——以甘肃金昌市和白银市为例[J];地质科技情报;2008年04期
- 李成良;张海燕;刘献英;周安国;王之盛;;不同酸源对微生物植酸酶降解饲料中植酸磷的体外研究[J];饲料工业;2007年20期
- 但德忠;姚玉玲;蒋雯菁;;环境样品分析[J];分析试验室;2008年04期
- 胡蓉;乙引;伍庆;;RP-HPLC法测定植物根系中有机酸含量[J];贵州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 杨冰仪;陈志澄;毋福海;;模拟研究尾矿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探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年09期
- 杨建峰;贺立源;左雪冬;吴照辉;门玉英;徐才国;;有潜在性的大孔吸附树脂模拟植物根系分泌有机酸吸附的方法[J];华北农学报;2007年03期
- 史贵涛;痕量有毒金属元素在农田土壤—作物系统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 刘丽;长期定位施肥对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形态及释放特征的影响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 章爱群;玉米对磷铝耦合胁迫的基因型差异及有机酸对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 魏树和;超积累植物筛选及污染土壤植物修复过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004年
- 曾敏;湖南部分工矿区水稻田As污染现状及其化学萃取修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 蔡鹏;土壤活性颗粒与DNA的相互作用及其对DNA稳定性、细胞转化和PCR扩增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 卢豪良;红树林湿地低分子量有机酸及其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影响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 王闻哲;转细胞凋亡抑制基因Ced-9/Bcl-2提高烟草和水稻的耐铝抗盐性及其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08年
- 王胜利;干旱区绿洲灌漠土重金属吸附—解吸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 林婷;不同营养条件下铝与酚类物质对杉木无性系苗若干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 殷博;几种作物根系分泌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09年
- 薛梓瑜;旱生灌木根际及灌丛土壤中磷、钾变化特征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 韦冬萍;铝诱导油菜有机酸分泌和代谢的调控及铝毒特性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 齐波;我国大豆种质资源耐铝毒性的变异、遗传与基因定位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 丛日环;水分状况及低分子量有机酸对红壤和黄褐土钾素形态转化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 商冉;有机酸和猪粪对土壤中铜锌吸附、积累和迁移的影响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 孙泽锋;镉、铅污染胶东棕壤的电动修复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 董林林;沉水植物与沉积物作用对富营养化湖泊磷循环的影响[D];天津大学;2007年
- 董林林;镉污染土壤的超积累植物筛选[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 丁疆华,温琰茂,舒强;土壤环境中镉、锌形态转化的探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年02期
- 刘霞,刘树庆,王胜爱;河北主要土壤中重金属镉、铅形态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 崔妍,丁永生,公维民,丁德文;土壤中重金属化学形态与植物吸收的关系[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 王学锋,杨艳琴;重金属镉锌铜在蔬菜体内的形态分布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年01期
- 王小庆;;淀山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季节变化[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年06期
- 单孝全,王仲文;形态分析与生物可给性[J];分析试验室;2001年06期
- 周涛发,殷汉琴,张鑫,肖正辉,袁峰;铜陵矿区土壤中铅的存在形态及生物有效性[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9期
- 王学锋,杨艳琴;土壤-植物系统重金属形态分析和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J];化工环保;2004年01期
- 余国营,吴燕玉;土壤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吸持特性的影响[J];环境化学;1997年01期
- 何孟常,云影;锑矿区土壤中锑的形态及生物有效性[J];环境化学;2003年02期
- 陆超华;广东沿岸海域生物可利用性重金属的地理分布[J];海洋环境科学;1996年02期
- 杨丽红,王晓蓉,孙昊,张海石;有机配体EDTA对土壤中稀土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6期
- 刘安喜,饶桂春,王应玮;伯胺N_(1923)反相薄层层析分离稀土元素[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7年01期
- ;在浓硝酸盐介质中用胺类萃取轻稀土元素[J];铀矿冶;1992年04期
- 李鱼,刘亮,董德明,徐珑,花修艺,杨帆,孙亚红;城市河流淤泥中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3年01期
- 涂从;土壤镍各形态的生物可利用性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97年02期
- 戴宝麟,段腊梅;对碘偶氮氯膦分光光度法测定大米中的轻稀土总量[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1989年03期
- 徐仁扣,王亚云;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几种可变电荷土壤吸附氟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 罗启仕,张锡辉,王慧,钱易;生物修复中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J];生态环境;2004年01期
- 曹心德,丁竹红,胡忻,王晓蓉;土壤酸度对稀土元素在小麦体内的生物可利用性及分馏效应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2年01期
- 刘伟;周群芳;江桂斌;;基于离体模型评价商品化银纳米颗粒的生物可利用性[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 侯明;;土壤有效态汞的可萃取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 熊治廷;;土壤施用氯盐对铅可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的影晌[A];第七次“土壤与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1年
- 严华;王秋泉;杨利民;黄本立;;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对具有不同稳定性镉形态的生物可利用性研究[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 施达奕;莫凡;李沅英;;以氧化钇为主体研究轻稀土元素对重稀土元素在ICP-AES测定中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稀土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 王东文;窦天军;赵玉杰;李克刚;;支撑液膜处理放射性废液实验研究[A];2006全国核材料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 尚爱安;党志;;土壤/沉积物中微量重金属的化学萃取方法研究进展(英文)[A];面向21世纪的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北京国际土地复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 朱建明;凌宏文;王明仕;李社红;苏宏灿;;湖北渔塘坝高硒环境中硒的分布、迁移和生物可利用性[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 汪雨;支辛辛;张玲金;谢文明;;固相膜萃取测定水中的有机氯农药[A];2005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 王晓蓉;郭红岩;林仁漳;郑建中;;污染土壤修复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A];首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 马玉荣;2006基金在快乐中思考[N];证券日报;2006年
- 倪成群;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中外金价和黄金投资收益关联性研究[N];期货日报;2008年
- 王雪飞;我国将投巨资防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N];健康报;2008年
- 本报记者 熊和生;重视土壤有机物污染加强治理方法研究[N];科学时报;2000年
- 杨帆;豆类期货跨品种套利模式分析[N];期货日报;2008年
- 梁生康;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石油烃污染物生物降解影响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 韩建波;海洋沉积物地球化学特性对重金属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 赵保卫;增效试剂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增溶作用、机理及生物可利用性影响[D];浙江大学;2004年
- 陆泗进;土壤柴油污染物微生物降解强化技术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 刘文民;新型固相微萃取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年
- 曹秀云;浮游植物胞外磷酸酶在富营养化湖泊磷循环过程中的作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5年
- 全灿;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检测/脱除中药材中有机氯农残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 许克勇;大蒜油逆流超临界CO_2萃取及大蒜多糖提取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 陈月;紫杉醇/环糊精的包合及包合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 安红;粉状及高卵磷脂含量的大豆磷脂的制备及表面物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 沈海维;大亚湾表层沉积物中氮和磷的生物可利用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 张丽;淄博城区土壤及街道灰尘重金属地球化学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06年
- 李丹;不同地区土壤中铜的生物可利用性及其评价[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 徐玉慧;太湖表层沉积物中氮磷生物可利用性的季节性变化[D];吉林大学;2006年
- 钟伟;复合菌对胜利油田石油的降解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 雷鸣;EDTA萃取前后三种不同污染类型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布以及生物可利用性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 陈茂林;城市污泥中重金属形态及生物可利用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 江雪源;轻质油品绿色氧化脱硫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 郑淑云;有机酸对土壤—植物系统中外源铅镉的化学行为及植物效应[D];天津理工大学;2007年
- 付彦;表面活性剂增强联苯可生物利用性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稿件标题】:【关于家乡变化的论文】不同萃取剂预测轻稀土元素生物可利用性的研究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发表期刊期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9年05期
关于家乡变化的论文网络配图3
【期刊简介】:《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11-3900/S,国际刊号:ISSN1008-0864。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杂志社由科学技术部主管、主办,本刊为刊。自创刊......更多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5942/)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王维生;单孝全;
更多
矿上机电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关于家乡变化的论文】不同萃取剂预测轻稀土元素生物可利用性的研究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288065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家乡的变化论文3000字 大学生家乡的变化论文 我家乡的变化论文1500 家乡的变化论文2000字 家乡的变化1000字作文 大学生家乡变化论文 家乡的变化2000字作文 家乡的变化毛概论文 家乡的变化 演讲1000字 家乡的变化1500字论文 论文代发机构靠谱吗 明清小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