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课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分析 - 电信论文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语文课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分析

时间:2017-05-08 12:07:57 来源:论文投稿

摘要:高职高专教育是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专业性,但是不能只注重专业素养,而轻视人文素养。“大学语文”具有鲜明的人文性特点,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供了极好的资源和途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留给后世子孙的一笔丰厚遗产,对于其中的精华部分,我们要继承、弘扬,还应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专业特点予以创新性运用,让它们在新时代和特定领域熠熠生辉。

关键词:高职高专;人文素养;中国传统文化

在我国,高职(高等职业学校)、高专(高等专科学校)教育同属职业教育,是一种介于普通本科和中专之间的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它具有鲜明的专业性,因之这类学校在命名时常带上职业名。高职高专强调专业素养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如果只注重专业素养,而轻视人文素养,它是有重大缺陷的。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它不能给人一个和谐的人格,最重要的是人要借着教育得到对于事物及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觉,人必须对从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善有亲切的感觉,对于人类的各种动机、各种思想、各种痛苦有所了解,才能和别的个人和社会有合适的关系。”我们在重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要重视人文教育,惟其如此,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既会做事,又会做人。高职高专学校如何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呢?“大学语文”具有鲜明的人文性特点,为此提供了极好的资源和途径。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指出:“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大学语文》[1]教材中蕴涵的爱国怀乡、自强不息、仁爱孝悌、中庸和谐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我们提供了绝佳的教育素材。下面主要从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和教学原则两方面,具体阐述如何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社科[2014]3号):“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以此为依据,同时结合授课对象———高职高专学生的文化水平和未来岗位特点,我们可侧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1.家国情怀

既然我们的祖先把我们造就为中国人,我们就应该爱中国。热爱中国,是每个中国人应具备的情怀。自古至今,爱国人士们被广为传颂,有抒“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之感的屈原,有持节牧羊于异域的苏武,有“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杜甫,有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之叹的陆游,有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有反复吟唱“叫我如何不想她”的刘半农,志士仁人,不胜枚举。爱家乡,爱人民,与爱祖国一脉相承,构成中国人一份朴实、真挚的情感。在《大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表达家国情怀的课文: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班固《苏武传》、艾青《北方》、毛泽东《七律•答友人》、郭沫若《炉中煤》等,作品年代涵盖古代现代,体裁包括诗歌散文,内容极为丰富,可读性强。教师通过作品的讲解,让学生对家国情怀有真切的感受和认知,期待学生将这份家国情怀化为爱国和爱家之行。

2.道德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德教。《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达到至善的境界。我们从中不难推出,“明德”乃大学教育学生使之达到“至善”的有效途径。今日,我们应“明”什么“德”?它至少包括以下三方面:家居时,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求学间,遵守校纪、班规,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在社会,遵守国家法律、社会公德、单位规章,重义轻利,造福大众。在《大学语文》教材中,《〈论语〉五则》中第三则阐述物欲与仁德的关系: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它是每个人应该正确面对的问题;《郑伯克段于鄢》中郑伯“遂寘姜氏于城颍”和颍考叔“爱其母”形成鲜明的对比,也给大家留下了一个值得深思的家庭伦理问题。

3.人文精神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传统,没有人文精神,不打自垮。”[2]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高职高专学校,我们应通过语文课程培养学生什么人文精神呢?最为重要的是仁爱、自强、和谐。《〈孟子〉五章》的第一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同与小康》中“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都提倡仁爱精神,真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仁爱精神正是立身处世的根本,如我们医科专业学校学生应明确“医学伦理学最终表达人类的爱的意志与人道精神,由这种崇高的精神生发出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尊重自主、切勿伤害、医疗行善、公平正义四原则正是这种精神和意志的体现。[3]”《〈论语〉五则》号召人们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不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大同与小康》则体现了古人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告诉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须提倡“大同”社会的“仁”(社会充满爱心),“小康”社会的“礼”(健全的法制)。《〈老子〉四章》教导各位须清静、无为、淡泊、寡欲,活出精彩人生。《大学语文》教材,还收录了抒写人生思考与感悟的《饮酒》、《后赤壁赋》、《豁然堂记》、《奕喻》等。

4.人性和人情

人性和人情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没人性”、“没人情味”,其实是对他人的所作所为给予的极低价值评价———未达到做人的底线。没人性、不懂人情的学生无法与人共处。《大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作品:(1)表现人性的,有表现普通民众愚昧冷漠的《风波》、上层知识分子的虚伪狡诈的《围城》,有赞美如百合花一样纯洁美好的《百合花》,有歌颂人性之美和揭露人性丑恶的《泰坦尼克号》;(2)表现人情的,有妇人思夫题材的《饮马长城窟行》、游子思妇题材的《春江花月夜》;表现男女爱情的《吐鲁番情歌三首》和《致橡树》。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作品中人物的交流和沟通中,学生的情操受到陶冶,心灵得到洗礼和升华。

二、传统文化教学原则

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大学语文”课程不同于“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课程,它具有感性化和情理化的特点,这是本课程教学的特色和优势。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将感性引向理性、由情入理呢?我就此总结出“五结合”的教学原则。

1.古今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传承下来的文化,它与特定的时代相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解释某传统文化当时的涵义,还应注重联系当今社会生活。教师在《大同与小康》讲授中,为拓展教学内容,会引用《管子•牧民》中“礼不愈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来解释礼、义、廉、耻,还会给四者赋予新的含义:礼,应该指对他人、对社会的文明礼貌行为;义,应该指助人为乐、捍卫正义的行为;廉,应该指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耻,应该指做人所具有的羞耻感以及对是非善恶的爱憎之情[4]。其他内容的讲述,例如涉及古人的价值观(《〈论语〉五则》)、人生观(《饮酒》)、世界观(《大同与小康》)等,教师也应结合当今的社会生活。

2.中外结合

例如,在讲悲剧《赵氏孤儿》的结尾时,一方面教师会向学生讲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和谐的中国哲学思想,另一方面会将它与英国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雷特》进行对比,让学生真正懂得中国悲剧总带有某些喜剧的色彩,在情节上大多以大团圆结局,其实是有其深层次的文化因素的。当然,我们也不忘启发学生,要创作动人心魄的、极具悲剧色彩的悲剧,还应该借鉴西方戏剧的表现手法———一悲到底。

3.课内与课外结合

受教学时数的限制,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讲遍所有作品,阐明中国文化所有精义;学生在课堂上也不能消化吸收那些知识,更别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了。所以,我们还将语文教学的目光瞄准了课外:(1)学习完一篇课文,我们都要向学生推荐相关阅读篇目。例如讲完艾青的《北方》,教师即向学生推荐作者的诗歌《我爱这土地》,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那份深沉的爱国情怀。(2)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我们安排学生早读课朗诵国学经典。(3)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有些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关),参加中国传统文化项目组及其他部门举办的中国传统文化讲座,语文教师在课程平时成绩上给予一定的加分。(4)组织学生进行“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社会调查。

4.阅读与写作结合

写作,就是写文章,有时专指文学创作。但写作不是简单地随手写写画画,而是一种复杂艰苦的脑力劳动。写作过程的本质属性表现为由客观事物到主观认识,再由主观认识到书面表现的双重转化[5]。“主观认识”从何而来?我们以为有两大来源,一是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一是教师和长辈的教导和学生的阅读活动。大学生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校园,家庭和社会影响较小,因此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课外学习就成为最主要的部分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以阅读教学为基础。“书面表现”,则是将作者的“主观认识”以书面语言加以表达出来。作者的“主观认识”往往关涉作品的主题,而构成作品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的审美观、“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谐观、“以义制利”的义利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等,学生以之命意,必定立意深远,令人耳目一新。

5.与学生专业相结合

大学语文不是学生专业课,因此课堂上教师大可不必时时处处与学生专业相联系,须把握适度原则。我们在讲授如下内容时相应地联系一下学生专业:如讲授《〈论语〉五则》第一则(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我告诫学生一定要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不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联系医学生,要求他们树立终生学习的理想,惟其如此,才能承担救死扶伤的重任。讲授《〈论语〉五则》第三则(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教师联系当今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并设问:面对物质利益的诱惑,例如红包,医务工作者该如何面对?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看法后,教师告诫学生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尤其是要加强自律自省。由于孙昕光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不含与医学直接关联的篇目,为此我们特增加了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号召学生为将来成为德艺双馨的医务工作者而努力。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留给后世子孙们的一笔丰厚遗产,对于其中的精华部分,我们要继承、弘扬,还应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专业特点予以创新性运用,让它们在新时代和特定领域熠熠生辉;对于其中的糟粕部分,我们要批判、摒弃,要破除同时还要“立”,即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围绕既定的教学内容,教师认真贯彻“五结合”的教学原则,同时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推动下,学生的人文素质一定会有较大的提高,高职高专的广大学子一定会早日胜任工作,成为具有较强职业能力和较高人文素养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昕光:《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2]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4期。

[3儿科医学论文]孙慕义:《医学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52页。

[4]刘新科:《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1页。

[5]陈菊先:《语文教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87页。

作者:李全星


更多电信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语文课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分析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274554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import export code 第三方支付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水稻科学》 《统计科学与实践》 《西南金融》 《船海工程》 《天津航海》 《兵工自动化》 《文山学院学报》 《理论界》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中国政府采购》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