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当前电力市场的发展需求下,传统电力营销模式已经逐渐表现出各种弊端,新的电力市场营销模式正在形成。社会经济的发展势必需要大量电能来维持,这对电力市场营销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在电力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电力销售等方面,必须要做出更加有力的举措,构建并完善新型电价体系。本文对新形势下电力市场营销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新型电价体系的构建加以探讨。
关键词:新形势;电力市场营销模式;新型电价体
目前,新形势下电力市场营销模式与新型电价体系是电力企业非常重视的研究内容,为了促进模式的改革和升级,国家不惜投入了大量资源,但在实际电力市场营销模式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为了构建电力市场营销模式与新型电价体系,急需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新形势下电力市场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地区差异影响了电网建设
我国各个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情况的不同,气候资源及地理环境的差异,所以每个地区电力企业建设市场不能达到同步发展。同时,我国农村地区没有有效实现居民集中居住的情况,造成了用电分布广泛,但用电量却少的情况。多种因素都对电力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导致在完善电网建设中迟迟未能达到理想目标。
(二)缺乏周全的电力服务
电力服务意识欠缺是电力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但在当前新形势下,各行各业都面临巨大的竞争力,电力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赢得大众的认可,就必须在服务意识上面加强。虽然目前很多电力企业有调整电力服务的计划,但却没有对实际措施和管理制度予以落实。
(三)缺乏稳定的电力营销供求体系
电力企业供求机制缺乏稳定性的问题随着形势的发展愈加凸显出来,其对企业电力运行质量产生了直接影响,并降低了客户的信任度和可依赖性,继而阻碍了电力企业的发展。
(四)未能完善电价机制
在电力营销模式中,电价机制是其中的重要部分,随着电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很多问题都在说明电价机制未能与时俱进,这一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会愈加明显,甚至会对电力市场营销模式产生重要的阻碍,并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我国电力相关标准中有明确指出,在几个相同的用电条件下,第一是电网相同;第二是电压等级相同;第三是用电类别相同的情况下,电价标准是面向所有客户的。但是目前我国电力管理中存在很多外在因素,很多地区之间的电价都不能实现有效统一。
二、新形势下电力市场营销模式与新型电价体的构建策略
(一)市场营销价值观的正确树立
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电力企业想要更长远发展,保持自身与市场同步发展,应当结合自身发展和管理情况,树立市场营销的核心价值观念,加强新型电价体系的构建,并采用多种营销模式同时,电力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社会效益的提高,是必须重视的重要部分之一,而不断完善市场供求机制,可以对其进行有效调节,满足实际市场需求。另外,电力企业要转变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应从现有的市场发展方向出发,促进社会效益进一步提高,以确保企业能够获得市场和用户的认可。
(二)精细划分电力市场
为了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电力企业应对市场进行有效的精细化分类,以针对若干客户群定制专门的目标市场计划。随着电力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用户也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电力服务需求,继而需要电力市场进行多元化的细致分工。所以,电力企业应当结合电力市场营销模式进行有效细分,着重整合现有资源,对相同性质的客户进行相同的分类,以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和服务,最终提升企业整体效益。
(三)菜单电价的实施
电力企业市场营销中,最重要的部分始终是电价,而在新形势下,电价体系应当跟随电力市场营销模式加以创新和深化。目前,我国销售电价已经不再由政府统一决定,而是根据市场环境来加以调整。这种销售电价的方式不仅能够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还使用户数量进一步提升。所以,新型电价体系的构建应当以菜单电价为基准,其除了作为基本电价类型外,还包含了其他类型电价,第一是固定电价;第二是实时电价;第三是极端峰时电价等,以不同的电价等级来应对电力市场的环境需求。电力企业制定合理的电价类型综合成为菜单的形式,用户在了解后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用电选择,该方法已经逐渐成为电力环境中的主要销售模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诉,在目前新形势的市场环境下,电力市场营销的传统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必须对市场营销模式做出创新,针对不同的用户人群做出针对性的营销模式,通过菜单式电价方式,满足人们在不同条件下的用电需求。此外,在未来的发展中,电力企业还需要对增值服务加以创新,以应对市场环境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最终实现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蔡东东.新形势下电力市场营销模式与新型电价体[J].科技经济导刊,2016,(22):195-195.
[2]徐建军.新形势下电力市场营销模式与新型电价体系[J]计算机期刊.决策与信息(中旬刊),2016,(11):157-158.
[3]王琤琪.新形势下电力市场营销模式与新型电价体系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31):69-70.
作者:李景 马正宜 朱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