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通过意象图式理论,范畴化的原型理论和喻体性理论对多义词现象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如何掌握多义词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多义词;意象图式;原型理论;喻体性模式;词汇教学
词汇作为语言的载体,对任一语言的学习都具有重要影响。多义化现象作为语言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英语词汇学习的复杂化。多义化现象是一种多义聚合现象,指一个词形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却又相互联系的意义。事实上,词汇教学不仅与语言学,与心理学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认知语言学理论更是对词汇教学有着巨大地指导意义。
一多义词的认知分析
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化现象的形成是人类通过原型实际、隐喻和转喻等认知手段等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向其它意义延伸的过程,本文试图用认知框架内的几大理论—意象图式理论,范畴化的原型理论和喻体性理论对词汇的多义化现象进行剖析和解释。
(一)多义词与意象图式理论
意象图式是词汇多义化的基础,它是一种先于经验的抽象的完全形态,并以人类的身体经验和感知交互为基础,能够帮助人们理解空间经验。认知语言学普遍认为:人类最基本的概念是空间概念,它是理解其它相关概念的基础。当物理空间概念被映射到其他抽象的概念结构中去的时候,其它本无空间内容的概念也被赋予了一种空间结构,一个词的意义便具有了作用于不同的认知域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多个义项(赵艳芳,2000)。以介词“in”为例:A.AnnlivesinAnhui.(安住在安徽。)B.Hewasbornin1998.(他生于1998年。)C.ShearrivesinDaliantoday.(他今天到了大连。)D.Wesolvedtheprobleminanewway.(我们用新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从上例中可以看到介词in的意义从具体的物理空间位置映射到时间、方向、方式等方面,并构成了介词in的多词义网状联系,而这种联系正是源于相同的某个深层意象图式或图式变体。Lakoff总结了几种主要的意象图式,即部分—整体图式,中心—边缘图式,容器图式,连接图式和起点—路径—目标图式,这种意象图式间转换而产生联系推动了一词多义的产生,因此,用意象图式的转换分析词语的多义化现象,具有较强的理论解释意义。
(二)多义词与范畴化的原型理论
世界是由各多种物构成,人们经过分析、判断和分类等将其进行归类和定位,形成范畴化。同一范畴内有多个成员部分相同特性,构成家族相似性。认知心理学家Rosch和Labove在家族相似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型学说,原型具有多中心性特征,大部分的语言单位并非单一中心结构,而是多中心结构,即同一范畴有多个原型表征。在认知语义学中,词汇的多义化被认为是范畴化现象,即词语的相关意义构成以原型为核心的概念范畴。多义词的范畴中,原型词以辐射和连锁的方式衍生出新词义。衍生的词义又能成为进一步的衍生的源词义。例如单词cold,原型词“冷的,寒冷的”,通过辐射衍生,增加了词义A“感冒的”,词义B“受凉的”,词义C“使人感到冷的”;同时,原型词又通过连锁的方式,增加了词义一“冷淡的,冷漠的”,词义二又从词义一衍生出“无情地,残忍地”。伴随词义的扩展,语义范畴的界线也会逐渐模糊,与原型意义越远的成员,与原型意义的相似性越低,当低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与其他范畴内的语义出现交叉,出现词义的不稳定性和多样性。
(三)多义词的喻体性理据分析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人类普遍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并将词义延伸分为隐喻和转喻两种主要发展机制。隐喻是以事物间的相似性为出发点,通过联想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映射,而使人们熟知的一些具体的概念意义能表达一些生疏笼统的概念意义。美国语言学家Sweetser认为,语义的变化并非杂乱的,大多数是受到隐喻的影响而产生的。如head,最初只是指人身体的一个部位,通过隐喻性认知的发展,产生了其它义项A.theheadofaschool学校负责人;B.theheadofariver源头;C.theheadofapen笔头。句中head的各义项间没有任何关系,但都与本义“头”有相似性的联系,这是头向不同域映射,由隐喻产生的结果。转喻则是以不同事物之间的邻近性联想为依据,是相同认知域内由基本认知范畴向较高或较低层次的认知范畴的投射,分为整体和部分之间的互转和整体的某部分和部分之间的互转两类,当某个词语的某个义项投射到它所在认知域内的其它范畴时,新的义项也会产生。如单词wheel的转喻用法:A.Doyouhaveasparewheelinyourcar?(你车内有备用轮胎吗?)B.Doyouownahouse?—No,butIhavewheels.(你有房子吗?—没有,但我有车。)C.Heturnedthesteeringwheel.(他转动了方向盘)例A中的wheel(轮胎)是词的基本义;例B采用转喻机制,用部分代替整体,产生词义“车,汽车”;例C用部分代替部分,产生词义“方向盘”。所以,隐喻和转喻都是以认知为基础,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邻近性,产生新的语义,是多义词形成的重要理据。
二多义词与英语词汇教学
(一)根据科学规律教学词汇
大部分英语教师在教授单词时,喜欢根据词条罗列中文词义,并要求学生记忆,但是多义词语义丰富,易造成理解错误,影响外语学习,因此,掌握一定的词汇构成规律与记词方法是必要的,主要的英语构词法有转换法、合成法和派生法。将这些构词法灵活运用于词汇教、学之中,在实践中不断的分析,理解、归纳,这样才能提高词汇识记能力,在实际学习运用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根据范畴中的原型进行相关的推断和联想
英语中,多义词的词义之间是有一定规律性的。英语教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要以本义为原型,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分析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联系,从而记忆单词。如nose的本义为鼻子,是嗅觉器官,所以引申出名次词义(嗅觉)和动词词义(嗅出,闻出)。
(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单词
多义词普遍存在于语言当中,通常,孤立的单词难以被赋予或表达完整意义。因此,词汇只有依照语言规律组成词组或是句子,置于语篇或特定的情境之中,才富有活力。英语教师要充分的培养和利用学生的喻体性能力,单词讲解也要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如在教take一词时,可引出词组takeup再进而引出句子:A.Youtookuptoomuchofmytime.(你过多的占用了我的时间)B.Wewilltakeupyouridea.(我们将会采用你的想法)C.Hetakesupthepostasaheadmaster.(他开始当校长)在具体语境当中,学生自然就能区别词组takeoff的一词多义性,因为与takeup所搭配的名词不同,他们的意义也会产生隐喻联想,出现“占用”、“采用”、“开始从事……”等不同词义。所以,通过具体语境可以加深多单词词义的理解,从而方便记忆。
(四)利用意象图式加强认知力度,增强学生兴趣
学习者普遍认为记忆单词是一个单调的过程,其实单词并非只是反复记忆,单纯的记忆单词不仅增加了记忆难度,而且容易遗忘。词的意义是会变化的,意象图式是一种能动性结构,它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之上,例如head的相关词组和短语反映出不同的意象图式,aboveone’shead(超过……理解力)是容器图式,attheheadof…(在最前头,以……为首)是线性图式的应用,以上两例都是由具体的意象“头”这个实体向抽象概念的转化,利用这种意象图式可以加强学生的认知力度,同时,也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克服盲目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语
在语言词汇学习中,多义化现象是非常普遍且重要的现象,它的产生与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模式密切相关,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帮学生了解多义词与各义项间的关系,把复杂、抽象、机械的词汇学习变得简单、具体和生动,并帮助他们找到一些实用的多义词学习方法,有效地记忆词汇。
参考文献
[1]段福满.谈英语一词多义现象[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4,36(3):116-120.
[2]刘佐艳.从认知角度看多义现象[J].外语研究,2002,75(5):21-25
[3]建筑经济期刊王寅.Lakoff&Johnson笔下的认知语言学[J].外国语,2001(4):16-22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02
作者:张娟娟 单位: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