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融合 - 企业管理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谈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融合

时间:2017-04-22 00:37:19 来源:论文投稿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教育二者相互依存、共同促进、密不可分。在本文中所论述的两者融合关系主要是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体,通过对两者融合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系统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融合的可行性,并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融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教育;融合

一、社会教育概念的界定

自从二十世纪初出现“社会教育”一词后,我国的社会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作用也越突明显。但是,何为“社会教育”,不同学者考虑的角度不同,对社会教育进行的界定也不同,我国学者大多数对社会教育的概念进行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理解。从广义上,社会教育是“以社会生活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教育”;[1]“社会教育是通过学校及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进行的教育”。在狭义上,人们对社会教育主体的界定是“社会教育是指除学校教育以外的一切文化教育设施对青少年、儿童和成人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2]或认为“社会教育是学校与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所进行的教育”。本文的社会教育是指狭义的社会教育,是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的,是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文化团体、民间组织等社会主体在家庭和高校以外的一切社会场所,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旨在促进人身心发展、技能提高、观念进步等的各种教育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教育二者相互依存、共同促进、密不可分。在本文中所论述的两者融合关系主要是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体,通过对两者融合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系统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融合的可行性,并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融的对策。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社会生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缺乏现实生活根基,教育方式脱离社会生活。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理论说教,内容上脱离社会生活。目前,大学生存在思想政治领域的困惑和迷茫的情况非常普遍,这与社会环境多变有一定的关系。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往往的处理方法是靠“大道理”去说服,而说教的内容比较空洞,触及到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少,这对解决学生的道德冷漠、思想迷茫等问题效果不明显。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偏重单向灌输,方式上不符合现实情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发生了巨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不同于以往,大学生作为一个个性开放、思维敏捷、勇于探索的群体,易于受到外来信息的影响。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还是处于一种“关门式教育”。即把思想政治教育控制、封闭在课堂内,形成一种封闭的教育模式,脱离现实情况,其结果导致了大学生失去学习和实践思想道德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大打折扣。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教育整合不力

在一个开放式的社会里,大学生素质的塑造既离不开学校的教育,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但是,一直以来,在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上,学校与社会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常会产生意见相左。学校认为学校的育人环境会被社会的大环境给影响了,要培养品格高尚的人,先要净化社会的大环境。而社会认为学校没有履行好育人的职责,才导致了社会风气的不好。从学校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机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怎样运用一种有效的途径,来整合校内及社会力量的教育资源,利用社会力量所创造的资源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劣势,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最大化。但就现阶段来看,由于高校缺乏与校外的合作机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往往忽视与社会教育的衔接,当面对社会冲击时存在着反应滞后的现象。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力度不足

从现有的情况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首先,教育观念落后,不利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大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比较保守,不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上主要是采取讲授的方式,以大班进行授课,老师讲学生听,老师与学生不仅缺乏互动,更谈不上师生之间的交流,走入了“满堂灌”的误区,这直接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严重的抑制。缺乏主观能动性的学生意识不到自身的价值和社会责任,对于了解社会、走入社会没有热情,更谈不上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难以落实。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难以落实到位主要有如下几方面原因:第一,实践教育经费少。实践教育的组织开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有的活动还要利用暑期进行,如“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这些活动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校每年用来实践教育的经费预算并不多,所占的比例也比较少,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育活动由于受到经费不足所限,只能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几个典型的活动上,最后导致只有小部分学生接受指导,而绝大部分学生的实践教育只能听之任之,这导致“大众化的实践教育”变成了“精英化的实践教育”,教育对象也被局限在了部分学生骨干上。第二,管理制度不全。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牵涉到多个部门,很多高校至今没能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由于管理制度不全导致一些列问题产生屡见不鲜,例如没有制度保障,老师怕承担责任风险,不肯担任指导教师;没有规范的绩效评定制度,指导老师的工作得不到认可,因此工作的积极性也不高。第三,横向联动不足。大部分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通常局限于校内,未能很好与校外力量或社会组织进行合作,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效率不高,资源和经验的整合效果不佳,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做出的策划和设计工作局限性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他们社会实践的进一步深化。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一)社会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形态

根据教育发展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这三种基本形态中,教育的最初形态是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在生产力不断发展基础上所产生的,语言、文字的出现以及国家的产生是其后续发展的动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最初的教育也应是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形态之一。从两者的概念上看,社会教育是指除学校和家庭以外的其他任何场所里所进行的一切教育活动和教育事业,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社会成员间有意识、有组织和有目的影响人的品德、思想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一种活动形式。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指的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组内或体制内的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思想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要求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行为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其实也已经包括了社会教育活动。而这种社会教育活动本质上属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种基本形态,或者只是单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承担的更多是社会思想教育的责任。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教育目标一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承担的主要任务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规范并培养其健全人格,在完成技能教育的同时,促进大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并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使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社会教育的目标是通过社会活动或教育活动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全面发展。从人的发展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培养的目标上有着一致性,他们通过各种教育途径,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培养健全的社会人格。就社会发展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教育都以塑造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为己任,利用各类教育活动来完成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目标。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与社会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无论哪一方的发展,都会促进另一方的发展,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三)社会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关键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指的是高校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更为社会化的改变和创新,形成一个以学校为主导、借助社会资源和力量,更佳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教育模式,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效果。[3]通过社会化的改造和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溶入到整个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有利于提高对社会教育资源的利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形成一个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型格局,增加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使不同领域的思想教育活动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更加实际和现实的活动效果,这是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关键途径。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教育融合的相关对策分析

(一)树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融合的教育理念

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决条件,因此要想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融合,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要转变重知识、轻素质的观念,要彻底摒弃教育功利化的观念。高校在学生的培养上,应把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唯一原则和目的,明确高等教育既是素质教育,同时也是专业教育这一事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上,应树立开放的教育观,积极利用高校的社会服务,来参与社会事务。与此同时,高校也应该积极开发社会资源来服务于教育事业,正如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编著的《学会生存》一书中强调:“教育应该能够把一个人的体力、智力、情绪、伦理等因素综合起来,在发展智力的同时,不能忘却体力,在升华情感的同时,也要符合伦理,这样才能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二)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施中需要学校统筹安排,并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高校除了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的渠道外,还应该拓展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比如利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基层、农村进行社会服务,开展社会调查,让学生了解社情民情,了解国家建设发展的现状,明确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志愿者服务活动要引导学生实践奉献社会,服务人民。还有就是利用学校当地的社会资源建立基地,比如学校当地博物馆、纪念馆和展览馆等。此外,高校还应该宣传先进人物的事迹和精神。通过宣传先进人物的事迹和精神,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由抽象变为具体,使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真切感受到先进人物精神的伟大力量,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开发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社会教育资源是指可资学校教育活动的一切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的总和”[4]学校办学不可能远离社会,学校任何一种教育活动都不能孤立进行,其或多或少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因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利用和开发高校以外具有明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等,诸如社会式的教育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公园、文化广场、阅报栏和广告栏等。此外,媒体资源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资源。媒体资源主要指各类电视台、报纸刊物、广播、网络等一些媒体。当今社会媒体之多,影响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现象。但是,媒体资源五花八门,其中包含积极和消极的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开发和利用媒体资源时,要学会辨别、选取,引导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随着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的巨大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与时俱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不但体现在要素结合的科学性、合理性,还体现在结构运行过程的完整有效性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发挥,需要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形成一个教育的合力机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融合,既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找到全新的视角,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又能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侯怀银,张宏波.“社会教育”解读[J].教育学报,2007(8).

[2]付喜凤.我国青少年社会教育研究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2007(12).

[3]刘梅.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衔接[J].思想教育研究,2009(8).

[4]王雷.“社会教育”传入中国考略[J].河北师大学报(教科版),2000(4).

[5]赖宝山.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基本思考[J].教育与探索,2009(2).

作者:李圣博 单位: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企业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谈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融合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263796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吉林农业科学 苏宁电器分类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兵工自动化》 《理论界》 《船海工程》 《水稻科学》 《统计科学与实践》 《文山学院学报》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西南金融》 《中国政府采购》 《天津航海》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