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立志;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8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黑土地是大自然给予东北人民的最宝贵财富之一。黑土地范围内土壤肥沃十分适合农作物生长,因此东北成了我国的北大仓。是我国粮食的主要供给地。然而,近年来因为不合理的垦耕,以及在垦耕过程中不注意黑土地的生态保护,结果导致,土质恶化,黑土地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不仅会关系到政府在农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的贯彻实行,更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黑土地是我国的"北大仓"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因此,切实保护黑土地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意义和经济现实意义。
【论文正文预览】:经济转型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十二五”规划中的第一部分就是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这其中的内涵之一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此促经济转型、促科学发展。一、保护黑土地生态的重要性黑土地在我国是十分珍贵的,属不可再生资源。当前黑土地带是我国
【文章分类号】:X321
【稿件关键词】:黑土地生态环境保护挑战及机遇
【参考文献】:
- 杨金玲,张甘霖,张华,赵玉国;丘陵地区流域土地利用对氮素径流输出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3年01期
- 黄奕龙,陈利顶,傅伯杰,黄志霖,贵立德,吴祥林;黄土丘陵小流域地形和土地利用对土壤水分时空格局的影响[J];第四纪研究;2003年03期
- 傅伯杰,邱扬,王军,陈利顶;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2年06期
- 王海云;三峡水库蓄水对香溪河水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2期
- 吴秀芹,蔡运龙;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与土壤侵蚀关系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6期
- 邵晓梅,严昌荣,徐振剑;土壤水分监测与模拟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03期
- 赵文武;傅伯杰;吕一河;陈利顶;;多尺度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1期
- 于兴修,杨桂山,王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研究进展与动向[J];地理科学;2004年05期
- 韩晓增,王守宇,宋春雨,乔云发;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黑土生态环境的影响[J];地理科学;2005年02期
- 郭旭东,邱扬,连纲,王静;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的县级土地质量评价指标研究[J];地理科学;2005年05期
- 索安宁;王兮之;胡玉喆;熊颖;葛剑平;;DCCA在黄土高原流域径流环境解释中的应用[J];地理科学;2006年02期
- 王根绪,杨玲媛,陈玲,洼田顺平;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5年03期
- 王根绪;刘进其;陈玲;;黑河流域典型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影响比较[J];地理学报;2006年04期
- 游珍;;基于景观格局的孤山川流域生态风险评价[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 刘星才;李嘉峻;许有鹏;唐郑亮;;GIS在土壤侵蚀模型中的应用及展望分析[A];发展水土保持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集[C];2006年
- 郝明德;谢永生;党廷辉;郭胜利;;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保持措施与农业生态系统优化管理[A];发展水土保持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集[C];2006年
- 张蕾娜;;云州水库流域水文特征分析[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 杨荣金;傅伯杰;刘国华;马克明;张翼;;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A];“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李裕元;坡地土壤磷素与水分迁移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 孔祥斌;华北集约化农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可持续评价[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 贾亚男;西南典型岩溶地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对岩溶水质的影响[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 安韶山;黄土丘陵区土壤肥力质量对植被恢复的响应及其演变[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 徐艳;中国北方主要农业生态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及其经济学解释[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 韩建刚;紫色土丘陵区土壤及养分流失机制与预测模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 俞文政;青海湖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 贾宁凤;基于AnnAGNPS模型的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定量评价[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 刘殿伟;过去50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特征与环境效应[D];吉林大学;2006年
- 彭建;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D];北京大学;2006年
- 陈克亮;川中丘陵小流域农田生态系统非点源氮污染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 史纪安;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对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 张文祥;GIS辅助城乡基准地价体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 孙丽;构建北京地区遥感旱情监测系统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 王晓龙;小流域不同利用方式红壤的质量分异及养分流失—沉积规律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 苏顺;宁夏回族自治区耕地整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 王孟;水库富营养化的生态水文学及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 付伟章;氮肥施用对农田氮素径流输出的影响及其机理[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 吴良超;基于DEM的黄土高原沟壑特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 王红梅;宁夏南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封育草地土壤水分特征研究[D];宁夏大学;2005年
- 王军,傅伯杰,邱扬,陈利顶;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特征——半变异函数[J];地理学报;2000年04期
- 傅伯杰,陈利顶,邱扬,王军;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物理性质的空间变异[J];地理学报;2002年05期
- 张娜,梁一民;黄土丘陵区两类天然草地群落地下部生长及其与土壤水分关系的比较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1999年04期
- 穆兴民;黄土高原土壤水分与水土保持措施相互作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0年02期
- 邱扬,傅伯杰,王军,陈利顶;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时空分异与环境关系的数量分析[J];生态学报;2000年05期
- 邱扬,傅伯杰,王勇;土壤侵蚀时空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时空关系[J];水土保持学报;2002年01期
- 朱显谟,祝一志;试论中国黄土高原土壤与环境[J];土壤学报;1992年04期
- 傅伯杰,王军,马克明;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对土壤水分的影响[J];中国科学基金;1999年04期
- ;潘连生副省长指出要大力推进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J];陕西政报;2001年14期
- 吴永新;;实施生态立市战略 着力构筑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J];今日中国论坛;2007年11期
- 于耀;;从道教天人合一看生态环境保护思想[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0期
- ;地方两会:因宜施政加强地方环保[J];环境教育;2008年03期
- 吴玲;李翠霞;李友华;;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成果推广绩效评价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 安力;安银岭;;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 宋言奇;赵秋丽;;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问题的辩证思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 刘长庚;;中日生态环境保护的比较及带给我们的启示[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9年14期
- 徐田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初探[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年07期
- 刘江;欧阳春云;;如何加强我省高速公路生态环境保护及景观建设[J];江西化工;2010年03期
- 吕晨;曹荣林;;欠发达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浙江省开化县为例[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 拓学森;韩永伟;高吉喜;;我国村镇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A];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 冯俊华;;试论经济增长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 朱卫红;南颖;刘志峰;王琪;赵洋;程火生;;图们江下游区域湿地与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 孙炜;朱美平;;浅议土地整理与土地生态保护[A];“土地整理与城市化”研究文集[C];2003年
- 郑达贤;汤小华;林忠;陈加兵;;近20年来福建生态环境变化的机制和驱动力分析[A];“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张小平;;草原的生态功能与立法保护[A];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4年
- 刘敦训;孙秀忠;李乐荣;;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 王锦颖;;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关于我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文集第八卷(环保分卷)[C];2005年
- 梁福庆;;三峡大坝与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 记者 郭军;要把敦煌生态环境保护好[N];酒泉日报;2009年
- 范峥;加快经济复苏振兴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N];江阴日报;2009年
- 本报记者 宫卫平;黑土地—不放走一片云彩[N];中国气象报;2005年
- 记者 达叶 罗成孝;来州调研考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N];果洛报;2009年
- 记者王剑峰;崇信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N];平凉日报;2009年
- 周文海;处理好农业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N];人民日报;2009年
- 记者 李艳;陕西生态环境保护大型展览开幕[N];陕西日报;2009年
- 记者 张兆栋;依法加强邓马营湖水资源管理 着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治理[N];武威日报;2009年
- 通讯员 施成云;哨冲镇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N];红河日报;2010年
- 蕉城区政协;助推霍童溪生态环境保护工作[N];闽东日报;2010年
- 梁若皓;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 袁文倩;西部经济增长方式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西北大学;2006年
- 胡珀;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安全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 刘晓莉;生态犯罪立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 徐长义;水电项目协调开发模式与综合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 姚建;岷江上游生态脆弱性分析及评价[D];四川大学;2004年
- 陈爱侠;荒漠化区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 王春荣;生态政治的利益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 尤艳馨;我国国家生态补偿体系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 冯刚;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 朱新宇;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 王书转;“一线两带”建设中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 邓玮皓;北京市密云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 李亮;西安城市居住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再生[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 满强;长春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 游卫东;姜堰市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 刘瑾;高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问题分析[D];长安大学;2009年
- 赵芳芳;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 高晶;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 吴晓婷;南昌市生态环境治理的政府对策分析[D];南昌大学;2008年
【稿件标题】:【个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黑土地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及机遇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肇东市环保局;
【发表期刊期数】:《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8期
【期刊简介】:0......更多商业文化(上半月)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1111/)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王立志;
更多
有机农业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个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黑土地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及机遇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261523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藏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创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面临机遇与挑战 教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个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内蒙古医学院 安徽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