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装传记题材电视剧文化传播研究 - 通信论文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古装传记题材电视剧文化传播研究

时间:2017-03-31 19:51:07 来源:论文投稿

摘要:近年来,古装传记题材电视剧日益火爆,但鲜有人追问其作为公共文化产品在文化传播层面的定位与影响。本文以近年来部分代表性剧作为例,分析古装传记题材电视剧的影视叙事特征与文化传播效果,并结合此类电视剧的文化传播使命与受众策略提出进一步提升其文化传播力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古装传记题材;电视剧;文化传播

大众传媒一直被视为当代语境下进行传统文化传播的有效路径,但大众传媒的勃兴并不必然与国家层面倡导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相符。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距离久远、源流复杂,核心要义颇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另一方面是在商业利益、大众品位等多种要素影响下,传统文化的媒介表达受到了多种限制。电视剧作为重要的大众文化产品样态,近年来不断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创作资源,古装传记题材电视剧在整个市场上的比例不断上扬。特别是2015-2016年,《芈月传》《琅琊榜》《女医明妃传》等代表性剧作的传播热度和影响力持续发酵,而《赢天下》《那年花开月正圆》等新剧也逐步投入制作中。本文以近年来部分代表性剧作为例,分析其影视叙事的特征和文化传播的效果,并就进一步提升古装传记题材电视剧的文化传播力给出建设性意见。

一、古装传记题材电视剧热播的背后:解构式传播与初步的文化自觉

2012年首播的《甄嬛传》收视高企,甚至一度打入美国市场,打开了古装传记题材电视剧的市场热度。该剧改编自流潋紫所著同名小说,主要讲述甄嬛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单纯少女成长为一个善于权谋的深宫妇人的故事。全剧精于人物塑造,甄嬛、皇后、华妃等众多角色金句频出,勾心斗角的戏码桥段暗合了现代“办公室政治”“职场人生”光鲜背后的艰辛,产生了“真实的人性”加“场景的移植”的观感体验;观众看剧得到了自我解嘲与娱乐心理的双重释放,相关的金句、表情包更随着不同平台多次播放成为流行热点。在此传播过程中,《甄嬛传》既不是对历史人物与事件展开纯粹的夸张、戏谑,也非历史正剧那般人物性格定于一尊、带有浓浓的说教味道,而是在历史正剧与穿越戏说两大类别之外,形成了一种新的叙事风格,即消费、解构古代人物以获得现代人的情感共鸣,借古讽今、借古喻今的一种传播效应得以建构。《琅琊榜》《芈月传》《女医明妃传》复刻了这样一种解构传奇的制作思路,深入展现大时代背景下的人物、命运、人性与成长,并注重在电视频道、网络视频、社交媒体等多个平台上同步塑造口碑,使得这种解构式传播的影响力不断扩散开来。费孝通指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当今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在“解构式”传播的影视叙事共性背后,古装传记题材电视剧更对应了一种文化自觉。从选材上看,《琅琊榜》《芈月传》《女医明妃传》尽管属于架空真实历史的虚构类剧作,但叙事背景分别与南梁王朝、春秋战国、明朝密切相关,其主人公都有基本对应的历史原型,剧中所道的人情世故和故事模式也能让一些“历史粉”津津乐道。这种“一个人物串起一个时代”的编剧思路体现了一种朴素的文化自觉,即从本民族文化传统中选材、贴近本民族文明发展过程的一种“文化自觉”。跳出《甄嬛传》的宫斗,《琅琊榜》凸显权谋、朝堂、复仇、励志,《芈月传》讲述群雄逐鹿背景下的女性成长传奇,《女医明妃传》聚焦于古代的医女制度,这些剧作分别从不同侧面突破了狭隘的传统文化视角,叙事视角更为宏大、叙事角度更为多元,体现出传统文化价值与现代社会生活的交融,“文化自觉”的层次可谓逐步提升。传统文化本身兼具历史与当代价值的文化源流。不少学者都意识到了本土文化传统融入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意义,如研究跨文化传播学者的孙英春指出,将传统作为“现代中国”形象建构的思想资源,才可能真实地追问、培育和弘扬适应现代社会的新的文化本位和民族精神,焕发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意志力和生命力。①在工业文明和消费社会的大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优秀要素逐渐远离普通民众,但从上文所列剧目的基本情况来看,在影视剧中植入传统文化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讲故事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正有效回归。

二、内生性文化价值的消解与传承:古装传记题材电视剧的文化传播取向分析

有学者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新观点新论断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其内涵丰厚、思想深邃、意义深远,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观。这一传统文化观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传承脉络和发展走向梳理如下:“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并在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儒学主导、与释道等诸家学说“和而不同”的包容态度,呈现出“顺时而生”“与时迁移”的长久生命力,体现出“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实践向度。②从影视制作角度如何触及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核,是创作者必须破解的难题。孙英春指出,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面临的历史性转型和西方文化的渗透动摇着人们对于传统的心态,让人们摇摆于自信与自卑、躁动与谨慎之间。后果之一,就是人们没有勇气去深度挖掘传统的生命力。③这一问题在本文所探讨的代表性剧作中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大致可以归纳为文化价值趋于消解或趋于传承这两种不同的传播取向。《芈月传》《女医明妃传》以女性视角切入,分别表现古代不同时期政治风云变幻下女性角色的艰难成长。然而,两剧中女政治家、女医生这样具有强烈现代精英、专业视角的角色设定并没有得到十分有力的剧情支撑,情感与命运的纠葛仍然占据叙事主线。同时,两剧对于部分知名历史人物原型较为天马行空的组合嫁接、对历史人物的思想文化内涵欠缺精准的把握等硬伤也使得相关剧集整体上更加偏离原本的主题设定,更易被受众解读为“换一个时空”的言情套路。如此一来,传受双方之间“编码”与“解码”的偏差与矛盾不可避免,“解构式传播”停留在一种较低层次的叙事背景的强化,而不能引领受众将注意力转向对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时代、人物、思想、制度、审美、价值观等的深入思考,藉由影视传播促成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传播的传播效果从而趋于消解。相较之下,《琅琊榜》以主角的谋士身份串联起朝堂、江湖之争,政权更迭、外来民族融合、玄学兴起、隐士成为风尚……极富民族意蕴的文化要素和文化精神在《琅琊榜》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展示;传播内容与受众接受心理之间形成了更好的对应关系,有效地激发了观众持久而深入的关注。国内年轻观众在访谈中表示,剧中扮演“谋士”的主角在郊外的亭子送别一位儒家大师的场景就是从小脑海里“长亭外、古道旁、芳草碧连天”的生动再现;根据情节和不同的情绪呈现的品茶场景、为了烘托中国古代士大夫忠义精神而精心布置的服装场景等,也都令网友觉得传统文化不再生涩,很吸引人。④剧情与文化内涵的独到性令该剧在海外市场上也得到了较大的反向。《琅琊榜》于2014年10月13日亮相戛纳电视节,海外版权迅速售出并创下业内海外版权销售高价;于2015年10月19日登陆中华TV韩国首播,反响热烈,韩国旅行社更推出“琅琊榜之旅”;于2015年11月9日登陆非洲最大电视展;于2016年4月11日登陆银河电视台日本首播。荀洁以《百家讲坛》等节目为例,就大众传媒针对传统文化的传播进行了反思,认为此类电视文化节目契合了社会大众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下的精神和心灵需求,但传统文化也在祛魅、走下神坛、传媒再造的过程中变了样,精致性、深刻性被消解。⑤与讲座类电视文化节目相比,影视剧更容易跌入过度商业化、娱乐化的陷阱,导致传媒再造对传统文化的挤压、扭曲更甚。同时,讲座类电视文化节目的受众群更为集中和稳定,电视剧相对庞大而流动性强的受众群更易加剧传播的不确定性,集体审美与个性化审美的受众需求更难以同步满足。这就要求创作方能对古装传记题材电视剧作为公共文化产品的属性予以重视,在内生性文化价值与大众文化生产逻辑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才能引发更深层次的文化共鸣。

三、再造文化:从文化符号的生成到文化价值观的输出

对文艺生产创作者来说,充分认识古装传记题材电视剧内蕴的文化价值观,是促成其文化传播的关键。跨文化交流学研究的鼻祖爱德华•霍尔将文化区分为强语境文化和弱语境文化。其中,中华文化这类有着悠久历史积淀的文化属于强语境文化,弱语境文化如在多民族多元文化的不断冲突妥协中熔炼而成的美国文化,其保留更多的是具有普遍可接受性的文化因素。⑥古装传记题材电视剧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型的强语境文化基因,通过更具普遍意义的影像语言使中国的强语境文化为世界所了解,特别是在其海外传播过程中,克服强语境向弱语境流动的文化折扣,使其中的文化价值观被人了解和接受,是此类电视剧“再造文化”、实现价值观传播的终极文化追求。如《甄嬛传》后期更多展现人物的黑化、宣扬复仇的快感,可以说丢弃了文艺生产的批判性;而《琅琊榜》全剧洋溢的家国情怀、对不择手段的权术的批判无疑传递出更为刚健正向的价值观。正如《琅琊榜》主创团队人员所言,“景致、服饰、礼仪,还只是流动和行走在电视屏幕上的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更多传递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骨肉亲情、兄弟之情、赤胆忠心、匡扶正义、诚信友善等,这是中国人丰富而真实的情感世界,这样的世界观,也是和我们创作者的内心世界相互吻合的。”⑦确立了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古装传记题材电视剧还必须强化作为文化产品的编码,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诉诸于精当的影视表达。《芈月传》中虽有楚、秦等国历史风貌、民风民俗的展示,也有张子等角色呼应了战国时期合众连横的时代背景,但总的来说,对于那一重要时代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汇流着力不够,削弱了对于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和价值理念的编码。同时,在知识更新加速、“文化反哺”愈加明显的当下,生产制作方要适时打破关于文化传播的思维定势,采取灵活的受众策略,避免对受众的过度主观解读。如在《琅琊榜》中,主创方预估观众会觉得枯燥无趣,粗略带过了“朝堂辩礼”这一本来可以成为点睛之笔的情节,反与观众的期待背道而驰。这些实例启示我们,古装传记题材电视剧在促成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上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唯有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在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多彩的表现形式之间搭建更好的连通桥梁,进一步实现“从符号到价值”的转向和超越,才能真正打造“深刻阐释中华传统文化独特金融经济期刊创造、精急救医学论文神理念与时代价值”的文化产品,⑧实现其文化价值的公共传播效果的稳步提升。

作者:吴谦


更多通信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古装传记题材电视剧文化传播研究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245719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社会主义新农村饭店 物探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实》 《会计之友》 《材料与冶金学报》 《教育发展研究》 《无线通信技术》 《固体火箭技术》 《教育艺术》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青年文学家》 《农业发展与金融》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