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邱永祥;邱思鑫;刘中华;许泳清;韦晓霞;杨道富;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福建农业学报》2014年08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调查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23个县市,从1975-2012年每5年甘薯的栽培面积、总产量、品种和栽培技术等变化,研究分析表明,30多年来福建省沿海地区甘薯种植面积虽有一定的下降,但仍保持较大面积,占福建省甘薯种植面积的比例有所上升。期间,甘薯单位产量有较大的提高,但面积和总产量的变化趋势不同于同期我国整体甘薯产业变化情况。本研究认为该区域的甘薯品种更新、栽培技术提高、消费习惯和传统甘薯文化的综合作用等是产生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为也提出了建立优质种苗基地、推广优质新品种等促进甘薯区域发展的建议。
【论文正文预览】:福建省是全国最早种植甘薯IpomoeabatatasLam的地区,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有悠久的种植传统与消费习惯。甘薯的种植面积与产量均居水稻之后,为福建省第二大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区域为闽南、闽东和闽西。其中以闽东南沿海的福州、泉州、厦门等6个地(市)的生产最具代表性。甘薯是
【文章分类号】:S531
【稿件关键词】:甘薯福建省沿海地区面积产量
【参考文献】:
- 卢新建,吕美琴,兰涌忠,陈登耀;华南甘薯新育成品种性状综合评估初探[J];福建农业科技;2000年04期
- 王志良,李松坚,李润生;提取色素型甘薯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03年12期
- 邱瑞镰;;甘薯品种——淮薯3号[J];农业科技通讯;1988年06期
- 岡三德;小卷克已;宾郁泉;;适应新需要的甘薯育种研究[J];杂粮作物;1991年05期
- 王宜钦,王自力;高产优质兼用型甘薯品种豫薯八号[J];杂粮作物;1998年04期
- 郑志松;甘薯品种综合评价的初步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3年07期
- 郭小丁,谢一芝,尹晴红;鲜食甘薯分级标准探讨[J];江苏农业科学;2005年04期
- 安康,房伯平,张雄坚,陈景益;甘薯资源抗(耐)病毒的鉴定[J];广东农业科学;2005年05期
- 雷加容;余金龙;余敖;;甘薯的组织培养[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 石晋;栾雨时;王静云;田俊平;;HPLC法测定甘薯叶片中的叶黄素[J];植物研究;2008年06期
- 赵波;张青;张晓宇;谢皓;陈学珍;;菜用甘薯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分析[A];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 马佩勇;贾赵东;谢一芝;郭小丁;;不同甘薯材料胚性愈伤的诱导与再生[A];现代分子植物育种与粮食安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 赵玖华;尚佑芬;杨崇良;李长松;路兴波;;甘薯无毒苗的培育、检测及应用研究[A];“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8年
- 唐维;李强;张允刚;王欣;后猛;;不同类型甘薯的淀粉合成酶AGPase基因的克隆与分析[A];现代分子植物育种与粮食安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 孙敏;张启堂;刘佩瑛;雷建军;易茂祥;;RAPD标记对甘薯品种的鉴定[A];重庆市遗传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暨纪念孟德尔规律再发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 闫会;王欣;靳容;李强;张允刚;后猛;唐维;马代夫;;脱落酸对甘薯体细胞胚分化及再生的影响[A];现代分子植物育种与粮食安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 邓世媛;朱燕燕;陈建军;蔡一霞;王维;;钾肥对不同基因型甘薯淀粉积累的调控效应[A];200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 梁媛媛;傅玉凡;孙富年;冷晋川;张启堂;;甘薯块根可溶性糖含量在生长期间的变化研究[A];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C];2008年
- 赵宁;于肖夏;揭琴;翟红;李华;胡俊;何绍贞;刘庆昌;;甘薯高密度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A];中国作物学会50周年庆祝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 郭小丁;谢一芝;尹晴红;;甘薯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A];全国蔬菜和薯类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 记者 高传立;共商甘薯产业发展大计[N];徐州日报;2010年
- 记者 高传立;徐州甘薯在沙漠地区种植成功[N];徐州日报;2010年
- ;甘薯品种类型多 高效生产细选择[N];山东科技报;2005年
- 省农科院植保所 乔奇 张振臣;怎样选择甘薯品种[N];河南科技报;2009年
- 建军 德强;甘薯品种简介[N];山东科技报;2004年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肖利贞;甘薯冷床双膜育苗 节能省工简便易行[N];河南科技报;2011年
- 省农科院昌黎果树所 郭恩才 韩继成 章德明;怎样选脱毒的甘薯品种[N];河北科技报(农村版);2001年
- 本报记者 谭立云;因地制宜科学选用甘薯品种[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8年
- 顾永海;新品种黑甘薯种植技术[N];天津日报;2008年
- 侯伟生;揭阳 两老人育出甘薯新品种[N];人民日报;2008年
- 孙敏杰;甘薯蛋白的营养特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 张超凡;湖南甘薯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 陈观水;甘薯抗病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 王庆美;紫甘薯产量和品质形成生理机制及对弱光、地膜覆盖响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 阮龙;基于发根体系的甘薯茎线虫病研究及甘薯遗传转化体系建立[D];安徽农业大学;2007年
- 李育明;中国甘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高淀粉轮回选择群体改良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 程瑞锋;水培甘薯连续生产系统构建及根系功能分离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 贺学勤;中国甘薯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 黄文静;甘薯抗茎线虫病亲本的聚类分析[D];安徽大学;2011年
- 卢玲;高淀粉型甘薯的脱毒苗培育及主要栽培技术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 周雅倩;适于室内微环境生长的观赏甘薯品种筛选及培养条件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3年
- 石晓芳;甘薯花青素合成途径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 戚冰洁;不同基因型甘薯苗期对盐(氯)胁迫响应及其生理生化与光合特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 刘晨;紫茎泽兰提高甘薯贮藏保鲜效应及处理甘薯的食用安全性初探[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 姚海兰;施钾时期对甘薯产量和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 周虹;特用甘薯新品种主要性状比较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 陈显让;甘薯膨大期和贮藏期β-淀粉酶活性变化与淀粉率、糖等指标的相关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 马辉;特色甘薯品种主要性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稿件标题】:[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论文]福建省沿海地区甘薯发展情况调查与分析
【作者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
【发表期刊期数】:《
福建农业学报》2014年08期
【期刊简介】:《福建农业学报》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福建农业学报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35-1195/S,国际刊号:ISSN1008-0384。福建农业学报杂志社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办,本刊为......更多
福建农业学报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6010/)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邱永祥;邱思鑫;刘中华;许泳清;韦晓霞;杨道富;
更多
农业类论文详细信息:
[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论文]福建省沿海地区甘薯发展情况调查与分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22222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江苏教育学院 科学论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