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切实提升新高考二次复习成效,是高三教师所要面对的新挑战。直面这个挑战,教师需要了解二次复习中学生的成绩目标、学科基础和学习心理等学情实际,从试题、学生、教师三个要素着手,全面实施更为精准的备考、提升和帮扶复习策略,力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长足的进步。
关键词:政治新高考;二次复习;学情分析;精准复习
新高考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局面,学生有机会经过二次复习去争取更好的高考成绩。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如果他们未能在第二次考试取得进步,二次复习所付出的努力将沦为浪费复习资源的无用功。因此,提升新高考二次复习实效就成为高三教师所要面对的新挑战。本文就此问题谈谈对新高考二次考试复习策略的思考。
一、新高考二次复习学情分析
经过了第一次高考复习与考试,二次复习的学情更为复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成绩目标精确细化。第一次高考后,每位学生都获得了一个可正式计入高考总分的真实成绩,这使得二次复习的成绩目标有了精确的分数底线。由此学情分化得更为复杂。学生的复习起点、成绩目标各不相同,提升成绩的难度也不尽相同,第一次高考出色发挥的学生难度高于发挥一般的学生。二次复习的策略需要更具精确性与个性化。第二,学科基础仍有欠缺。选考政治的学生通常是在高二第二学期结束新授课学习,在随后的三四个月时间内完成一次完整的高考复习,于高三第一学期参加第一次高考。备考时间紧张致使复习效果受到影响。许多学生的学科基础不够扎实,广度深度都有不足。例如,浙江省2016年10月高考选择题第11题,学生未能准确理解“价值实现”的含义,因而无法排除错误项“价值实现依赖商品流通”,错误率比较高。又如选择题第35题,学生对“善意取得”的认识仅是教材文字的简单理解,尚未对其内涵外延作深入了解。他们不清楚遗失物并不适用善意取得,因而错误率也是非常高。可见,夯实与拓展基础依然任重道远。第三,学习心理易生疲劳。学生已经接受过一次完整的高强度的高考复习,大多数人对考试内容已经基本熟悉。面对相同内容的再一次复习,他们极易轻视基础复习,学习自觉性主动性降低。如果教学和学习方式又仅是对之前复习模式的简单重复,更可能引发学生的心理疲劳。尤其是一部分再次冲击满分的优秀学生,他们第一次考试成绩优异,再提高的难度大,容易遭遇学习瓶颈产生迷茫与懈怠。为此,实现精准复习需要重视调动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高三10月高考结束后,学生将全面进行高考所有科目的复习,投入政治学科的时间和精力都将减少,复习的效率问题将更为突出。
二、直面挑战精准复习
面对更为复杂细化的学情考情,二次复习可以从试题、学生、教师三个要素着手,三管齐下,全面实施更为精准的复习策略。
(一)研究真题,精准备考
研究高考真题,把握命题规律,是实施精准复习的基础策略。随着新高考的持续推进,高考命题规律逐渐有迹可循。二次复习应仔细研究真题,解读命题信息,为实施精准的复习备考策略提供依据。微观上,分析真题命题内容包括试卷结构(题型结构、知识结构、难度结构)、命题特点(问题情境、设问角度、答案组织)等。制作双向细目表分析考点设置,把握命题重点、难点、热点;易错点、技能点、延伸点;高频点、冷僻点、盲点。挖掘真题与教材、考试说明的内在联系,反思对教材与考试说明要求的理解与把握。对比历次真题,研究真题中显性和隐性的变化,明确命题的发展性、创新性特点。宏观上,探究命题思路、命题方法、命题趋势。下面以浙江省政治新高考2016年10月真题为例,对此加以具体说明(见表1)。根据上述浙江省新高考的命题信息,笔者采取了以下复习措施:1.夯实基础。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尤其是主干知识),并做一定的拓展,重视法律模块的知识落实与扩展。查漏补缺,将必考综合题准备范围增至全部模块,减少知识性失分。强化审题、答题、表述等基本规范,规避程序性失分。开展针对性的专题复习、专题训练等形式强化基础知识与能力。2.重视教材。增强教材熟悉度,既关注文本知识、事实性知识,也关注实践知识、策略性知识。准确掌握教材中包括目录(单元、课、框、目标题名称)、导语(单元、课)、正文、探究内容(虚线框内容),同时关注“名人名言”“专家点评”“相关链接”等辅助文。3.渗透时政。重视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期间时政素材的积累,提高知晓率,把握与教材知识的切入点。例如,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纠纷,乔丹商标纠纷,罗某笑事件,韩国总统弹劾事件等。4.培养素养。将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备考复习。重视价值引导,指导学生准确判断命题价值立意。加强理性思维训练,提高审明题意、解读材料、事理对接等能力。
(二)自主复习,精准提升
进入二次复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复习能力和经验,教师应更加突出他们的自主性。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复习效果;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自主复习,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巩固优势,明确弱点,找准自己的增长点,实现精准提升。自主规划。合理的复习计划是提高效率的重要工具。教师应引导学生以第一次复习成果为基础自觉地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努力使自己的二次复习有序高效地开展。根据自身实际设定阶段性复习目标和最终高考目标。统筹规划,制订政治学科每日、每周、每月的复习时间表。从整体出发针对性地安排各类模块知识、各类题型的复习任务,突出重点,兼顾其他。学习计划制订后,教师不定期监督提醒学生进行检查反思以保证完成计划。自主整理。整理是一种整合知识、训练思维的学习活动,既能查漏补缺,又有利于提高概括总结的能力。教师应指导学生结合第一次复习和高考的得失经验从多个角度进行细致有序的复习整理。如重整知识,完善体系。依据《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说明(思想政治)》以及浙江新高考命题特点,继续补充完善“单元—课—框—目—知识点”知识网络,尤其是目知识体系的完善与掌握,避免出现知识漏洞。整理错题、总结归纳也是学生的重要自主活动,及时记录反思日常作业练习中出现的错题,并根据高考命题特点仔细归类总结,分析出自己的易错易混点、各种错误类型,吸取教训,避免再犯。自主命题。鼓励学生自主命题是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方式。学生命题的思维与其答题思维具有相似性,命制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是从另一个角度训练了答题思维。设计问题要求自主组织答案,也就进行了知识迁移、规范答题等训练。整个过程学生从答题者转变成命题者,增加了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复习积极性。自主命题的方式多种多样,笔者常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选择开放性的时政材料作为背景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其中所蕴含的事理,将其与所学知识建构联系,设计问题。这种方法既渗透了时政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迁移能力。另一种方式是截取已有的试题中的背景材料引导学生命题,通过学生命题设问与原命题设问的对比,训练学生解读材料和把握命题者呈现材料的意图。自主评析。二次复习中,综合试题的训练量往往会增加,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评析试题,使每一次练习测试的作用最大化。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制作了试题分析表,要求学生从试题类型、考点、对项理由、错项原因、解题思路、失分原因等角度对试题进行书面分析,用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述每一项分析内容。经过多次自主评析,不少学生的学科基础日益扎实,并逐渐能够总结出各种题型、设问的解答思路与方法,形成个人独到的学习经验。
(三)跟踪指导,精准帮扶
教师在第一次高考复习时已将知识方法倾囊相授。二次复习,教师的作用更多的在于点拨、引导、监督。为了不让任何一位学生遭遇无效复习的遗憾,除了精心组织共性问题复习之外,还应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耐心,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跟踪指导,力求精准帮扶。建立复习跟踪档案,实时监督指导。记录每位学生的目标成绩、知识水平、解题能力、答题习惯、优势弱点等基础信息,做好二次复习起点评估。实时跟踪二次复习作业、练习、测试质量,收集学生复习成效第一手资料,定时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分析。积极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帮助其巩固和发展;对暴露出的问题,予以督促提醒,给出具体的学习指导和调整,做到方案清晰量化。根据学生实际设置适切的跟踪观察侧重点,实施针对性辅导。一是关注学困生的基础知识巩固与学习习惯修正,主动予以更多的关心与鼓励。课堂内时刻关注其上课状态,及时纠正,经常提问,促使其认真听课,积极思考;课后面批作业,直接指导,促使其认真完成作业;经常检查知识背诵情况,促使其认真复习;及时表扬复习中出现的亮点,激发其成就感和自信心。二是紧盯学优生复习状态的稳定性与上升性,予以更为严格细致的监督指导。督促他们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端正态度,始终保持细致认真的学习和答题习惯,避免放松懈怠;全面分析他们的历次作业与测试表现,从知识、能力、规范等方面排查存在的漏洞,找出成绩增长点,师生共同探讨适合的复习方案。三是探寻中等生向更高水平转变的突破点,予以更加细心和耐心的观察、沟通与交医学期刊在线流,将其人体艺术论文个性习惯中潜在的积极因素挖掘出来,帮助他们实现飞跃,不断迈向更高的目标。
作者:楼炯亮 慈单位:溪实验高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