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袁复强;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中国商贸》2013年24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一个国家的储蓄由居民、企业、政府三大部门储蓄共同构成,通过从1992年至2009年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的测算比较,笔者发现近年来居民部门的储蓄率和储蓄额在我国国家储蓄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企业与政府两部门储蓄率的快速上升成为我国目前高储蓄率的主要因素和推动力。本文通过相关图表及数据的比较,在分析了各部门储蓄变化的原因后,为降低我国现有国民储蓄率,从四个方面相应地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论文正文预览】:1我国国民储蓄率现状概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储蓄率不断攀升,自2007年起已超过50%。从我国储蓄率和其他国家的储蓄率比较来看,我国储蓄率高于工业化国家的平均水平,也高于具有高储蓄传统的东亚国家。从图1来看,自1992年起,我国的国民储蓄率就已经维持在
【文章分类号】:F832.22
【稿件关键词】:储蓄储蓄率可支配收入
【参考文献】:
- 张向荣;;解读中国高储蓄率现象的原因及其影响[J];档案;2011年03期
- 汪伟;郭新强;;收入不平等与中国高储蓄率:基于目标性消费视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1年09期
- 董青马;胡正;;中国高储蓄率是超额货币供给的原因吗?——基于1992~2007年国家资金流量表的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1年03期
- 赵颖;王亚丽;;增值税“扩围”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影响分析[J];财贸研究;2013年01期
- 刘明慧;路鹏;;扩大居民消费的收入结构基础与财税政策路径[J];地方财政研究;2013年03期
- 汪伟;艾春荣;曹晖;;税费改革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13年01期
- 吕延方;;公共政策与我国城乡收入及其差距的关联性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3年09期
- 武晓利;晁江锋;;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率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基于三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模拟分析[J];财经研究;2014年06期
- 黄昌利;王艳萍;;改革开放30年中国M_2/GDP比率问题研究:基于货币供给的视角[J];宏观经济研究;2012年08期
- 魏勇强;;中美储蓄率比较研究——兼评我国总储蓄率偏高之说[J];经济体制改革;2012年05期
- 王道平;范小云;邵新建;;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中国居民消费增长吗?[J];南开经济研究;2013年04期
- 汪伟;郭新强;艾春荣;;融资约束、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与中国低消费[J];经济研究;2013年11期
- 骆祖春;李勇刚;李祥;;住房价格与中国居民储蓄率——基于面板联立方程的经验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 胡正;中国超额货币供给研究(1979-2009):理论与实证[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 王冬;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主要政策实施与产业整合的绩效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 江涛;婚姻推迟与性别比上升的经济分析[D];西北大学;2013年
- 王道平;基于国际货币体系不对称的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 李松;贷款利率、融资策略及其对储蓄率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 何复兴;中国超额货币问题实证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 何婷婷;中国储蓄率增长原因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 丁海云;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优储蓄率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 万博;对我国储蓄率过高的验证与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4年
- 黄乾;;两种就业类型农民工工资收入差距的比较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6期
- 汪伟;;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决定因素——基于1995-2005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8年02期
- 何新华;曹永福;;从资金流量表看中国的高储蓄率[J];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06期
- 严善平;;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人员流动及其决定机制——兼析大城市的新二元结构[J];管理世界;2006年08期
- 严善平;;人力资本、制度与工资差别——对大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7年06期
- 万向东;;农民工非正式就业的进入条件与效果[J];管理世界;2008年01期
- 章元;陆铭;;社会网络是否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J];管理世界;2009年03期
- Sylvie Démurger;Martin Fournier;李实;魏众;;中国经济转型中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不同部门职工工资收入差距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9年03期
- 张明;透视中国居民高储蓄现象:效率损失和因素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08期
- 龙志和,王晓辉,孙艳;中国城镇居民消费习惯形成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2年06期
- 薛无涯;储蓄率下降及其他[J];中国科技财富;2005年05期
- 罗斌;;论我国储蓄率的变化趋势[J];西南金融;2006年06期
- 刘煜辉;;让政府和企业储蓄率降下来是关键[J];银行家;2006年12期
- 张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储蓄率研究的最新动态[J];世界经济;2007年04期
- 王弟海;龚六堂;;增长经济中的消费和储蓄——兼论中国高储蓄率的原因[J];金融研究;2007年12期
- 李昭;;正确认识中国高储蓄率的成因和形成机制[J];中国城市经济;2009年07期
- 陈晖;;中美两国储蓄率比较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09年07期
- 廖料;;中国的储蓄率真的很高吗?[J];金融博览;2009年09期
- 包兴安;;不能“妖魔化”中国储蓄率和投资率[J];金融博览;2009年09期
- ;中国高储蓄率之惑[J];国际融资;2010年07期
- 贺菊煌;;储蓄率:基于寿命不确定模型的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4卷)[C];2003年
- 贺菊煌;;储蓄率:基于寿命确定模型的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6卷)[C];2005年
- 樊纲;;企业储蓄率高是内外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A];2009年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论文集[C];2009年
- 刘明;朱斌;;基于永久收入假说的中国储蓄率研究——中国城乡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 赵振全;于震;刘淼;;中国金融发展、储蓄率与经济增长间的动态影响机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9卷)[C];2008年
- 贺菊煌;;流动性条件对社会储蓄率的影响——基于确定寿命模型的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8卷)[C];2007年
- ;徐滇庆:警惕高储蓄率对银行体系的影响[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 程实;刺激消费能破解高储蓄率难题吗[N];广州日报;2005年
- 枕石;高储蓄率的是与非[N];上海金融报;2005年
- 姜凌云;高储蓄率折射国民消费信心不足[N];中国信息报;2005年
- 张培娟;46%储蓄率灼伤中国经济 专家为储蓄降温支招[N];中国改革报;2006年
- 傅勇;中国高储蓄谜团试解[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 张若斌;美储蓄率再现负值[N];上海金融报;2007年
- ;政府应做好应对储蓄率下降的准备[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 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勒紧裤腰带 美国储蓄率创近6年新高[N];证券时报;2009年
- 周小川;关于储蓄率问题的思考[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 郑纯雄;中国最优储蓄率的决定及宏观经济效应[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 于晨光;储蓄率差异对中美经济失衡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 隋雯霞;中国企业高储蓄率的成因后果和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 余鹏程;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国私人储蓄率下降之谜[D];复旦大学;2011年
- 曹进宇;中国高储蓄率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 张思林;我国过高储蓄率成因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 何婷婷;中国储蓄率增长原因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 万博;对我国储蓄率过高的验证与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4年
- 丁海云;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优储蓄率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 姜伟;我国最优储蓄率与社会养老保险关系实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 夏轶;中国高储蓄率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 袁莎莎;预期寿命对储蓄率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2年
【稿件标题】:[储蓄率论文]从部门储蓄变化看我国高储蓄率
【作者单位】:青海省委党校;
【发表期刊期数】:《
中国商贸》2013年24期
【期刊简介】:《中国商贸》杂志创刊于1992年,是按照当时商务部部长胡平指示中国商贸领域要办一报一刊而创办的。2007年起全新改版的《中国商贸》杂志突出国家级、行业性和国际化的特色,紧密关注商贸流通行业,提供商贸政策权威解读和产经深度分析,反映行业需求和呼声,解......更多
中国商贸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1132/)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袁复强;
更多
公路机电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储蓄率论文]从部门储蓄变化看我国高储蓄率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207015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储蓄率计算公式 储蓄率计算 中国储蓄率 利率和储蓄率 家庭储蓄率 中国居民储蓄率2015 家庭的储蓄率多少正常 储蓄率是什么 中国储蓄率多少 储蓄率 企业食品召回管理制度 中国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