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杨琢;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中国商贸》2012年21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人才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才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得到人们的一致认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区域人才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只有完善的区域人才支撑才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从区域人才开发入手,从人才支撑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问题,对我国中西部区域经济进行简单分析,并对中西部区域人才支撑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论文正文预览】:1中西部区域经济概述1.1区域经济定义区域经济并不是单纯的经济学理论,它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区域经济是指在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在此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及经济要素和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每一个区域的经
【文章分类号】:C964.2
【稿件关键词】: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区域经济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 曾嵘,魏一鸣,范英,李之杰,徐伟宣;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系统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年12期
- 郭景涛;;内蒙古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分析研究[J];北方经济;2008年10期
- 刘兆顺;尚金城;许文良;靳克;;吉林省东部资源型县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分析——以汪清县为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02期
- 李正;武友德;蒋梅英;;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协调性分析及对策——以云南省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年03期
- 徐学荣;林雪娇;;社会主义新农村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 陈长杰,魏一鸣,范英,傅小峰;基于信息共享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与优化研究[J];系统工程;2003年01期
- 陈长杰,马晓微,魏一鸣,傅小锋;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经济-资源系统协调性分析[J];系统工程;2004年03期
- 孙立成;周德群;胡荣华;李群;;区域FEEEP系统技术效应动态分解及收敛性[J];系统工程;2009年04期
- 任玉珑;王昌海;刘黄欢;;电能、环境与监管复杂系统构建与协调分析[J];工业工程;2009年03期
- 曾珍香;段丹华;张培;王欣菲;;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以京津冀区域为例[J];改革与战略;2008年01期
- 梁勇,闵庆文,成升魁;泾河源头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年02期
- 白福臣;;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系统内在作用机制分析[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 于雪峰;李忠华;张晓炜;杜崇;王波;姚章村;;基于系统协调发展的三江平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 耿代;米红;刘力丰;;和谐社会下社会经济与人口的协整模型探索[A];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 高成康;舒延飞;包存宽;;生态城市规模的概念和理论模型探讨[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专辑[C];2006年
- 马柏成;李慧;;从系统论的角度浅析资源环境的科学管理体系[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 杨志梁;我国能源、经济和环境(3E)系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 孙立成;区域食物—能源—经济—环境—人口(FEEEP)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 高岩;基于模糊决策矩阵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 关华;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 满强;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 王谊;航空油料供应系统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 王顺久;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 杨涛;经济转型期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 徐学荣;植保生态经济系统的分析与优化[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 宋松柏;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 王丽丽;浙江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 殷倩;海洋污染模拟与控制决策支持系统建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 李红;基于非径向DEA方法的江苏FEEEP协调性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 臧卫强;银川平原城镇区域PREE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 刘璟;河北省能源—经济—环境协调评价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 邢建军;美国城市化发展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 王海林;泰安市复合水系统可持续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 金娜;陕西省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机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 陆阳;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多目标协调发展综合评价及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 柴莎莎;基于PSR模型安康市全球变化适应度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 吕鸣伦,刘卫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讨[J];地理研究;1998年02期
- 王合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年01期
- 卢武强,李家成,黄爱莲;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 杨国秀;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历史及其内涵[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7年01期
- 陈国权;可持续发展与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分析和协调[J];科学管理研究;1999年02期
- 关晓菡,顾培亮;系统理论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1999年03期
- 罗守贵,曾尊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述评[J];人文地理;1999年04期
- 马金,王浣尘,陈明义;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最优投资策略[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1997年01期
- 陈明义,马金,王浣尘;资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优经济发展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1997年01期
- 肖腊珍;可持续发展评价系统探究[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 余志祥;;西部民办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 汤生玲;;我国三类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22期
- 刘云忠;高丽;成金华;姚华军;尤孝才;;中国地质调查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理论月刊;2008年02期
- 高新才;赵丽萍;;基于区域经济视角的西部高校发展战略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 王晓姝;费威;;物流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大连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 司先秀;;我国区域电信业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 易晖;中部崛起的政治思考[J];高中生;2005年20期
- 郑长德;;全球化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第八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变革时代的中国区域经济学术研讨会综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1期
- 刘立伟;以产业集群推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8期
- 何爱红;;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探讨[J];社科纵横;2006年06期
- 鹿爱莉;杜舰;;发挥中部地区资源优势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 刘云忠;高丽;成金华;杜子图;;矿产资源勘探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 伏润民;梁隆斌;;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产业布局与可持续发展研究[A];“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 ;前言[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 赵惠芳;吴敏洁;徐晟;陈辉;;基于空间知识溢出的中部地区知识吸收能力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 甘筱青;高阔;;中部地区医疗卫生体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岑丽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实施途径[A];2006年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 郭艳梅;;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几点战略思考[A];中国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 徐长春;;打造主体功能区 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 何燕;;论中部物流区域系统的中观尺度——举例南昌市物流发展[A];'2007现代物流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 葛如江;商务部将从七方面促进中部区域经济发展[N];中国信息报;2009年
- 本报记者 王秋苹 程晖;东部地区占绝对优势但不均衡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差距在缩小[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 本报记者 陶映荃 实习生 郭鑫;保民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N];工人日报;2009年
-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引导重于市场调节[N];民营经济报;2009年
- 记者 严冰;中国公路里程达373万公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 记者 李晓萌;保增长不仅是应急 更要管长远[N];长江日报;2009年
- 记者 王尚锋;第三届中国(西安)茶业文化博览会开幕[N];商洛日报;2009年
- 特派记者 林晓莺;铁路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N];人民铁道;2010年
- 本报记者 姚雷 陶思遥;打造资源优化平台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N];国家电网报;2009年
- 本报记者 潘笑天 尹晓宇;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 李袁园;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和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 李阳;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深化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 任正晓;中国西部地区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 李新彬;转型期中国金融制度区域化创新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 曹邦英;产业集群成长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 李福柱;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 田东霞;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 王再文;比较优势、制度变迁与中部崛起[D];西北大学;2006年
- 苏振锋;西部地区发展适用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 郭俊华;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的选择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 石晓利;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 何佳晓;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 杨平;我国区域物流产业发展问题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7年
- 张平;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区域金融结构问题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 马桂娟;产业集群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 徐翔;中部地区地方政府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 刘明;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和异地效应[D];湖南大学;2011年
- 李冀锋;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 王雪娟;西部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中政府作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 郑洪学;中国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及路径选择[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稿件标题】:【中西部高校人才流失】浅议我国中西部区域的经济与人才支撑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表期刊期数】:《
中国商贸》2012年21期
【期刊简介】:《中国商贸》杂志创刊于1992年,是按照当时商务部部长胡平指示中国商贸领域要办一报一刊而创办的。2007年起全新改版的《中国商贸》杂志突出国家级、行业性和国际化的特色,紧密关注商贸流通行业,提供商贸政策权威解读和产经深度分析,反映行业需求和呼声,解......更多
中国商贸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1132/)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杨琢;
更多
煤炭机电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中西部高校人才流失】浅议我国中西部区域的经济与人才支撑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205794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中西部地区人才流失 中西部 高校 人才 高校人才流失 西部高校人才流失 中西部高校 二期名单 中西部高校 中西部高校联盟 中西部高校基础 二期 中西部高校振兴计划 中西部高校人才流失 怎样 汽车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