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亦含;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中国商贸》2014年05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全要素生产率(TFP)的估计方法和数据选择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在回顾评述全要素生产率估算的主要方法的基础上,利用调整后的川渝地区数据,采取索洛余值方法对川渝地区的TFP增长率进行了估计,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关结论和建议。
【论文正文预览】:全要素生产率(TFP)是宏观经济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西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劳动力数量的增长、固定资本存量的增长以及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三大源泉。而TFP是测量剔除要素投入后技术进步、资本使用效率等广义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重要指标。当要素累积达
【文章分类号】:F222.33;F127
【稿件关键词】:川渝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估算方法
【参考文献】:
- 江春;吴磊;滕芸;;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2000-2008[J];财经科学;2010年07期
- 王永康;叶先宝;;福建省全要素生产率计算与分析:1952-2005年[J];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04期
- 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J];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 刘秉镰;李清彬;;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实证分析:1990—2006——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方法[J];南开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 章祥荪;贵斌威;;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分析:Malmquist指数法评述与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 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10期
- 李斌;赵新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6[J];统计与决策;2009年14期
- 徐家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估计:1978-2006年[J];亚太经济;2007年06期
- 洪传春;张雅静;;安徽省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 张格杰;陈红;;西藏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1期
- 葛和平;曹家和;;我国吸引跨国公司研发(R&D)投资的策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8期
- 曾国平;王正攀;曹跃群;;对农业资本存量K估算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 杨秀艳;;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 张林;高安刚;;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我国区域内生增长的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 郭东旭;;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 王磊;郭义民;;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估计[J];北方经济;2009年18期
- 张敏;;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全要素生产率在我国经济增长中长期效应研究[J];北方经济;2010年20期
- 莫志宏;沈蕾;;全要素生产率单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 柳江;;交易效率、要素积累与技术进步——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检验[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 万永坤;董锁成;王隽妮;毛琦梁;;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联动效应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 陈震;尤建新;马军杰;卢超;;技术进步对我国碳排放绩效影响动态效应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 崔龙;;转型中的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新探索:制度视角——兼论“中国之谜”[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 黄少安;韦倩;;合作与经济增长[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 李文溥;龚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导向的粗放型增长与国民收入结构失衡[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 ;China's Growth Model and Structural Imbalance in the Open Economy[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 、反思与和谐发展——北京论坛(2009)论文选集[C];2009年
-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 黄蕊;朱永彬;王铮;;经济平稳增长下的城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高峰预测——以上海市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 邱瑞;对外贸易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影响机理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 崔传斌;我国烟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 李伟;结构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 杨博琼;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 蒋欣;金融自由化、资产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 梁永强;FDI流入对中国内资企业的溢出效应[D];南开大学;2010年
-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 邵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 凌敏;浙江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 李良玉;中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 张小芬;高技术产业出口对其行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 杨巨;初次收入分配、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潜力[D];湘潭大学;2010年
- 章辉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 黄琴;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 高春亮;;1998-2003城市生产效率:基于包络技术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1期
- 李郇,徐现祥,陈浩辉;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效率的时空变化[J];地理学报;2005年04期
- 邱阳,杨俊,廖冰;全要素生产率测定方法综述[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11期
-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经济波动的解释:投资冲击与全要素生产率冲击[J];管理世界;2004年07期
- 金相郁;;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研究:1990~2003[J];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07期
- 沈坤荣;1978—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1999年04期
- 金相郁;;中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与决定因素:1996-2003[J];经济评论;2007年05期
- 叶裕民;全国及各省区市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和分析[J];经济学家;2002年03期
- 何枫,陈荣,何林;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J];经济学家;2003年05期
- 张军;;增长、资本形成与技术选择: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长期因素[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 李荣富;王丽娟;曹雪峰;;安徽对外开放、TFP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金融纵横;2008年11期
- 朴松花;;1978—2006年黑龙江省经济增长实证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9年06期
- 魏下海;王岳龙;;城市化、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财经科学;2010年03期
- 许礼生;高凌云;;进口贸易、竞争效应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企业经济;2010年03期
- 熊华林;李应春;;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以三明市为例[J];科技和产业;2010年05期
- 魏下海;张建武;;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门槛效应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0年05期
- 关兵;;出口地理方向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11期
- 郑康;郑月波;;河北省全要素生产率与增长方式研究[J];网络财富;2010年22期
- 李骥;;黑龙江省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01期
- 王云;刘志迎;;安徽与上海、江苏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比较分析[J];经济论坛;2008年03期
- 滕漫;;推动川渝地区城乡统筹发展 让更多的农民走向城镇[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 杨明洪;;论西藏与长江上游经济带的互动发展[A];“西藏和其他藏区现代化道路选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 周晓津;;中国改革与城乡剩余劳动力:1978-2007[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 周志斌;;发展四川盆地天然气工业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建设[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 冯仁勇;赵胜强;;区域一体化下发展生态经济的实践研究——以四川省广安市为例[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 李瑾;;户外畜产品消费实证研究[A];第四届农业政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与制度建设论文集[C];2007年
- 记者 孙智 见习记者 程景亮;川渝商会助力辽宁招商引资[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 本报记者 喻宁 实习记者 许英明;金脑齐聚山城共谋川渝产业合作[N];经理日报;2006年
- 马大正李大龙;螺旋式的缓慢发展:20世纪上半叶川渝地区的开发[N];中国民族报;2008年
- ;川渝之间 项目资金“相亲”急[N];四川日报;2011年
- 本报记者 刘慧;川渝优势锐不可挡 西部能耗下行艰难[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 记者 张雪峰 方科 夏元;川渝经济合作与发展论坛在渝举行[N];重庆日报;2006年
- 张琴 本报记者 李杨;川渝两地:亲如“哥们”[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 本报特约评论员 蔡志洲;从汶川大地震看国家经济发展[N];华夏时报;2008年
- 本报记者 贾伟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袁宜 陈杰 冯宇;区域经济振兴成为投资新亮点[N];经济日报;2010年
- 本报记者 张红梅 郭晓静 高海;用政府“有形手”紧握市场“无形手”[N];重庆日报;2007年
- 韩斌;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的成渝经济区产业关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 姚引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经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 吴遵;气候变暖背景下的中国碳排放的时间演变轨迹及区域特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 娜仁;蒙古国社会经济制度与地下经济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 孙淑军;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D];辽宁大学;2012年
- 杨世勇;川渝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与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 钟城;川渝地区产业整合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09年
- 黄焕青;川渝区域市场一体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 梁天娇;川渝地区产业同构现状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3年
- 吴立力;川渝地区产业结构与分工问题的实证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08年
- 付海;川渝区域竞争力比较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 司林杰;区域分工视角下川渝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比较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 范妍;专业人力资本与川渝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 陈再洋;技术进步在川渝经济圈形成中的作用[D];重庆大学;2005年
- 施婷;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碳排放系统仿真与优化方案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稿件标题】:川渝地区TFP增长率估计:1978-2011年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
【发表期刊期数】:《
中国商贸》2014年05期
【期刊简介】:《中国商贸》杂志创刊于1992年,是按照当时商务部部长胡平指示中国商贸领域要办一报一刊而创办的。2007年起全新改版的《中国商贸》杂志突出国家级、行业性和国际化的特色,紧密关注商贸流通行业,提供商贸政策权威解读和产经深度分析,反映行业需求和呼声,解......更多
中国商贸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1132/)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李亦含;
更多
机电论文发表论文详细信息:
川渝地区TFP增长率估计:1978-2011年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99823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职称发表论文 怎样在期刊上发表论文 论文发表最好的网站 哪里可以发表论文 我想发表论文 职称论文怎么发表 淘宝上发表论文多少钱 发表论文需要多少钱 论文发表代理 论文发表 职称论文网 教师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