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团聚体|年内轮耕对小麦—玉米两熟农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碳、

时间:2015-01-23 13:40:46 作者:聂良鹏;李增嘉;宁堂

本文作者:聂良鹏;李增嘉;宁堂原;郭利伟;冯宇鹏;李娜;丁娜;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山东农业科学》2014年09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如果您需要快速发表论文服务,请联系在线编辑!


【摘要】:在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两熟区,设置6种年内轮耕模式,即小麦季免耕玉米季免耕(WZ-MZ)、小麦季免耕玉米季深松(WZ-MS)、小麦季深松玉米季免耕(WS-MZ)、小麦季深松玉米季深松(WS-MS)、小麦季翻耕玉米季免耕(WC-MZ)、小麦季翻耕玉米季深松(WC-MS),探讨年内轮耕模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MS的年内轮耕模式比MZ有利于0~40cm土层微团聚体聚成更大粒级的团聚体和保护大团聚体免受破坏;无论玉米季免耕还是深松条件下,与WZ、WC相比,WS能提高10~40cm土层0.25mm粒级的大团聚体含量;WZ和WS比WC能显著提高土壤表层有机碳及全氮,使更多的碳、氮在土壤表层聚集;MS比MZ能降低0~10cm和提高10~40cm土层团聚体中有机碳及全氮含量;WZ能显著提高土壤0~10cm土壤团聚体中C/N;无论小麦季采用哪种耕作方式,MS比MZ能降低0~10cm和提高10~40cm土层团聚体中C/N。
【论文正文预览】:团聚体是维持土壤质量的物质基础,对土壤的理化性质有着重要影响[1]。土壤有机碳是评价土壤质量的一个重要因子,它影响着土壤的结构和团聚[2]。土壤有机质是团聚体分级的主要胶结剂,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必须有赖于土壤中的有机质[3,4],它的积累与分解是维持与提高耕地质量、促
【文章分类号】:S158.3
【稿件关键词】:年内轮耕小麦-玉米两熟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碳、氮分布
【参考文献】:
【稿件标题】:土壤团聚体|年内轮耕对小麦—玉米两熟农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省高校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
【发表期刊期数】:《山东农业科学》2014年09期
【期刊简介】:《山东农业科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山东农业科学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37-1148/S,国际刊号:ISSN1001-4942。山东农业科学杂志社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本刊为月刊。自创刊以来......更多山东农业科学杂志社(http://www.400qikan.com/qk/6219/)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聂良鹏;李增嘉;宁堂原;郭利伟;冯宇鹏;李娜;丁娜;


更多农业类论文详细信息: 土壤团聚体|年内轮耕对小麦—玉米两熟农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碳、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9646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文史 电信网监控关键技术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中华胰腺病杂志》 《宗教学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 《数码世界》 《抗日战争研究》 《水生态学杂志》 《海洋信息》 《当代法学》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