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工程地质
1.1区域地质概况
小乌江电站区域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寒武系(∈)地层,岩性为: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灰岩,岩层表面为第四系(Q)残坡积黏土、亚黏土。
1.2电站库区地质概况
库区为溶蚀型低山丘陵地貌,河流切割较深,库区河谷呈“V”字型,地形坡度多在10°~50°。库区范围出露地层为寒武系金顶山组岩层,岩性为灰岩。库区岩层单一,连续完整。
1.3坝址工程地质
坝址河床为左右基本对称的“V”型河谷,两岸坡角10°~50°。河流方向由西向东与岩层走向一致,岩层倾向左岸,产状N75E<22°~30°,左右岸坡稳定,岩层完整,山体雄厚,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2建设规模及工程布置
小乌江电站为新建坝后式电站、坝型为浆砌石拱坝,坝顶长50m,坝高25m,通过50m长φ1400mm压力钢管引水到水轮机发电。水库总蓄水280万m3,电站设计水头21m,设计引用流量3.2m3/s。[3]根据历时流量曲线,查得P=85%,保证率流量Qp=1.52m3/s,电站水头H=21m,由此计算得保证出力Np=247kW。根据设计引用流量3.2m3/s,设计水头H=21m,本着充分利用水资源,投资省、回报高、经济技术指标合理的原则,选择装机容量2×250kW,其多年平均发电量265kW·h,多年平均年利用小时5300h。
3工程施工
3.1施工条件概述
小乌江电站位于余庆县小腮镇的文明示范村—桥底村民组,有通村水泥路直接到达,距离遵余公路1.5km,余庆县城20km,龙溪镇8km,物资采购较为方便。电站厂区附近有10kV输电线路,可就近设置降压站提供施工动力用电。工程用水泥由距龙溪10km的宏风水泥厂供应,工程用钢材、木材及油料等,可由余庆物资公司、木材公司及石油公司供应。工程用地材、块石、碎石、砂、砖等均可就地加工和采购。施工期间的劳动力及生活物资在余庆县城和龙镇就近解决。
3.2施工布置及总进度安排
小乌江电站的主要施工建筑物拦河坝及厂房相距50m,并且距离通村公路也不超过60m,施工运输均十分方便。拦河坝和厂房可同步施工,通村公路边原弃料场可作为坝体厂房施工的堆料场。拦河坝及厂房就设集中高位水池,修临时工棚及库房用。开挖坝基和厂房的弃碴均可运到下游200m左右的宽阔河段空地上。工程施工期1a。第一年的10月份修建临时工棚等设施作好施工准备。11月份—次年6月份拦河坝、厂房基本完工,次年的7—10月,完成机电设备、升压站、输电线路的施工安装。施工期主要施工作业量:土石方开挖1845m3,浆砌块石5624m3,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518m3,施工房屋面积168m2,平均上工人数50人/d,高峰上工人数200人/d,总工日1.9万工日。
4环境影响评价
小乌江电站位于余庆县小腮镇境内,拟定厂房及坝址距遵余公路1.5km,通村公路沿库区、拦河坝和厂房边经过,库区回水至遵余公路小乌江桥下。电站库区无工矿企业、无污染、水质良好,库岸稳定,地震基本烈度<Ⅵ度。
4.1电站建设期间及建成后对环境主要影响
1)施工期施工人数增加对疾病的传播。2)施工中建筑物基础开挖、料场、弃碴等对植被的破坏和导致水土流失问题。3)施工中噪声等对环境的影响。4)工程永久性占地。5)电站建成后对经过库区的通村公路的安全稳定影响。
4.2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小乌江电站工程的建设会对环境带来一定影响,但均可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减免和恢复。施工中的弃土、弃碴应集中堆放,并结合生物措作好防疫工作,减少流行疾病的传播扩散。搞好建设期后的植被恢复和环境绿化。对经过库区的通村公路进行局部的加固处理,危险段设置安全防护栏。总体来说,该工程无制约工程兴建的环境问题。
5结论与建议
小乌江电站的兴建是实施《余庆县水电农村电气化规划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余庆县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该电站建成后可直接发电至电网售电。电站装机容量2×250kW,年发电量可达265万kW·h工程总投资315.66万元,工程永久性占地13.4hm2,其中:田0.33hm2,土0.20hm2,林地12.87hm2。小江乌电站工程,技术上可行,方案选择合理,经济指标优越,施工难度小,宜尽快立项,开展下步工作,使其闲置资源尽快发挥效益。
作者:李俸林 单位:余庆县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