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对于高校专业课程来说,教学方法一直都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学理论、实践的关键环节。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乐音体系的分类,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活动中的最优组合。
【关键词】乐音体系;教学方法;体系分类
根据艺术教学的特征,在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主动利用科学合理地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规范化训练。艺术教学方法是教学思维的延伸,艺术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传授知识、思想沟通、意愿表达等作用。研究证明:在艺术的教学中,教师的富有激情的教学节奏能够促使学生的艺术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下表所示为艺术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教学结果的影响[1]。教学方法的探究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是教学直接方法的理论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教学方法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程度。目前,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工作者对艺术教学的不断深入研究以及艺术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另外,新思想的不断深入,艺术教学中逐渐涌现出优质的教学方法[2]。接下来,主要讲述乐音体系的分类,并分析了乐音教学方法,希望对以后的音乐教学有所帮助。
一、乐音体系理论概述及其分类
音乐的基本元素是无数的动听的乐音,一个完整的乐音体系就必须要符合某些特定的自然法则。在艺术领域中,各种艺术都是相同的,教学方法也不例外。现在的流行音乐也没有脱离这些普通的乐音,可以说,乐音体系的建立对于音乐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乐音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特意挑选出来表达音乐思想,塑造音乐形象的固定体系,在音乐当中,有规则的震动并且音符高低明显的,称为乐音,乐音的演奏更能体现出音乐的表现力。乐音体系包括音乐中的乐音总和组成的音高体系,在一个完整的音高体系中,88音的大钢琴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包含了人、各种乐器所能够发出的音高。在乐音体系中有很多基本的组成成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音级。音级代表着乐音体系中的每一个音,包括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2、音列。乐音体系中每一个音都会按照音高依据一定的关系排列起来,这就是音列,注意,音列一定是按照高地顺序排列好的一列。3、半音。乐音体系中,半音就是相邻音级之间的关系,半音是乐音体系中的最小的单位。4、全音。全音和半音类似,全音是两个半音的叠加。乐音体系中,全音和半音都是表示音级之间的关系。了解了乐音体系的基本概念,清楚了乐音体系的基本分类,就能够根据这些理论知识探索出科学合理的乐音教学方法。
二、乐音教学方法分析
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理论,也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教育教学事业已经传承了几千年,传统的教学方法理念根深蒂固,然而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方法理念也不断发生变化,曾经有人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新型的教学方法做过对比,数据显示,新型的教学理念更能适应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艺术领域。在乐音教学中,科学、合适的教学方法更能够使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3]。上述分析可知,科学的教学方法更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在乐音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更应该探索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4]。1、理论实践结合。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方法让学生掌握乐音的基本特征,理论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乐音特征,而实践就能够促使学生熟练掌握已经知道的理论知识,还能够促使学生发现新的乐音理论。2、借助先进设备。在互联网发展的现代社会,乐音的教学可以使用新型的教学设备,使得学生更形象、具体地了解乐音。3、打破传统“三种唱法”的思想禁锢,扎根民族艺术沃土。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努力探索科学的训练方法,因材施教,中西结合。教师的任务就在于帮助学生修饰自己的声音,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和素质,使学生的演唱自如、流畅、美丽、动听,千万不能去造“声音”。同时,扎根于我们自己民族艺术的沃土,强调教以正确的唱歌方法和呼吸方法,如中国的国粹京剧,其声区统一,字正腔圆,尤其在高唱的时候,强劲有力,穿透力强,这种唱法极其训练之道,可借鉴到音乐教学当中。4、借鉴“西洋唱法”的先进经验。不管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在进行声音训练时就有共性,我们可借鉴西方的历史悠久,除了语言和音乐的风格与我们区别外,在嗓音训练的方法和声音美学方面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三、结语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同时也是最普及的艺术表达形式,音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音乐领域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音乐的教学与创作也逐渐趋向计算机化。优质的教学方法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教学方法的进步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创作出更加优秀的音乐,丰富人们的艺术生活。
参考文献:
[1]高菲菲.乐音教学方法分类体系的分析与思考[J].教学理论,2009(6)
[2]冯晓丽.教学方法分类研究[J].教育科学,2009(1)
[3]余清风.艺术教学方法深析[J].艺物业管理论文术教育科学,2010(3)
[4]张琦.当代大学生乐音学习心态的调查与研究[J].社会科学,2011(5)
作者:张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