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标志设计视幻表现 - 工商管理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现代标志设计视幻表现

时间:2017-02-24 05:06:45 来源:论文投稿

1运用不同形象线的重复构成表现的视幻效果

1.1不同造型的线的重复构成营造出的光感效果

日本“美能达摄影机制造厂”标志,外形是一个椭圆形,中间的部分是由细到粗再到细的白色的五条线条整齐排列组成的,乍眼看去这中间的五条白色线条在黑底的正椭圆形内就像黑暗中的几束光。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标志,其外形是一个正圆形,在黑色正圆形为底的背景里,被白色的细线条均等分割,其中左上角部分至上而下白色线条先由粗转到细,一直往下推到了第九条白色线条,使得这款标志在左上角部位给观看者以突显光芒之感。

1.2粗细不等线条的排列营造出的运动感效果

例如,“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标志,主题图案为多个五角星的组合。在表现中运用粗细不等的13条横虚线对五星加以装饰,这些线同时又象征着美国独立时的13个州。中间的白色星星以虚拟填补,使得这五颗星给人炫目闪烁的视觉效果。又例如,“冬季奥运会项目——曲棍球”标志,由粗细不等的、倾斜的黑色曲线组成。线条的粗细变化使标志图形中隐约形成了一个打曲棍球的运动员向前滑动的效果。

1.3线条方向的改变营造出的波动感效果

日本“兹贺县琵琶湖研究所”标志,每条线条的方向发生了一定弧度的改变、上下方的黑色线条至上而下由粗到细和由细转粗,以及中间两条黑色线条由粗到细再到粗的变化,使得这款标志在整体视觉上呈现出波动感的效果。美国“克罗斯曼出版社”标志(图4),用横置S状的曲线为单元形重复横向排列,营造出了具有波动感的效果。

1.4线条排列方式的不同营造出的空间感效果

德国“慕尼黑奥运会”标志,用螺旋线分割正圆形后,运用放射状线条的排列构成了整体标志,营造出了具有“深度”的空间感。匈牙利“国家美术馆”标志(图6),其整体形象是采纳美术馆的正面形态,用竖直的一条条黑色线条以及黑色线条间的白色空间表现了美术馆前柱子的形状。下部每一条黑色线条突然变为连续的折线形态,表现了美术馆台阶的形象。此标志是线条形态转变造成了空间视幻效果。

2图底关系的巧妙设计表现出图底反转效果

“PinkFlamingoFarm”标志,当你看标志中白色的部位时,你看到的是马头形象;当你看向标志中黑色的部位时,看到的是一只火烈鸟形象。“FranzBernard”标志,是字母“F”和“B”的巧妙组合。乍眼看去,观者看到的是中间的白色部分“B”,当你视觉一转,你又会看到负空间里的“F”。

3用线或用面的设计的特殊形象表现矛盾空间效果

3.1具有共用线的形象营造出的矛盾空间形象效果

美国“华琼森图书馆”标志,该标志是两张折叠后凹下去的纸形和另两张折叠后凸起来的纸形构成的,最终形成了同时具有凹凸感的效果。

3.2具有共用面的特殊形象营造出的矛盾空间形象效果

在标志设计中运用共用面矛盾空间表现法,可在二维空间内表现出三维空间的矛盾空间感。例如日本“本田设计事务所”标志,中间是水平放置的菱形,相对于左边垂直的形来说,我们看到的是形象的底面;而对右边垂直的形来说,我们看到的是形象的上面。

3.3视平线以上与以下立体的组合表现的矛盾空间效果

应用视平线以上与以下立体组合的原理,可设计矛盾空间效果的标志。如“海恩(建筑师)”,当我们同时看向字母H与左上方黑色形时,字母H是处在视平线以下的形象;相反,当我们同时看字母H与右下方黑色形时,字母H是处在视平线以上的形象。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视幻效果给观者带来的感受是非常奇妙新颖的。视幻表现法所带来的不同的视觉效果能给当代设计师们带来丰富的趣味性和无尽的想象井下机电论文空间,它不仅能启发设计师的创意思维与设计灵感,也能为设计师的作品营造出可以由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的趣味空间感等,加强设计作品的视觉冲击力。

作者:姜天玥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更多工商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现代标志设计视幻表现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91119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 构建三级课程体系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营销界》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四川水利》 《橡胶参考资料》 《移动通信》 《文化交流》 《中国牛业科学》 《舰船防化》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山西冶金》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