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主要是突出“政治”,在以“政治”为内容导向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较单一,说服力和实效性也不强。另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的方式主要集中于内容灌输和讲说。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教育者的讲说,进而实现“政治”蕴含的灌输。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学生是被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知识结构和课程资源来源较单一,没能突出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能动作用。因此,培育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机制就显得非常必要与紧迫。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蕴意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掌握群众,是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群众并转化为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1](P3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认知能力、引领大学生正确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意识形态观念。1.新媒体敦促和推动教育者不断革新思想观念。第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方式,以更开放的心态来迎接应接不暇的网络、数字信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的教而轻视了学生接受信息的能力,而在新媒体时代,学生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渠道获取信息,传统的教育方式难以满足学生求知和获取信息的渴望。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和外延的与时俱进,教育者必须不断革新思想理念,从而更好地为思想政治教育助力。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把传统文化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因此,有必要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第二,教育者需不断加强责任意识的培育。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可以通过诸多途径了解各种社会思潮。但是,处于思想懵懂期的大学生要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进行甄别存在着较大难度。为了实现更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教育者们应树立团结奋进、密切协作,树立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在实际教学中以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大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是现阶段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最大公约数的表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2](P7)第三,教育者应有创新意识。教育者不断解放思想,树立起着眼于全球、放眼于世界、洞悉未来发展趋向、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创新意识,不断打破那种只注重教科书和注重以往教学经验的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教育者已经在思想上树立起祛除传统保守思想、畏首畏尾固于现状的守成思想,树立打破传统、敢想敢做、敢于探究、勇于锐意进取的革新意识。创新意识的不断增强推动教育者不断把思想政治教育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从而在确保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同时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2.新媒体为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动力。第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渠道。在过去,主要采取宣讲和灌输的方式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得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在被动地接受。然而,在新媒体时代,学生被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框架被打破,他们能利用数字网络的便捷化服务来获取更多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教师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而是能通过数字网络获取诸多更便捷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而使得自己的教学方式更为多元化、具体化、实践化。第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为开放。新媒体可以使教育主体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制作的教学大纲、教学资料、精品课程、主体讲座、课题练习、模拟测试都能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操作。新媒体使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更为便利地实现教学和研究的共同促进。同时,新媒体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更为有效地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方式、引导内容。第三,新媒体推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的改进。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使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主题、教学方式能更密切地匹配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大学生可以通过思想政治专任教师的指导以不同的方式来学习和掌握教学内容。教育主体将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进行归纳总结,最终构建一个系统的学习模型,进而推动教师结合学习模型探究出合适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新媒体时代促进了教学方式的与时俱进有利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
二、构建适应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机制的必要性
以网络通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进入大学生的家庭、宿舍、教室、图书馆以及大学生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网络通讯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志趣、学习方式以及思想政治意识构建。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网络通讯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新媒体使得某一信息可以瞬间展现于人们面前。相较于报刊、杂志和电视等传统媒体,以数字通讯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传播内容更难掌控,传播途径更难捉摸,传播方式更为便捷和迅速。因此,如能正确引导新媒体,那么其将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但是,引导不善或视而不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则会面临重大挑战。1.新媒体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成威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大学生更为便捷地获取世界各国不同的思想文化。如果大学生在了解和学习他国思想文化时难以甄别,就很容易导致自身的思想混乱,进而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产生困惑,从而使得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异化。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方式,大学生就可能滋生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物质至上主义等消极思想,也可能会滋长当代大学生崇洋媚外的思想。2.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构成了强烈冲击。徐振祥在《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遇与挑战》中说,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较以前具有更多的渠道,学校和老师很难进行信息监控和过滤,而且长期单一的灌输教育方式令学生对通过正式渠道传播的信息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是抵触心理,使得非正式渠道信息更容易为学生接受”。如果对网络和通讯信息没能监管到位,又没有正确的思想道德引导可能会导致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观念异化。同时,大学生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接受主体,自身思想道德观念异化也会影响周边同学的价值观念构建,如果引导和控制不善就会酿成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观蜕变。3.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异化可能会催生大学生不道德行为、甚至违纪违法行为。大学生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一旦思想道德观念发生异化,会淡化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凝聚力、法制法纪在内的理想信念,在外界异化思想的催动下放弃本来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从而在实践中做出非理性的行为。在引导缺失和监管缺位的情况下,大学生对自身异化的思想道德观念深信不疑,进而在学习和生活中为了实现自己的欲望而实施极端举措。第四,新媒体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部门要与时俱进。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者难以跟上新媒体发展的步伐,接收信息的手段和获取信息能力滞后就可能难以适应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获取信息的速度和数量都远远落后于学生,导致教育工作者的权威和主体性受到挑战,不再能够适应当代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需求。”[3](P104)与此同时,教育部门如果仍旧按照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不进行改革创新就难以适应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求。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机制的路径选择
1.把形势政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就目前的情形而言,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理念通过新媒体在中国不断传播。同时,外来思想文化不断和中国本土思想理念在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之时也在相互交锋,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时必须认真甄别国外各种思想和观念。外来思想观念,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思想意识形态虽然标榜“自由主义”,但在实际中却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者通过实施包括课堂教学在内的多元化教学方式并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对西方的各种理念进行批判性解释。例如,西方国家一直打着“经济自由主义”的旗号,可是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到来,西方国家却实施“保守主义”经济政策,进而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困境。由此可见,西方国家的思想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虚伪性、欺骗性。与此同时,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地区和国际上发生的事件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渠道迅速传播到国内,这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强烈冲击。作为新世纪的知识群体,大学生对地区和国际社会给予了高度关注。我们在对大学生思想开放、觉悟不断提高给予肯定的同时也要采取积极举措来对他们的认知加以正确引导,不断加强当代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进而促进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2.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模式。为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需要高校教育者转变传统的宏大叙述式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立足于大学生的实际学习志趣、日常生活、现实需求和他们关注的社会问题。教育者应当让当代大学生更多关注国情民情、了解民族文化、知晓教育政策、深谙革命传统、熟知形势政策等具有爱国主义的议题,进而在这些方面设计教学课程以及开展专题讲座;在把握教材各环节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专题设置,进而在课堂教学时把教材中各章节的知识具化为较清晰的专题讲座;通过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认知国情,全面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悠久的文明历史,清晰认知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为争取民族独立和抗争的艰难史,树立坚定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更为重要的是教育者要在分析历史时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坚持走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从而使得学生在信息多元化的新媒体时代树立起实现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坚定信念,进而在思想上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3.不断推动校园网络文化平台建设。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网络时代,我们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占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高地,在抑制信息网络技术负面效应的同时不断挖掘和发挥信息网络技术的重要作用。高等院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对构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网络文化平台是责无旁贷的。一方面,各高等院校要致力于建设包括专门网站、网页在内的思想政治文化网络教育平台,将此项工程纳入学校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中;另一方面,不断丰富网络教育平台的网络活动,积极及时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政策,包括贴近学生生活的文化栏目、知识信息资料库等;再一方面,将学校的网络文化建设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引导大学生健康文明上网,进而增强大学生的政治意识、文化意识、教育意识、责任意识等健康文明的道德意识认知。同时,学校在建设校园网络平台之时需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完善网络管理制度、保障校园网络的健康有序运行,不断探究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从而树立起自觉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理念。在队伍建设方面,建设一支包括学校领导、各职能部门人员、资深教授、青年骨干教师、教辅人员和学生优秀代表等参与的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工作队伍,这支队伍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网络中的各种信息,不断增强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思想性和教育性。4.把社会实践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为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挖掘学生求知的潜能,有必要积极开展针对大学生实情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具体运用于现实行为不可或缺的环节。就定期和集中的社会实践而言,高校应做好以下三件事:首先,高校应不断探寻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机制和制度,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的教育规划中。在具体操作中,学校应制定整体的教学大纲,规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具体学分、实践时间和预算经费。其次,高校应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团队。通过社会实践团队来指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多元化、具有挑战性且贴近大学生生活的选题。再次,建设学校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推动不同地域、不同专业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大学生加强沟通、增进交流与学习。与此同时,高校应为大学生积极推动形式多样化的学校社团生活,提供勤工助学和勤工助教岗位,不断创新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教育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增强责任感、树立坚定的爱国主义理念。
作者: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