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癌症均在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时其预后越好,特别是对宫颈癌等一些手术治疗后疗效较为满意的恶性肿瘤而言,其临床意义更大。研究[1]称,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有CT、MRI、淋巴结造影等,而CT则能在层次、密度等方面显示出其独特的效果。本次研究就从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临床价值出发,以期探讨CT在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46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年龄最小35岁,最大67岁,平均(43.6±6.4)岁;癌症类型:腺癌21例,鳞癌15例,小细胞癌10例;临床分期:Ⅰa期24例,Ⅰb期14例,Ⅱa期8例。所有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阴道流血,阴道分泌物增多或腰痛等症状,均经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纳入标准均符合宫颈癌诊断标准,排除只接受CT平扫而没有接受增强扫描者,排除扫描或造影剂因素不符合诊断要求者,排除扫描后患者转其他医院治疗者,排除患者转向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法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GE16排CT扫描,扫描前训练患者呼吸,在扫描期间尽量嘱咐患者屏住呼吸,从膈肌水平开始扫描,直至耻骨联合水平。所有患者接受造影,在扫描前2h服用泛影葡胺(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606)700ml左右充盈膀胱,连续扫描,扫描参数120kV、50mA,矩阵512×512,注射速度3ml/s,以2mm层厚和2mm层间距进行薄层重建。由3名放射科医生阅读PACS系统CT图像并达成一致意见。
1.3诊断标准
淋巴结转移CT标准为淋巴结最大横径>10mm或淋巴结内可见低密度坏死区,增强扫描淋巴结边缘有强化现象,中心低密度无明显变化,淋巴结转移为淋巴结边缘模糊,包膜有破损,同时同一层有3个或3个以上淋巴结簇集。坏死区判断标准为增强扫描前后病灶增强值<20Hu。宫旁浸润CT标准为宫颈边缘粗糙,呈毛玻璃样提示阔韧带内组织浸润,脂肪密度增高,软组织阴影,主韧带提示末端输尿管增厚,管腔增粗,有积液,周围有软组织影[2-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将调查统计的内容作为变量,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多层螺旋CT诊断淋巴结转移敏感性和特异性
对多层螺旋CT诊断淋巴结转移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比较,髂总动脉敏感性为88.75%,特异性为68.93%;髂内动脉敏感性为87.67%,特异性为67.56%;髂外动脉敏感性为90.77%,特异性为73.15%;腹主动脉旁敏感性为92.14%,特异性为72.43%。多层螺旋CT诊断淋巴结转移总敏感性为89.83%,总特异性为70.52%(表1,图1-2)。
2.2多层螺旋CT和病理诊断淋巴结转移比较
对多层螺旋CT和病理诊断淋巴结转移比较,CT诊断阴性符合率为63.04%,阳性符合率为36.96%;病理阴性符合率为30.43%,阳性符合率为69.5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讨论
宫颈癌是临床上妇科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好发于中老年女性,目前在临床上诊断主要依据病史询问,典型临床表现,妇科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初步诊断,病史主要是排查危险因素,包括性生活史、吸烟史和家族史;临床表现为性交后阴道流血,阴道分泌物增多和阴道出血;妇科检查包括阴道镜检查,直视下观察子宫颈存在病变,进行醋酸白试验,对可疑的进行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等,此外还有肿瘤相关抗原、人乳头瘤病毒高危型检查等[4]。研究[5]称,化疗会造成卵巢早衰,严重者造成卵巢缺血坏死,故在临床上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进行诊断,能有效促使病变组织增强,清楚看到淋巴结转移具体情况,不管是腹主动脉、髂内、髂外等淋巴结转移情况;另外一方面在多层螺旋CT诊断中,通过多层观察和多个平面重建,实施宫颈癌患者淋巴结扫描观察,淋巴结主要是圆形结节,且宫旁结构表现为不规则腭形态,在检查过程中,对淋巴结大小、密度和数目进行综合性分析,会对其准确性有很好作用。特别是在密度上,在应用多层螺旋CT时,能提升宫颈癌转移诊断符合率。研究[6]称,宫颈增大超过3.5cm可作为宫颈癌诊断,但在实际上,受宫颈大小和受孕次数、是否绝经和年龄等原因影响,变化较大,故不能单纯以宫颈大小进行诊断,更不能作为诊断标准特异性,肿瘤坏死中心有积气影。同时宫颈形态会发生改变,一般有三角形、不规则和分叶状等。研究[7]称,宫颈癌增强CT图像上表现为等、低密度,周边表现为隐约环,较大肿瘤多表现为不均匀强化,正常宫颈强化程度多样,均匀强化。宫颈边缘毛糙或不光整,同时可能存在宫旁组织浸润,显示宫旁脂肪密度增高,且会表现条索状软组织结节影,主韧带和骶子宫韧带不规则增厚则提示宫旁受侵。末端输尿管管壁增厚,扩张积液,且会被软组织包绕,周围脂肪间隙不清晰或消失,成为宫旁受侵可靠征象。研究[8]称,多层螺旋CT在宫颈癌原发灶上优势有限,特别在早期,当肿瘤出现坏死、溃疡和肿瘤血管减少时,会出现低强化表现。如果CT显示宫颈边缘光滑、清晰,其肿瘤局限在宫颈内,宫颈管阻塞会造成积液、积血、积脓等组织结构变化。多层螺旋CT多平面方法能获得薄层冠状、矢状和轴位图像,借以充分显示宫颈和阴道空间关系。研究[9]称,髂血管被肿块包埋变窄和骨盆骨质破坏,是肿瘤的直接侵犯表现。研究称,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和宫颈癌预后有明确关系,淋巴结越小,良性概率越大,淋巴结越大,转移可能性越大。结果显示,髂总动脉、髂内动脉、髂外动脉、腹主动脉旁敏感性89.83%,特异性为70.52%;CT诊断阴性符合率为63.04%,阳性符合率为36.96%;病理阴性符合率为30.43%,阳性符合率为69.57%。结合相关报道[10-11],造成误诊原因可能是增强扫描时血管增强,较容易鉴别淋巴结和血管。有时,宫旁正常结构也和淋巴结混合,此时,通过多层观察和多平面重建,淋巴结多呈类圆形,而宫旁结构多呈条形或不规则形。另外,卵巢正常生理性改变表现为囊性病变,容易被误诊为坏死淋巴结,这值得引起临床重视。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检查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应用价值高,能基本准确判断淋巴结转移情况,和临床上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翔 罗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