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音乐教育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 - 社会科学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高校音乐教育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

时间:2017-02-23 04:16:12 来源:论文投稿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与人共事”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高校教育在教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高校音乐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身心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音乐教育协同理论与素质培养》一书中提到:“音乐教育协同理论,从某个意义上讲,主要是研究怎样使音乐教育与思想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同步、合作、互补。”也就是说,文化素质是大学生完成学业、肩负社会责任、塑造健全人格的基本前提。

1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

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首先要步入大学校园。学生来自世界各地,他们的风俗习惯、贫富差异、家庭背景、智商情商都有所不同。与高中相比,大学对学生的学业要求相对较低。因此,骄傲、谦虚、自信、自卑、嫉妒、攀比等心理情绪极度凸显,心理压力过大会导致大学生的行为走向极端。因此,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引导大学生理智交流、理智行为的保障。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健康心理素质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以学为主,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二是为人不卑不亢,经得起掌声和鲜花,也能为错误诚恳地道歉;三是内心充满阳光,相信自己、相信朋友、相信团队,关爱他人;四是迅速适应环境,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与人友好地相处;五是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相符。大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冲动、偏执而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

2音乐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方法

在高校众多的学科中,音乐类课程比较受学生欢迎。音乐课程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掌握音乐技能。同时音乐作为声音艺术,通过音响表达情感,使学生在音乐的审美过程中获得精神的释放和想象的自由。在高校组织的众多文化活动中,音乐是大学生最易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中,音乐类节目也是关注度最高的,如“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我是歌手”“蒙面歌王”等。由于大学生喜爱音乐,所以他们愿意主动走进音乐课堂。在音乐课堂中,学生在学习音乐理论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到从“古典主义”音乐时期到“印象主义”音乐时期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家及音乐作品,使大学生对世界名曲也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把学生引领到音乐的情境中,感受作曲家的创作精神。如肖邦创作的《c小调革命练习曲》,表现出肖邦在得知华沙革命失败的噩耗后,情绪几乎到了压抑和狂躁不安的顶点,内心无比地痛苦和绝望。结合作品中的部分旋律,如连续的符点节奏,学生能更具体地理解到那是“革命的呐喊”,寓意着波兰人民的反抗精神和英雄气概。肖邦作为一名伟大的爱国主义音乐家,将音乐作品作为武器,反抗沙俄的侵略,争取祖国的解放。通过了解音乐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先生曾说:“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刻意地培养少数伟大的所谓音乐天才,而是希望通过音乐教育把每个孩子都提升到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和完美的人格到优秀的程度。”这就是音乐教育的魅力。

3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

3.1音乐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

高校音乐教育主要以音乐审美教育为主,学生在欣赏伟大的音乐作品的同时了解到作曲家创作经历。例如,对于德国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著名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经用这样一段话来形容他:“物质生活的窘迫毫无改观。他贫病交加,孤立无援,但他却是个战胜者:人类平庸的战胜者,他自己命运的战胜者,他的痛苦的战胜者。”贝多芬从小家庭贫困,11岁开始赚钱养家,17岁母亲去世,25岁患上耳疾,以致全聋。然而悲惨的命运并没有使他绝望和屈服,一生与苦难命运博斗,创作了100多首音乐作品,被称为音乐巨人。“美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优秀的艺术作品就是能使人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审美教育。”大学生通过音乐教育、音乐审美,能对音乐作品所表达的精神和作曲家的人生建立起理性的思考和本质的认识,激励学生在复杂的生活环境中不畏困难,坚定自信,形成学习、生活的动力。

3.2音乐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团结意识

高校音乐教育在审美教育之余,还可以通过艺术实践为学生搭建平台,既突出学生的个性展现,又增强大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在高校社团中,大学生合唱团、大学生管乐团无疑是最大的社团组织。在音乐类社团的日常排练中,不论是演唱或演奏,都需要每一个人的积极努力和专注配合。音乐是由旋律、和声、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色等各种音乐要素组成的总和,这就要求训练每个人节奏统一,音高准确,声音和谐,声部均衡。在集体的合作中,每个人都要隐藏个性,发挥共性,相互包容,在指挥统一的指挥下自觉地把每一个人的技能技巧、思想情感汇总在一起。托尔斯泰说过:“艺术的主要吸引力和性能就在于消除个人的离群和孤单之感,就在于使个人和其他的人融合在一起。”在这样的团队中,每个人都会意识到,一个人的失误就是集体的失误,只有在平日里刻苦训练自身的技能技巧,才能保证集体合作的成功。目前,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生活中缺乏文明礼让、关爱他人、团结合作的思想意识,而团队共赢是大多数企业提倡的精神。因此,大学生通过音乐教育实践既可以提高个人的知识储备,也可以早早融入团队合作,增强个人、集体乃至全社会的团结意识。

3.3音乐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文明修养

音乐审美教育的主体在于欣赏。用耳朵去聆听的同时,还要用眼睛去注视,用心灵去体味。在国家提倡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在要求艺术表现出高雅的同时,也要求观赏者以高雅的姿态欣赏,这也是道德礼仪修养的体现。在大学生观赏交响乐、歌剧、流行音乐会等各种大型艺术节目的同时,也要求大学生懂得用怎样的礼貌行为去赞美。如观赏交响乐、歌剧等传统艺术演出,需要观赏者着正装出席,当一首乐曲或是一段剧目结束时,为表演者致以热烈的掌声,这样才是礼貌的赞美。而在流行音乐会中,当歌手唱到精彩之处或演奏者即兴的独奏华丽出彩时,要求观赏者随时给予热烈的掌声。不同的艺术场合需要不同方式的观赏,只有懂得观赏礼仪,才能成为文明的观众,做到尊重演员、尊重他人、尊重自己。高校音乐教育是众多素质教育的一个分支,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助力,是促进大学生智能和心理平衡发展的合理方法。在高校教育中,音乐教育作为一个载体,承载着陶冶情操、缓解压力、建立自信、开拓创新、提升修养等多种使命。正确运用音乐教育,能够正确引导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意识构建,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作者:宋楠楠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更多社会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音乐教育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86238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资产信息管理系统 中国典籍与文化 投稿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安徽工学院学报》 《中国科技奖励》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科学家》 《中国研究》 《临床检验杂志》 《污染防治技术》 《飞行力学》 《青岛画报》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