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旅游的发展(共7篇) - 行政管理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文化旅游的发展(共7篇)

时间:2017-02-23 02:24:33 来源:论文投稿

第一篇

1结果与分析

综上所述,有关国内外葡萄酒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与模式研究为宁夏贺兰山东麓提供了借鉴和参考,葡萄文化长廊建设背景下葡萄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对接的契合点分析及存在问题分析则为贺兰山东麓进一步发展葡萄酒文化旅游提供了针对性的战略依据。下面通过产业对接互动开发模式、运行机制和线路设计等几个方面的探究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旅游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战略对策。

1.1建立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对接的互动模式

在我国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适合采取主动发展模式,利用区域乘数效应的释放,使区域经济获得聚集经济效益,以期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产业对整体产业的辐射作用与整体经济的带动作用;目前,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旅游业尚处于初始阶段,其发展模式目前仅限于庄园观光旅游。如何深度挖掘和提升葡萄酒文化旅游的内涵,将其作为特色新兴产业进行培育和发展是一重要课题。本文在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对接的契合点分析基础上,基于产业融合和产业链理论提出三种适合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对接的互动模式即:以葡萄酒基地、葡萄酒庄及旅游景区为主的延伸型模式;以葡萄酒展会及文化节庆活动为主的重组型模式;以葡萄酒博物馆或博览园、创意园为主的渗透型融合模式。

1.2明确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旅游的运行机制

在葡萄产业文化长廊建设背景下,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旅游产业应明确产业定位,以"依托一个基地,打造一个龙头,抓住两大市场,围绕两大核心,培育八大业态"为总体发展构思,即以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为依托,以银川农垦永宁玉泉营葡萄产业基地为龙头,以葡萄酒产业和葡萄酒旅游两大市场为切入点,同时围绕葡萄产业及葡萄酒休闲度假旅游两大核心,培育出以葡萄种植、酿造、葡萄酒研发、销售、葡萄生态观光、葡萄酒文化休闲、庄园度假、会展节庆活动等八大核心业态为载体的业态体系。

1.3开发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旅游线路图1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旅游总体发展框架图Fig.1Theoveralldevelopmentframediagramofthewine-culture-basedtourisminareasalongtheeastpiedm

ontofHelanMountain宁夏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回族文化、西夏文化、黄河文化、沙漠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在贺兰山东麓,具有宁夏文化的各种形态。以文化作为依托,根据区域旅游资源分布的特点策划出多条特色旅游线路,以此来增加旅游者的体验,从而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提升区域价值。如以银川片区为例,开发西线中式酒庄游和南线经典酒庄游。西线中式酒庄游线路亮点包含贺兰山东麓庄园酒原始发源地之一的贺兰晴雪酒庄和贺兰山下最具特色的源石酒庄,以及沿山带的旅游景区如西夏王陵、西部影城、贺兰山岩画、沙湖等,特色体现为"置身于葡萄酒文化与思想的传播空间,现场感受中国文化对葡萄酒的诠释"。南线经典酒庄游线路亮点包含宁夏新世界葡萄酒的代表企业西夏王酒业,贺兰山东麓庄园酒原始发源地之一的欧式酒庄-巴格斯庄园,以及黄河金岸沿水带的旅游景区如中华回乡文化园、水洞沟、黄沙古渡等,特色体现为"原汁原味的经典欧式酒庄,美轮美奂的葡萄仙境,如梦如幻的艺术体验"。

2讨论

2.1深入应用葡萄酒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互动融合模式

2.1.1延伸型融合模式这种融合主要通过产业间经济活动的功能互补和延伸来实现产业间的融合,通过各自产业价值链活动环节的延伸,打破原有产业间的业务和运作边界,使彼此产业的边界发生交叉融合,从而赋予原有产业新的附加功能和更强的竞争力,形成融合型的产业新体系。比如:通过进一步整合优化旅游资源,加强工农业旅游示范园区、庄园旅游景点、循环型景观生态园的开发,设置科学合理的功能区如展示区、采摘区、体验区、酿制区、品尝区、文化交流区、接待区等,开发各区域旅游项目,拓展其葡萄酒文化旅游功能,提升旅游消费的品味与层次,从而将传统旅游景点、葡萄酒庄园或基地打造为全功能服务型的新型旅游景点。2.1.2重组型融合模式这种融合方式主要是将原有产业的价值链进行解散,使各价值链活动环节形成一种混沌状态的价值网,然后将原有产业价值链的核心增值环节摘录出来,并通过新的价值通道的构建,重新整合为一条新的价值链,构筑出新型的融合型产业。例如,可以以葡萄酒博览会、葡萄采摘节、葡萄酒酿造节、葡萄酒文化艺术节、葡萄酒品酒节等会展活动作为产业融合的纽带,依托节庆展会的多元化平台,实现葡萄酒生态旅游资源、酿酒工艺、酒容酒器、酒俗酒礼、侍酒文化、葡萄酒博物馆、艺术品等葡萄酒旅游资源与会展资源的重组整合,打造出全新的葡萄酒文化旅游产业形态,从而推动两大产业的快速融合发展。2.1.3渗透型融合模式这一方式主要是在技术创新或管理创新的推动下,通过技术的渗透融合,将原属于不同产业的价值链活动环节,全部或部分无摩擦地渗透到另一产业中,相互交融,形成新型的产业。在这一方式下,原属于不同产业的价值链环节或产业经济活动相互交融在一起,因而,大大扩展了原有产业的价值链内涵,使得融合后的产业具有更丰富的产业内涵、更强的产业增值能力。比如,在一些管理体系相对完善和科技化程度较高的旅游景区、生产基地或庄园内建设葡萄酒博物馆或博览园、创意园等,以较强的科研技术及品牌影响力带动科普旅游,传播葡萄酒文化、创意文化、企业文化等,同时增强葡萄酒文化旅游产品的真实性与体验性,丰富并完善了传统的旅游形式。

2.2驱动葡萄酒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化运行机制

葡萄酒产区应在葡萄酒文化旅游总体发展思路下,按照区域空间布局,建设并形成集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美食、节庆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从而便于葡萄酒品牌和产地品牌的宣传推广,形成强势品牌,打造葡萄酒原产地品牌、葡萄酒庄品牌、精品酒庄酒品牌,提升区域价值。通过单核驱动、组团驱动、集群驱动方式将酒庄酒堡集群打造成驱动区域产业发展的主体力量,成为产业链价值最大化的产品体系,全新的旅游度假产品,葡萄酒文化推广及品牌集中展示的项目,成为葡萄产业价值链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

2.3深度挖掘葡萄酒文化内涵,创新旅游渠道,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葡萄酒文化旅游精品

葡萄酒文化包含了以葡萄基地为依托的生态文化;以葡萄酒酿酒工艺、葡萄酒酿酒设备、酒容酒器为依托的酿酒文化;以葡萄酒品质和个性为依托的品酒文化;以葡萄酒酒俗酒礼为依托的侍酒文化;以葡萄酒艺术品、名人名作为依托的葡萄酒艺术文化;以葡萄酒博览会、葡萄酒节庆为依托的葡萄酒节庆文化等葡萄酒文化资源。可结合不同的区域特色、地域文化,与上述葡萄酒文化有机融合,通过创新文化旅游渠道如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影视营销、整合营销、网络营销等,培育良好的葡萄酒消费文化,打造体验式、互动式等具备文化属性的旅游商品或线路。如在宁夏贺兰山东麓这样的民族文化浓厚,地域特色鲜明的地区,可以打造"西域风情"的葡萄酒丝路游、"古岩画、新时尚"的葡萄文化旅游、"西夏探秘"葡萄文化体验游、"回族风情"葡萄艺术体验游、葡萄动漫影视游等等。从而使得葡萄酒文化旅游精品成为这个地区最靓丽的文化特征和形象名片。

2.4推进葡萄酒文化旅游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通过整合农业、旅游资源,科学规划并推动科技、金融、会展、信息等配套服务综合产业的发展,以葡萄酒产业引领第三产业并向纵深发展。通过建设多样化服务游憩设施,构建旅游信息系统;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和补贴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营销力度,抓市场主体培育,抓示范区引领和项目带动等具体措施,不断促进葡萄酒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3结论

文中旨在为把葡萄酒文化旅游打造成为宁夏地标性的旅游项目,把宁夏贺兰山东麓打造成为具有品牌影响力的葡萄酒旅游目的地,塑造并提升区域休闲文化旅游形象提供了思路。同时,文中提出的战略对策及相关讨论有利于将葡萄酒文化旅游作为战略型新兴产业进行培育和发展,对进一步全方位提升区域葡萄酒产业竞争力,提升我国葡萄酒产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本课题的研究也可为政府决策提供一些参考,为国内外其他地区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张红梅 宋莉 沈杨 单位:北方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

第二篇

一、张家界森林文化旅游的发展基础

张家界具有发展森林文化旅游的先天条件与潜在优势。张家界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资源得天独厚;文化资源类型多样,区域特色鲜明;森林文化旅游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这些都为张家界森林文化旅游发展准备了条件。(一)区位生态优势明显,资源品牌价值大1.它集经济区位、文化区位和交通区位生态优势于一体张家界区位的生态优势集中在经济区位生态化、文化资源原生态、旅游交通低碳化等方面。经济区位生态化是指张家界地方经济建设主要以林业开发、旅游开发以及文化产品加工等服务性产业为依托,发展绿色经济和环保经济。结合旅游与文化开发,使得张家界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文化资源原生态是指张家界文化资源由民族性与地方化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组成。在长期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土家族、苗族等各民族的文化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张家界阳戏、鬼谷神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土家风情园、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等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叠加,将绿色文化、民族文化、山水文化与旅游开发融合一起,推动了张家界生态文化建设。旅游交通低碳化是指张家界积极推进旅游交通区位的生态化建设,坚持区内交通人性化、环保化建设与区外交通低碳、高效的发展理念,来打造便捷、生态的旅游交通网络。2.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数量巨大,品牌价值高张家界文化旅游资源数量巨大且品牌价值大。在国家级森林公园拥有率中居全省第一。其中,国家级景区景点5处,包括5A级1处,4A级2处,3A级2处。同时,张家界集“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批世界地质公园”、“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四块金子招牌于一身,已发展成为湖南旅游业的龙头、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首选旅游目的地之一。如,飞机穿越、翼装飞行等具有国际轰动效应的创意性赛事使得天门溶洞景观文化影响性不断扩大。森林绿色造就了张家界文化旅游的本地,休闲农业和乡村文化旅游的比较优势扩大了森林文化旅游的价值性。被国家农业部和国家统计局认定的470家农家乐、25家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民俗生态村使得张家界由“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文化资源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二)森林文化旅游产业基础夯实1.文化旅游企业数量多、规模大、竞争力强张家界文化旅游企业数量多,文化产值巨大。龙头企业主要是天门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张家界体育生态公园、张家界贺龙国际体育中心、以及张家界山水旅游产业有限公司等。其中,包括3家五星级休闲农庄和7家省、市级休闲农业龙头企业。这些围绕森林、旅游与文化的综合型企业,经济规模大,社会效益高。如,2012年张家界天门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缴纳税收过千万。以森林为产业支撑的品牌文化旅游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如,2012年天门山景区及天门狐仙实景演出,共接待游客158.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1573.4万元。张家界天门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张家界天元山水旅游公司年销售额分别占文化旅游产业年销售额的25%和8%。2.产业规划编制完善,资金筹措多元张家界各产业规划编制详细、到位,指导性强,规划类别涉及森林、文化、旅游、土地利用、城市建设等方面。如,《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张家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张家界城市总体规划》、《张家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张家界的各专项旅游规划结合实际,可操作性强。在资金筹措上,张家界一是用好本级资金。如2012年,张家界永定区就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4亿元;二是利用上级资金。中央旅游发展基金补助地方项目经费、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就业专项资金均是可靠的资金来源;三是落实好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社会资金的使用,确保文化旅游产业建设资金投入。3.各级文化旅游产业政策的有力支持2009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1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12月,文化部与国家旅游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都明确表示文化旅游产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2010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文化创意产业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12年,《关于建设旅游强省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张家界作为全省旅游龙头的地位与作用。从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上升到国家战略,张家界市被列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到按湘西自治州的标准享受民族自治地方有关优惠政策等,为张家界发展森林文化旅游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三)森林文化旅游发展机遇良好1.它是推进并落实国家旅游综合改革的需要张家界是湖南省唯一列入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的城市。其中,森林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张家界永定区承担着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先导区的角色与功能。2012年,张家界已建为全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效益最好的森林旅游区。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9.6%,景区森林覆盖率为98%,空气质量达到国家全优标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成为中国唯一入选“全球十大魅力森林”①的公园。森林文化是张家界文化旅游的重头戏。张家界国家旅游综合改革的实施意味着旅游活动应不断挖掘森林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区域文化和旅游生态内涵,发展旅游特色产业,发挥森林在文化旅游中的生态功能。2.它是落实武陵山片区战略和建设大湘西旅游集散地的需要国务院批复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中,文化旅游是整个片区的主导产业。张家界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以其“绿色”、“红色”与“古色”的文化组合而被定位为片区战略实施的龙头和引擎。张家界是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组团的集散中心,是8条精品文化旅游专线的始发站,在武汉经济圈、长株潭经济圈及长江中上游城市中发挥文化旅游的辐射和对接功能。因此,发展森林文化旅游,关键在于依托森林,挖掘绿色文化,主打绿色品牌,将地方文化有机融入到优美的自然生态中去。3.它是响应湖南“四化两型”社会建设,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需要张家界具有实现优化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人本发展、率先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的扎实基础。将丰富的森林资源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张家界旅游实现由单一观光型向文化休闲型的转变。通过森林资源开发,带动农业、林业的现代化建设,增加林农收入,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利用文化旅游发展契机,以“生态张家界、友好张家界”为旅游开发愿景树立张家界森林文化旅游国内品牌甚至国际品牌,倡导资源保护的旅游开发方式、资源节约的旅游经营模式和环境友好的旅游消费方式。因此,张家界要生态立市、旅游兴市、文化强市,坚持森林生态建设和文化旅游的主导地位,增强区域竞争力。

二、张家界森林文化旅游的发展途径

张家界具备发展森林文化旅游的良好基础,通过构建森林文化与旅游文化双轮驱动机制、开展森林生态产品设计、举办影响性旅游盛会和加大森林环境与文化资源保护力度等途径,是张家界森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一)构建森林文化与旅游文化双轮驱动机制文化是张家界森林文化旅游的发展动力。林木、林地等自然环境产生识别与信息传递与森林结构、韵律产生的审美价值,都能满足人们的心理与精神需求。旅游文化同样具有实用、认知与审美等功能。它是凝聚在人类旅游行为过程中,体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带有观赏、游览、休闲、愉悦等价值的各种文化现象。张家界开发森林旅游,不能将森林文化建设与旅游文化建设割裂开来。相反,二者是彼此交织的,森林文化是旅游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载体;旅游文化是森林文化各种效益实现的平台与渠道。森林文化和旅游文化理应成为拉动张家界旅游经济的两驾马车,实现张家界旅游在武陵山片区和大湘西旅游圈中的先锋示范作用。(二)开展森林文化旅游功能分区与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张家界具有良好的森林生态产品和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先天优势,本着分区划片、集中连片、逐步实施和整体推进原则,重点推出永定区的旅游商品产业园、乡村旅游休闲区、山水文化演艺区,武陵源区的森林商品产业园、地质文化旅游区、森林文化生态区,桑植县的森林生态文化区、红色旅游区,慈利县的温泉生态区、古墓文化区等功能区划分。通过优化旅游线路,降低旅游成本,保护旅游生态环境等,提升张家界旅游的区域竞争力。围绕功能分区的各自特色,重点开发山地森林度假、森林艺术聚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张家界图书城等围绕森林与旅游的项目建设,对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山水实景演出提质与扩建,以此作为打造印象·张家界的文化名片。同时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建设和特色城镇建设和旅游环境的综合治理。(三)打造精品旅游节会张家举办的张家界国际森林保护节、国际乡村音乐节、穿越天门洞等森林盛会与旅游节事,提高了人们对张家界森林生态、文化、区域环境、人地关系的认识。从全局考虑,需要围绕森林、文化、旅游等主题节事活动重新审视和科学定位。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权衡旅游节会的价值和贡献;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旅游节会活动要推陈出新,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创新文化旅游产品;围绕生态安全和“两型”标准,打造具有地域特色文化元素和国际影响力的旅游节会。近年来,张家界举办的一系列旅游节会活动,如国际乡村音乐节、张家界国际职业模特大赛、“蜘蛛侠”徒手挑战百龙天梯等活动,在旅游市场引起轰动效应,促销效果显著,但对张家界残酷的淡季市场并未起到调节与复苏作用。因此,需要挖掘地方文化元素,找准市场基点,融洽公共关系,推出具有市场震撼力和效果持久的精品旅游节会。(四)加强森林生态和文化资源保护力度森林资源是张家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来源和先决条件,对张家界文化资源实现保护与开发并举,是基于本区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和特色化特征。张家界文化资源类型多样,它集山水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旅游文化等于一体,保护文化资源就是保护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张家界是民族区域地方,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与开发价值的地方文化。它是各民族在发展进程中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文明。因此,开发文化资源就是开发张家界的地方特色文化。张家界文化旅游是以森林资源和文化资源为基础开发出来的文化产品和旅游项目,在旅游开发中要加大对森林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和持续利用,才能确保张家界旅游的健康、生态与文明程度。

三、张家界森林文化旅游的发展目标

通过政府调控、市场主导和社会参与,发展森林文化旅游,确保张家界在森林生态管理、生态旅游建设、民族文化保护与地区综合环境治理等多重目标的实现。(一)巩固森林文化建设成果,实现区域文化与森林旅游的全面融合张家界在全面推进旅游生态文明建设当前,对森林的开发与保护是不可忽视的工作。通过继续增大森林保护,抚育,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自然环境综合承载能力,使石漠化率和荒漠化率分别年均下降5%。到2015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6%,森林覆盖率达到73.5%。森林文化体系建设更为清晰,森林的主体性地位更加鲜明,森林生态优势市场认可程度显著提高。在国家提倡全民旅游的时代,张家界应将本地多元性的文化元素融汇到旅游产业的方方面面。到2015年,张家界文化旅游市场认知与参与程度分别达到70%和85%的目标,树立张家界旅游在全省乃至全国“两型”旅游的示范区与典型区地位。(二)树立旅游核心区和旅游商品集散地地位张家界旅游在武陵山片区和大湘西旅游圈中起到领头雁的作用。区域发展环境和区域文化赋予张家界是国内外旅游市场首选旅游目的地的地位。注入各类文化元素,将林业产品开发成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旅游商品。通过文化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将林业市场与旅游市场相结合,撬动本区森林文化旅游在全省乃至全国文化旅游强区中的示范作用。到2015年,实现旅游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较大进展,森林文化旅游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通过旅游项目建设和科学有效管理,使张家界真正担当起武陵山片区和大湘西旅游的核心服务区和旅游商品集散地的角色。(三)实现地区经济总量增长和森林文化旅游带动能力的提升通过森林文化旅游建设,实现张家界旅游经济总量的明显提高。到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亿元,年均增长13.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6亿元,年均增长20%;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0亿元,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5亿元,年均增长18.5%;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总收入年均分别增长37%和40%以上;经济效益与经济总量逐步壮大,GDP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增长速度3个百分点以上。通过旅游特色强区建设,提高森林文化旅游1:5的带动性。到2015年,实现文化旅游产业GDP的贡献率达到35%以上,市场占有率85%以上,实现旅游业新增就业人口6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外出就业率控制在2.0%以内。社会效益、就业容纳能力增强,带动就业增长率年均提高4%以上。

作者:文连阳 陈臻 张德远 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湖南省益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第三篇

一、黄山市茶文化旅游条件优越

(一)黄山茶文化内涵丰富

黄山人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茶文化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到三时四节、衣食住行,无不有茶的痕迹。黄山奉行朱子《家礼》,“寒夜客来茶当酒”,以茶待客,是最普遍的礼节。至于喜事用茶,生儿送子用茶,吃满月茶,相亲时的三茶六礼,还有成亲用的斗床茶、进门茶、拜堂茶、新娘茶,甚至老人辞世的寿茶,等等,这些都离不开茶。节令用茶更是约定俗成。新年开年吃利市茶,新春插秧吃开秧茶,立夏吃茶解暑,中秋对月品茶,冬日火桶煨茶。此外,民间还有权善议事备茶,路口要津设茶亭,演戏集会摆茶摊,调解矛盾吃壶(和)茶。

(二)黄山茶文化遗存众多

一方面黄山茶文化遗产极其丰富,既有自然遗产的休宁松萝山古茶树、歙县蜈蚣岭村古茶园,也有文化遗产古茶楼、茶亭、茶碑刻,还有作为口头茶文化的茶谚、茶谜、茶谣、茶歌、茶舞、茶戏、茶对联、茶故事等等(如表1)。其中祁门红茶制作技艺、绿茶制作技艺(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黄山名茶众多,有历史悠久的名茶“琅源松萝”、“老竹大方”、“白岳黄芽”、“屯绿”,有名列全国十大名茶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红”,还有新兴的名茶“黄山绿牡丹”、“黄山银钩”、“黄山翠兰”、“紫霞莲芯”、“新安源银毫”、“黄山松针”等。

二、黄山市茶文化旅游的现实问题

茶文化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功能:以茶雅心,陶冶个人情操;以茶敬客,协调人际关系;以茶行道,净化社会风气。这既是开展茶文化旅游的基础,又是开展茶文化旅游所追求的深层目标,是茶文化旅游的文化价值和精神意义之所在[2]。然而现实生活中的茶文化旅游却与之相差甚远,面临很多的现实问题。

(一)游客对茶文化认知度不高

黄山茶名传天下,但多数游客对黄山茶的认识仅停留在茶叶这一具体实物的形态上,对黄山茶文化内涵却知之甚少。黄山茶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出的道德精神是“敬、和、俭、静”。“敬”,表现的是茶性虔诚,茶品高雅,以茶敬客是黄山人的传统,端茶上水,既表示的是对人的尊重,也显示出主人的真诚;“和”,表现的是茶味清纯,人与人交往,贵在和睦相处,和谐为本,平等相待。“俭”,表现的是茶情朴实,即所谓的古人云“君子之交淡若水也”,这里的“水”,我们即可理解为“茶水”。朋友往来,以茶当酒,不事奢华,体现的是人的淳朴本色;“静”,表现的是茶功幽雅,超凡脱俗,以体现人的淡泊名利以明志。根据笔者的调查,喜欢和非常喜欢喝茶的游客占到70%以上,只有5%的人不喜欢。但游客对茶文化的了解程度却不高,说自己了解的仅为13%,略有了解但感兴趣的55%,不了解也不感兴趣的32%。而茶文化旅游也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游客来黄山旅游的目的,有50%是因为自然风光,36%是乡村旅游,28%是休闲度假,黄山茶文化只是游客作为感受当地文化的一部分占23%,还没有成为独立的旅游吸引物。企业还需要加大茶文化旅游宣传促销,激发市场潜力。

(二)茶文化在旅游中地位不足

文化旅游就是以旅游经营者创造的观赏对象和休闲娱乐方式为消费内容,使旅游者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旅游体验的旅游活动的集合[3]。黄山茶文化涉及茶道、茶文艺、茶礼俗、茶饮食、茶建筑等与茶有关的文化活动,是融诗文、书画、歌舞等艺术于一体,集经济、宗教、思想、民俗、医学、旅游、园艺、食品、陶瓷工艺于一堂的文化现象。但在现实的黄山茶文化旅游过程中,茶文化在旅游要素中的地位并没有体现出来。如在游览屯溪老街过程中,虽然茶店林立,但游客问茶大多是为了买茶,店家回应也最多会是四步:一是黄山茗茶茶质好,二是喝了这种茶有什么健康功效,三是包装好,回去送人有面子,最后就是讨价还价。整个过程中,茶店老板只注重价格和销售量,游客只注重质量和包装,买卖双方都没有关注茶文化的内涵。而在餐饮、娱乐环节,游客一般在旅途劳顿后直接进饭馆吃饭,饭后再围坐桌边喝茶聊天,并没有人去静下心来真正做到品茶、赏茶、感受茶文化。由此可以看出,茶文化在旅游过程中只是浮于表面,茶文化的内涵没有展示给游客,而缺乏文化内涵的茶文化旅游显然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

(三)茶农及茶艺工作者与旅游活动的契合度不够

茶农种茶、采茶,是提供茶叶的源头。茶叶的品质和茶农的精神面貌关系着茶文化旅游质量的好坏。有的茶农在利益的驱使下,制假掺假,以旧茶充新茶兜售给游客;有的对待游客不够热情,在游客观赏茶园、品尝茗茶或是询问相关问题的时候不予理睬、冷漠对之。这与茶文化追求人际关系和谐的精神直接相悖,也败坏了游客的兴致。黄山茶道讲究以茶立德、以茶陶情、以茶会友、以茶敬宾,注重环境、气氛,追求的是汤清、气清、心清、境雅、器雅、人雅。这种精神体会只靠游客自身感悟往往是不够的。因此茶艺工作者,对茶文化的精神是否理解,专业知识是否夯实,技能是否娴熟,与游客对茶文化精神的感悟直接相关。然而由于茶文化旅游发展太快,人手紧张,很多没有深厚文化底蕴,对黄山茶文化并不了解的人成了茶艺工作者,他们的工作只能是简单的客人接待,茶水艺术冲泡、茶艺表演和茶叶销售,由于没有较高个人修养,自身尚且不能对茶文化有深刻的认识理解,怎能去引导游客参与和体验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四)旅游购茶乱象丛生

在黄山市旅游购物市场上,黄山茗茶无疑是最受游客欢迎和商家力推的主打特色产品。而在茶叶销售这一环节中,市场问题频出。造成黄山茶叶市场局面混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市场供需方面。黄山是典型的旅游城市,淡旺季非常明显,而每逢旅游旺季,茶叶的需求就会上涨,形成卖方市场。第二,游客方面。游客一般会因体验异地消费或是留作纪念或是不懂茶叶品质而在购买黄山茗茶的过程中不会太计较得失,这也为不少茶叶卖家制造了欺骗消费者的机会。第三,导游与商家方面。导游与商家的进店与分成的秘密协议形成共同利益体,诱使导游变身“导购”,店家胡乱要价、欺骗游客从而赚取更多的利润。第四,包装方面。店家利润最大化的心态还体现在不注重茶叶品质而只做好茶叶包装方面。有些茗茶外表看上去光鲜亮丽、价格颇高,但是实际上可能是缺斤少两、被篡改了保质期的茶叶。乱象丛生的旅游购茶现象不利于良好的旅游印象的生成,长期下去,会首先导致口碑营销的失败,从而出现游客在茶叶产品购买方面的信心不足和胆小谨慎。而茶源方面的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将关系到整个黄山茶文化旅游产业链的兴衰。

三、黄山市茶文化旅游发展对策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黄山市茶文化旅游整个产业链的都存在问题,需要从茶叶生产源头抓起,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才能推动新兴的黄山茶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一)整顿茶叶市场,统一茶叶质量标准

茶文化旅游要得到长足发展,茶叶质量是第一关。2008年黄山市出台了茶叶实物标准,茶农、茶园、茶厂、茶楼等整个茶叶生产链都应当按此标准生产、收购、制作、加工和出售,避免之前的生产水平参差不齐、制作工艺粗糙、总体质量水平不高、档次等级不一和消费不均衡等诟病。首先茶园要按照不同等级标准在土壤、气候、湿度方面做到具体量化,可以将茶区进行等级设置,在采摘工序方面,就可以直接划分出不同质量的片区进行归类采摘,再在同一块片区内再进一步依照茶叶形状、色泽、时令进行同一茶区的内部等级划分。其次茶厂在制作生产和包装这一环节,不仅要做到明确的实物标准比对,还要鉴茶师严格把关每道工序;在茶叶包装上利用先进的防伪技术标注具体等级和日期,并配备上该茶厂对各等级茶叶的统一价格表,保证茶叶出厂时的品质和价格。最后各大超市、旅游景点纪念品店或是茶城,按照茶厂的包装等级对茶叶进行有序摆放销售。

(二)加强茶文化在旅游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茶文化旅游是以茶叶生产为依托开发的具有旅游价值的茶业资源、茶叶产品和田园风光,通过茶业与旅游的有机结合,突破了传统茶业生产模式,建立起茶业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茶业的互动机制。这种旅游方式更注重的是旅游与茶文化的融合。因此,旅行社在设计茶文化旅游线路的过程中,需要将“茶文化”的历史、民俗、知识贯穿于旅游全程,把与黄山茶相关的景观、购物、餐饮、娱乐等串联起来,形成茶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旅游路线,例如与茶园合作开发“茶园生态观光游”、与茶厂联合开发“茶叶制作体验游”,与餐饮业合作开发“茶食品尝游”,与茶文化博物馆合作开发“徽州茶俗考察游”等(如表2)。在旅游项目上以学习茶叶的生产制作、了解黄山茶文化史、欣赏茶艺表演、学习茶道茶艺、体验茶风茶俗等为主。还可以结合黄山的茶传说、茶故事、茶歌、茶谜、茶谚等进行旅游的创新开发,将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茶事语言与黄山市茶文化旅游相结合,不断提高文化品位,突出文化内涵,重视游客对茶文化的体验,打造主题鲜明的特色茶文化游。  

(三)宣传普及茶文化知识,提高游客的茶文化鉴赏能力

作为服务产业的旅游业,已经逐渐由服务经济向体验经济转变。体验经济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以此抓住顾客的注意力,改变消费行为,并为商品找到新的生存价值与空间。它追求顾客感受性满足的程度,重视消费过程中的自我体验。旅游者在黄山市茶文化旅游消费过程中,如何达到自我体验的最大化,需要对本地茶文化内涵有一定的了解。首先,黄山市政府需要加大对茶文化的有效宣传,激发民众参与茶文化旅游的动机和兴趣。其次,通过举办茶文化知识讲座、太平猴魁茶文化旅游节、松萝茶文化旅游节等活动以达到向民众普及和推广茶文化的目的,实现茶文化的社会化,提高茶文化在社会大众中的知名度和熟悉度。再者,在旅游过程中,帮助游客融入茶文化的鉴赏状态,导游以及茶艺工作者的讲解技巧尤为关键。讲解过程中可以根据游客不同的兴趣爱好,安排设计相应的讲解词。多层次的讲解不仅可以提高游客对茶叶实物的品评深度,更为重要和长远的意义是向游客灌输黄山茶的文化精髓,实现黄山茶文化的传播和弘扬。

(四)做好茶文化旅游活动中的利益分配

利益的合理分配与否直接关系到旅游活动过程中各方参与者的服务态度和质量。在整个茶文化旅游过程中,各方角色扮演者所形成的利益关系,如旅行社和景区、导游与销售点、茶企和销售商、茶艺师和茶楼等,都应适当把握好利润分配尺度,在不欺瞒游客的条件下,做到诚信经营,以质量取胜,以服务求长远,从而形成良好的利益循环链。政府应重视增强茶农与地方政府、旅游开发商之间的凝聚作用,使茶农可以更好地配合茶文化旅游活动的开展。如在黄山区,茶叶作为地方特色产业,农业主导产业,黄山区委政府非常重视茶产业的发展,将茶产业的发展列为全区的富民工程,加大了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力度,自2005年以来,每年都安排100万元茶产业发展资金,专门用于扶持茶产业项目建设。

(五)进行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关联开发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形态的多样化,茶文化旅游产品也需要积极顺应这一潮流,在古老悠久的茶文化中结合相关文化,添加新的时尚气息,加快产品的多样化开发设计以吸引游客。例如,在传统茶艺表演方面,结合古徽州的茶俗茶礼,放弃以往客人只听不看、只看不学的传统,进行现场表演、讲解和教学,关键是突出教学环节中的“寓教于乐”。具体可以创新出一批新的活动,例如茶艺插花表演、茶礼茶俗人物情境表演等。在茶的保健功能方面,可以和新安医学结合。由于茶的功效颇多,而在旅游过程中,游客经常会感到疲劳、困顿,此时根据客人不同的身体症状,分配给游客相应的主料和茶具,跟着主讲老师的分类讲解,逐步制作出具有各种健康疗效的保健茶,如提神、降压、排毒、助消化等,最后冲泡,饮用。在旅游饮食方面,黄山茶文化和徽州饮食文化结合,可以设计出“茶食文化”,开发出以茶为原料、与茶文化结合的菜肴,如毛峰茶针凤尾虾、祁红熏鸭、毛峰熏鲥鱼;各式精美的佐茶糕点,如鲜果猴魁茶香卷、休宁五城茶干;酒水饮料,如黄山老谢家茶生态茶饮料、口感独特的茶酒等。吸引游客在品尝茶食的过程中,通过口感刺激来回味茶文化的悠久韵味。四、结语茶的栽培和利用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茶文化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旅游是一个新兴产业,现代旅游业不过几十年的历史。因此,把厚重的茶文化和现代轻松的旅游结合起来,茶文化旅游任重而道远。黄山市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茶文化沉淀丰富,黄山市又是一个新兴的旅游名城,因此黄山市茶文化旅游理当成为黄山市旅游业的新亮点。然而现实和理想仍存在不小的差距,黄山市茶文化旅游中,茶和文化是被分开的,游客只知道茶不了解茶文化,企业只重视茶不重视茶文化,导致游客并不能深入认知茶文化,不能在旅途中感受茶文化,从而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因此需要从茶叶生产源头抓起,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把茶、茶文化和旅游三者融合起来,才能推动新兴的黄山茶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朱生东 赵蕾 董慧君 单位:黄山学院 旅游学院

第四篇

凤翔作为一个工业主导型城市,在当前资源、市场、生态约束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显得尤为迫切。凤翔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缓解就业压力,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意义重大。结合凤翔实际,对凤翔县域文化旅游产业现状与发展做了调研分析,以期对凤翔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有所裨益。

一、资源禀赋与发展现状

凤翔是周秦发祥之地、华夏九州之一、丝绸之路重要驿站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文化部命名的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之乡------泥塑之乡、木版年画之乡。全县各类民俗文化产业门类达百种,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项,省级4项,市级9项;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7处;有景区(点)10多个,其中3A级景区1个,宗教文化圣地2处,民俗村4个,星级宾馆饭店3家。近年来,凤翔县以建设文化旅游名县为目标,着力打造先秦文化、苏轼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四张牌。2012年全县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7亿元,同比增长31.6%,比全市水平高出5.6个百分点;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8亿元,接待游客168.1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0.6万人次),同比增长10.2%。

二、发展瓶颈

1、发展信心不足。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面广线长,前期投入大,见效慢。凤翔文化旅游产业后发优势不足,以东湖苏轼文化为例,现已开放为免费休闲公园,无收费项目,周边也无连带产业链,所以自投开发或吸引投资开发力度都不大。再以灵山佛文化开发为例,景区面积狭小,可开发面积受限,植被覆盖率低且难以存活,这些因素都极大的制约了投资开发的力度。

2、缺乏亮点工程。

全县整体文化旅游资源充沛,但缺乏精品亮点工程,点多线长、规模小。近年来虽做了一些工作,但尚未形成品牌效应,形象不凸出,吸引力不强。

3、基础设施陈旧。

旅游景点及周边交通公共服务设施陈旧,档次不高。一般而言,大投资造就大景区,实现高收益。基础设施陈旧,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凤翔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4、宣传力度不大。

凤翔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文化旅游产品研发、生产、包装、推介力度不大,缺乏精品,外界知名度低。

三、突破方式和实现措施

1、找准定位编好规划。

按照“规划先行、深度挖掘、统筹发展、开发保护”的思路,以先秦文化、苏轼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四张牌为主题,高起点规划,新创意引领站在构建和完善“陕西大旅游产业格局”的高度,按照率先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和持续发展的原则,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构建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格,局,努力把文化旅游业发展成为凤翔最具活力的优势产业。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旅游,道路建设、景区内外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进一步加强县区外与县区内、景区外与景区内道路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步伐。实施灵山景区旅游专线公路的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实施灵山二期工程,加快灵山大佛建设;进一步加快东湖景区设施修缮保护和景区道路建设,加速苏轼塔和东湖南大门建设步伐;抓紧规划建设雍城遗址公园、先秦文化广场和城市雕塑工程,加快雍城遗址保护区道路交通建设和绿化美化工作,提高其旅游知名度;以六营民俗文化产业园为依托,开发建设雍城湖休闲旅游度假区,建设景区宾馆、商场与景区旅游互动双赢的大旅游环境,逐步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相配套的旅游服务体系。3、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利用好印刷、电视、网络等媒体传播快、受众广、影响大的特点、加大宣传力度。采取拍摄文化旅游专题片的方式进一步介绍凤翔;利用好旅游文化博览会等推介会,做好凤翔旅游项目、线路等的宣传工作。利用凤翔项目建设及外出务工人员和回乡创业人员,信息多,人脉广等特点宣传凤翔。利用名人效应等各种形式不遗余力的宣传凤翔。

4、争取上级各类支持。

加强对上衔接,从规划上纳入“陕西旅游产业的大格局”、甚至是“关天规划”产业发展大格局,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同步发展、延伸产业链条。从项目上、加大项目支持力度、加快项目审批时效、加大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储备。从资金上予以倾斜从土地、物力、人力上等方面破格扶持。5、打造亮点带动发展。选择一两个可深度开发的景点,做大做强,以带动其他项目发展。重点开发先秦陵园、提升东湖景致、包装灵山神韵等一批标志性精品工程,形成以圣地灵山、秦人老家、西凤酒乡、民间艺术之乡、苏轼文化展示地等为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以六营民俗文化产业园、大海子羊肉宴、豆腐村“豆腐宴”、周家门前“萝卜宴”等地方工艺品、农土特产品为特色,积极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打造独具魅力的凤翔旅游文化餐饮品牌。

6、拓宽投融资渠道。

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模式,制定优惠政策,增加文化旅游产业专项经费。大力开展旅游招商引资,加强旅游项目库建设。放宽准入条件,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兴办旅游经济实体,经营旅游业务,鼓励各种经济成分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参与凤翔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生产及旅游配套设施的经营。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主要用于旅游推介、旅游企业奖励、旅游产品开发贷款贴息、旅游规划编制修订。

7、开发与保护并重。

凤翔历史厚重,文物保护遗迹众多,其中,仅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7处,开发利用的同时,如何保护好这些不可多得、不能复原的历史文物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永强 单位:凤翔县发展和改革局

第五篇

一、夯实产业基础,壮大县域文化实力

(一)杂技旅游如火如荼。围绕争创5A级旅游景区,我们先后投资1.5亿元对杂技大世界景区进行了全方位升级改造,建设了天下城、民俗风情园等一批新景点,推出了“七彩梦想”、大巡游、传统撂地表演等21个特色表演项目,编排了《放飞生命》《四度空间》等10余台大型主题综艺晚会,其中,“四度空间”杂技舞台被列入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投资3亿元的大型杂技歌舞情景剧《魅力杂技·美丽吴桥》正在全力打造之中;其次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央视《乡约》栏目、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等85家媒体先后来吴桥采风,使景区知名度全面提升,综合旅游收入连创新高。2013年以来,累计接待旅客70余万人,直接和间接带动从业人员3万余人,实现综合收入3亿多元。吴桥杂技大世界先后荣获全国首批“文化旅游演出类示范基地”“河北文化产业振兴30强”、全省“十大文化产业聚集区”等多项殊荣。(二)杂技演出方兴未艾。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创新对外文化交流机制,实行政府推动和企业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杂技文化企业。我们将杂技团体和资源进一步整合,建立了以县杂技团为骨干、民间杂技团为依托的杂技演出产业体系,占领国际国内演出市场。龙之传奇等四家杂技演出团体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目前,全县各类杂技演出公司和民间杂技团体近百家,4000多名杂技演员的足迹遍布国内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8000余万元,为杂技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平台,推动杂技文化产业实现新的突破。(三)杂技教育响誉稳步推进。整合全县杂技教育资源,建立以吴桥杂技艺术学校为主,民间杂技学校为辅的杂技教育产业体系,进一步在艺术内涵、人才培养上进行引导,实现与国内高校的对接,不断焕发吴桥杂技艺术的生机和活力。目前,全县各类杂技学校已发展到28家,已累计向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杂技团体输送杂技人才达万人左右,接收了来自韩国、坦桑尼亚等十多个国家的留学生300余名,在校学员达1800余人,已成为国际杂技人才培训基地。(四)杂技衍生业势头强劲。围绕壮大杂技旅游产业发展,新上和扶持壮大了一批杂技相关产品生产企业,重点开发了一批高档次的杂技服装、魔术道具、旅游纪念品等相关产品,认真做好农家小杂粮、宫面、香油、粗布等土特产品的系列开发和包装,力争把吴桥打造成为河北乃至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旅游停留地。目前,全县杂技相关产品开发、生产企业有20多家,上千种杂技魔术道具、纪念品、娱乐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逐步成为全国杂技、旅游产品生产集散中心。

二、整合文化资源,增强市场竞争力

(一)建园区扩内涵。

按照集约化发展思路,规划建设了集民俗游览、特色展销、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杂技文化产业园,吸引全县的杂技培训学校、演出团体入驻园区,重点引进一批关联项目,实现杂技相关产业的对接和互补。园区分为东区和西区,由杂技文化艺术中心、杂技大世界、杂技学校、杂技民俗园、农业生态观光园等十部分组成,园区获得了全省“五个一”工程奖,并被列为省重点项目加速推进。在2013年的5·17深圳文博会上,杂技文化产业园建设项目与中国广播电视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成功签约,签约额达3亿元。

(二)建集团增实力。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整合全县的杂技文化资源,注资5500万元组建了集杂技旅游、杂技教育、杂技对外演出、杂技魔术道具纪念品开发和杂技影视出版、动漫业等于一体的吴桥杂技集团公司,将业务拓展、人才输出、对外招商融为一体,推进杂技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加快实现融资上市,进一步提升了杂技旅游产业整体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建协会谋创新。

成立杂技艺术研究会,广纳杂技艺术人才,聘请国内知名杂技编导,瞄准国际国内前沿,跟踪研究杂技艺术发展趋势,加快传统杂技艺术的挖掘、包装和创新,打造一批在国内外顶尖的精品节目,打造一台创意精彩、包装精美、编排精巧、技艺精湛的主题晚会,提升杂技文化核心竞争力。同时,积极运用数字影视、网络传输等现代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杂技文化产业,将杂技文化融入游戏、动漫中去,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

三、加强文化传承,筑牢产业发展基础

(一)强化杂技文化挖掘传承。

坚持把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不断挖掘杂技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丰富内涵,浓厚氛围,增强杂技文化软实力。尤其是对苦井甘泉、孙福友故居、澜阳书院等承载吴桥文化积淀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进行深入挖掘和包装,培育特色文化品牌;在全县范围内启动实施了“杂技文化进校园”和吴桥杂技大世界“吴桥百姓免费游”等系列活动,编印《吴桥中小学杂技教程》等学习书目和教学光盘,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杂技教师在中小学校开设杂技课程,筑牢吴桥杂技艺术的基础,营造了浓厚的杂技文化氛围,做好杂技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目前,完成了国家级“吴桥杂技文化保护生态实验区”,“吴桥杂技”商标已获国家工商总局批复,杂技口艺等六项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桥“杂技魂”(三人倒立牛头图形)成为全国首个文化艺术类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电视剧《闯天下》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播出,杂技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二)推进城市与杂技文化融合。

以建设“杂技文化旅游名城”为目标,把杂技文化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中,注重城市建筑造型、色彩的规划设计和控制,彰显杂技旅游城市特色,使先进的建筑理念与杂技文化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杂技文化旅游名城建筑风格和氛围。按照“一轴两区”(“一轴”即黄河路;“两区”即以度假休闲中心、杂技主题公园、杂技艺术中心为内容的东区,以杂技大世界、杂技民俗区、影视基地、农业观光采摘园为内容的西区)的发展思路,将杂技旅游产业扩张与城市发展壮大深入融合,把城市建设纳入杂技旅游“二日游”整体发展规划,实现二者的互促互进,协同发展。目前,投资2亿元的杂技文化公园已投入使用,投资3亿元的集杂技比赛、现代舞台表演等为一体的杂技文化艺术中心正在进行内部装修。

(三)夯实杂技文化社会基础。

坚持“内外兼修”的发展思路,既在杂技文化规模壮大上着力,又在增强产业内涵,提高杂技文化社会基础和内生力上下功夫,夯实产业根基,努力实现杂技文化产业发展的持久性。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探索建立了社会各方共同发挥作用、联系协调、合力推进的良好机制,在组织领导、景点开发、资金投入、环境建设等方面向杂技文化产业倾斜,着力引进和建设一批有实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企业,为杂技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积极对接大集团、大企业,引进和培育发展了艾斯克粉业、金鼎古籍印刷等30多家重点文化企业,其中,金鼎古籍印刷是由中国新闻出版署批准设立的印刷古籍图书的骨干生产企业,是北方第一家古籍线装书定点印刷单位,为保存和传播古今优秀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金鼎线装书博物馆等12个文化产业项目的包装和申报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中。

作者:吕杜鹏 单位:中共吴桥县委办公室

第六篇

一、发展瓶颈

1、发展信心不足。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面广线长,前期投入大,见效慢。凤翔文化旅游产业后发优势不足,以东湖苏轼文化为例,现已开放为免费休闲公园,无收费项目,周边也无连带产业链,所以自投开发或吸引投资开发力度都不大。再以灵山佛文化开发为例,景区面积狭小,可开发面积受限,植被覆盖率低且难以存活,这些因素都极大的制约了投资开发的力度。

2、缺乏亮点工程。

全县整体文化旅游资源充沛,但缺乏精品亮点工程,点多线长、规模小。近年来虽做了一些工作,但尚未形成品牌效应,形象不凸出,吸引力不强。

3、基础设施陈旧。

旅游景点及周边交通公共服务设施陈旧,档次不高。一般而言,大投资造就大景区,实现高收益。基础设施陈旧,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凤翔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4、宣传力度不大。

凤翔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文化旅游产品研发、生产、包装、推介力度不大,缺乏精品,外界知名度低。

二、突破方式和实现措施

1、找准定位编好规划。

按照“规划先行、深度挖掘、统筹发展、开发保护”的思路,以先秦文化、苏轼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四张牌为主题,高起点规划,新创意引领站在构建和完善“陕西大旅游产业格局”的高度,按照率先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和持续发展的原则,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构建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格,局,努力把文化旅游业发展成为凤翔最具活力的优势产业。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旅游,道路建设、景区内外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进一步加强县区外与县区内、景区外与景区内道路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步伐。实施灵山景区旅游专线公路的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实施灵山二期工程,加快灵山大佛建设;进一步加快东湖景区设施修缮保护和景区道路建设,加速苏轼塔和东湖南大门建设步伐;抓紧规划建设雍城遗址公园、先秦文化广场和城市雕塑工程,加快雍城遗址保护区道路交通建设和绿化美化工作,提高其旅游知名度;以六营民俗文化产业园为依托,开发建设雍城湖休闲旅游度假区,建设景区宾馆、商场与景区旅游互动双赢的大旅游环境,逐步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相配套的旅游服务体系。

3、加大宣传力度。

进一步利用好印刷、电视、网络等媒体传播快、受众广、影响大的特点、加大宣传力度。采取拍摄文化旅游专题片的方式进一步介绍凤翔;利用好旅游文化博览会等推介会,做好凤翔旅游项目、线路等的宣传工作。利用凤翔项目建设及外出务工人员和回乡创业人员,信息多,人脉广等特点宣传凤翔。利用名人效应等各种形式不遗余力的宣传凤翔。

4、争取上级各类支持。

加强对上衔接,从规划上纳入“陕西旅游产业的大格局”、甚至是“关天规划”产业发展大格局,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同步发展、延伸产业链条。从项目上、加大项目支持力度、加快项目审批时效、加大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储备。从资金上予以倾斜从土地、物力、人力上等方面破格扶持。

5、打造亮点带动发展。

选择一两个可深度开发的景点,做大做强,以带动其他项目发展。重点开发先秦陵园、提升东湖景致、包装灵山神韵等一批标志性精品工程,形成以圣地灵山、秦人老家、西凤酒乡、民间艺术之乡、苏轼文化展示地等为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以六营民俗文化产业园、大海子羊肉宴、豆腐村“豆腐宴”、周家门前“萝卜宴”等地方工艺品、农土特产品为特色,积极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打造独具魅力的凤翔旅游文化餐饮品牌。

6、拓宽投融资渠道。

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模式,制定优惠政策,增加文化旅游产业专项经费。大力开展旅游招商引资,加强旅游项目库建设。放宽准入条件,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兴办旅游经济实体,经营旅游业务,鼓励各种经济成分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参与凤翔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生产及旅游配套设施的经营。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主要用于旅游推介、旅游企业奖励、旅游产品开发贷款贴息、旅游规划编制修订。

7、开发与保护并重。

凤翔历史厚重,文物保护遗迹众多,其中,仅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7处,开发利用的同时,如何保护好这些不可多得、不能复原的历史文物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永强 单位:凤翔县发展和改革局

第七篇

一、广州的文化旅游与城市更新

(一)广州的文化遗产资源状况

近三十年来,广州凭借着优越的区位和政策条件,经济高速发展,至今已成为中国大陆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仅次于上海、北京的第三大城市。广州不但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一个文化底蕴深厚、文化特色鲜明的城市。改革开放以后,持续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大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建设、急剧提升的城市地位,使得人们更多关注广州的经济发展,因此,广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反而不为人们所充分认识,甚至还被某些人称为“文化沙漠”。事实上作为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岭南地区中心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着非常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是广州最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之一。广州秦代为南海郡郡治所在,五代十国时为南汉都城,一直是我国对外交通贸易的港口和城市,号称“千年商都”。近代广州反帝反封建斗争迭起,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策源地,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因此,广州号称“四地”,即岭南文化中心地、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近现代民主革命策源地和改革开放前沿地,其文化特色也主要体现在这四方面。.岭南文化:中国文化的重要分支流派之一,以南越土著文化为基础,融合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而成,有着非常鲜明的特色和博大精深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南越王墓博物馆、陈家祠等历史文物古迹,骑楼、西关大屋等传统建筑,以及粤剧、粤曲、岭南画派、广绣、广彩、广雕等传统文化艺术、民间工艺、民风民俗,还有驰名天下的岭南美食、广东凉茶等。2.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广州自唐宋以来就是中国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南海神庙、波萝诞、镇海楼、黄埔古港等古迹是最好的见证。海上丝绸之路,带来了广州商业贸易的持久繁荣,塑造了广州别具一格的商业景观,“千年商都”享有盛誉,遍布老城区的特色商业街区、专业市场、“老字号”成为广州与众不同的“文化资本”。3.近现代民主革命文化:广州在中国近现代民主革命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曾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三元里平英团旧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中山纪念堂、黄花岗公园、孙中山大元帅府、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等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历史见证。4.改革开放文化:改革开放不但推动了广州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为其文化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金钟奖、广州国际茶文化节、广州国际美食节、国际花卉博览会等是广州改革开放后兴起的重大文化节庆活动。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大都市,是一个人口多且分布高度密集、异质性强的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是其最大特色,也是其最宝贵的财富。作为一个历史悠久、自由开放、包容性强的大都市,广州文化资源丰富且有鲜明特色。不过,近年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西方文化成为“现代化”、“文明”的象征,受到高度推崇,相反,传统文化被视为“落后”的代名词,在城市更新进程中,广州大量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面临严峻压力与挑战。

(二)广州的文化旅游发展状况

广州是我国的旅游强市,2010年接待游客总人数达1.27亿人次,接待过夜旅游者人数4506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254亿元。广州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吸引物众多,但广州旅游的最大特色是商务旅游和会展旅游,纯粹的文化旅游所占比例很小。近年来广州市认识到了文化旅游的重要性。一方面全力支持主要文化旅游景点的发展,中山纪念堂、陈家祠、南越王墓博物馆、黄花岗公园、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荔枝湾涌等文化旅游景区因此发展迅速;另一方面,非常重视文化旅游节庆的发展。如一年一度的广州国际旅游文化节、迎春花市、广府庙会、波罗诞等;再一方面,在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方面也加大了力度,策划出“近现代革命史迹游”等文化旅游线路。但即便如此,广州文化旅游的发展还远远不够:文化旅游的发展过度倚重几个重点景区和节庆活动,大量特色文化资源没有充分挖掘利用起来;文博单位提供的文化旅游产品,以一般的陈列、展示为主,文化资源所蕴涵的深厚文化内涵没有充分展现出来,因而文化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不强、影响力不大,文化旅游在促进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文化建设等方面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广州的城市更新与文化旅游

改革开放以后,广州市城市更新进程充分体现了政府与市场互动关系的变化。1980年代初,采取的模式为“政府主导、零散改造”,由于资金少,且撒开面广,改造的效果和影响非常有限。1987年成立危房改造建设管理所,集中管理使用危改资金,成片推进危房改造,危改工作成效有所提高。1992年至2001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完善,房地产市场开始发育,众多开发商,包括外商参与到城市更新当中,推倒重建、房地产开发是主要方式,城市更新明显加快。但是,这一阶段,也出现了城市更新破坏城市传统风貌,以及烂尾楼、拖欠临迁费、被拆迁市民回迁缓慢等问题。其中,位于广州传统历史街区——上下九路的荔湾广场就是城市更新改造破坏城市传统风貌的一个典型例子,其大体量、现代的建筑风格与周边小体量、传统的骑楼风格明显格格不入。鉴于此,此后广州一度完全禁止开发商参与到城市更新当中,城市更新完全由政府主导,采取的主要模式是“政府主导、统筹计划、抽疏人口、拆危建绿”、“政府主导统筹,以零散危破房为主、结合小地块的成片改造”模式,但由于财政资金有限,城市更新推进较为缓慢。2008年,广东省委省政府要求全省推动“三旧改造”,进而推动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环境再造,同时,由于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举办,城市环境整治改造提速,因此,老城区的更新改造再次被高度重视。近年广州的城市更新对文化旅游发展的积极影响已经逐步显现出来。例如,将以荔枝湾涌-荔湾湖为中心包括周边多条传统街区、众多广州传统建筑、文物古迹、老字号打造成为“荔枝涌风情区”,成为最具广州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景区。但是,目前,广州的城市更新还是以“房地产导向”、“经济导向”为主,对于文化遗产的深度开发利用、文化旅游的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也缺乏深入细致、人性化的考虑,根本的目的就是将文化遗产作为商品进行售卖,透过“超真实”历史街区的空间环境营造,塑造吸引游客凝视的文化旅游景点。恩宁路的更新改造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恩宁路位于广州的老城区,紧邻著名的特色商业步行街上下九路,其曾是蜚声海内外的“粤剧一条街”,号称粤剧“祖屋”的八和会馆以及西关古老大屋、詹天佑故居、李小龙故居、金声戏院等历史遗迹均位于此街区,众多知名的粤剧名伶曾在此工作、生活过。但是自2008年以来,恩宁路的更新改造主要强调“商业化开发”,思路是将众多传统建筑推倒重建,打造成为一个涵盖公共商业、特色酒店、企业会所、历史文化体验的“西关古镇文化旅游区”。由于恩宁路的改造拆迁量大、动迁人口多、在文化保存、产业转型发展上欠缺周全考虑,特别是以“假古董”取代“真古董”,因而引致其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争议,延宕至今,居民搬迁仍未完成,更遑论更新改造。

二、城市更新背景下文化旅游发展的思考

城市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生命周期。一旦城市某些街区的区位、功能、环境适应不了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更新就变得不可避免。城市更新涵盖了物质环境的改善、经济结构的优化、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等多方面内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文化经济的发展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影响,正被日益关注与认知。在发达国家,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老城区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推动城市更新非常重要的策略。近年来,随着我国许多大城市从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的转型、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的转型,包括文化旅游在内的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城市经济增长与更新转型的重要动力,也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文化旅游”的发展也常被城市政府作为“遮羞布”,掩藏其下的则是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社会公平正义的丧失等诸多问题。为此,城市更新背景下文化旅游的发展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坚持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有机结合

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化经济已成为我国城市更新的重要动力,文化以旅游与消费的形式所创造出来的象征经济(sym-boliceconomy)已经成为政府与资本家对于城市空间再发展的重要想像[14],但文化旅游发展的主要依托——文化遗产,也是呈现城市的地方性、历史脉络、增强市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载体,是城市发展历史的真实写照。因此,一方面,在城市更新中应走“渐进式有机更新”道路,尽可能避免“大拆大建”,保护好历史建筑、历史街区,营造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为游客的观光凝视和市民的记忆想像提供吸引物;另一方面,对于历史建筑、历史街区乃至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要避免“博物馆式保护”,应透过对传统社区结构、社区文化的保护,呈现人们真实的“日常生活实践”。在城市更新中,既要充分挖掘文物古迹的旅游经济价值与社会文化价值,也要避免文化资源被过度消费、过度商业化而带来无法挽救的伤害,应将保护与再利用(adaptivereuse)有机结合起来。

(二)促进政府、市场、市民利益的整合与平衡

城市更新背景下文化旅游的开发牵涉到政府、市场、市民等不同社会行动者的权力、利益博弈。其中,从“政府”的角度而言,其所希望的是文化旅游的发展能促进经济增长、营造良好的城市形象;从“市场”的角度而言,其所希望的是获取更多经济利益与企业的拓展;从“市民”的角度而言,其所希望的是生活环境的切实改善。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更有利于促进体现“政绩”的经济增长,政府与企业会形成“合谋”,将更多的资源配置于产业发展,从而出现严重侵犯、牺牲市民利益的现象。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何政府不断宣称社会公平正义、历史文化的重要性,然而,伴随着城市更新与文化旅游的发展,相关市民的利益受到侵犯、历史文化遗产受到严重破坏,比如为了发展历史街区的旅游,大量原住民被迫迁离,其居住权、财产权受损,取而代之的则是纯粹为了资本增值、缺乏市民生活气息的“超真实”、“虚拟”的仿古建筑群,历史文化遗产沦为仅供获利的“商品”。事实上,若从人文主义地理学的观点出发,城市要再现的,不是表现在硬件建设的仿古建筑上,更重要的是呈现空间中丰富的历史意涵,并具体表现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让空间自身发言,透过空间历史深度的挖掘与意义建构,才能真正复苏历史文化名城[15]。因此,城市更新背景下文化旅游的发展,不能任意让资本肆虐主导,要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尊重历史,保障社会公平,将经济的发展与市民的日常生活实践有机融合起来,促进政府、市场、市民利益的整合与平衡,唯此,城市更新与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够持续健康。

(三)创新相关体制机制,为文化旅

游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城市更新背景下文化旅游业发展不是简单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产品的生产和营销,而是一个关及到经济发展、文化振兴、环境改造、社会整合的多目标复杂过程,其牵涉到众多利益相关者,包括城市政府、社区(居民)、投资商、非政府组织等。由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有各自的价值取向与利益诉求,从而导致在文化旅游开发中出现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冲突等等。因此,应高度重视创新相关体制机制,如探索完善历史文化遗产的登录保护制度、建立保障老城区容积率转移补偿制度、建立支持文化遗产保护、弘扬的文化发展基金会,以及加强对市民的地方历史文化教育、为老城区居民自发更新改造社区创造条件等。透过相关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合理平衡城市更新背景下文化旅游开发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要藉此抵抗全球化、现代化、资本、权力对历史文化遗产、底层市民、地方特色的伤害,为城市更新、文化旅游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三、结论

在全球化时代,只有强调地方特色才足以凸现自己与他者的不同之处,也才有机会在激烈的竞争之中,为自己赢得机会。文化旅游的发展是大都市经济转型和空间再生的必然结果,其不但推动着老城区经济的转型振兴、物质环境的改善,还肩负着传承地方文化、增进地方认同、营销城市的使命,是城市更新的重要手段。以广州为代表的中国大都市,有着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其不但需要保护,还需要借助于旅游这一管道,予以充分地再利用,打造出富有特色的旅游吸引物和展示城市历史文化形象的载体。因此,城市更新进程中既要高度重视文化旅游的发展,但又不能简单地将历史文化遗产视为谋取经济利益的工具,而是应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再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挖掘和呈现“地方”中丰富的历史意蕴,再现市民的日常生活实践,以抵抗全球化带来的同质化空间和同质化文化,将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社会公平正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真正延续城市历史文化脉络。而为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理念、价值观、政绩观,打破政府、资本的权力垄断,改革创新相关的城市规划、文物保护、旅游发展、财政税收等政策制度,促进城市管治的转型和市民社会的发展。

作者:谢涤湘 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更多行政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文化旅游的发展(共7篇)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85898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澎湃新闻网首页 中国典籍与文化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航空学报》 《热带农业工程》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财会研究》 《环境科学研究》 《青海金融》 《电源技术应用》 《中国医疗保险》 《新课程教学》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