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职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 社会科学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高职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时间:2017-02-22 12:28:33 来源:论文投稿

1我国机电行业人才需求状况

机械制造业作为基础性、战略性行业,是国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军事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当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制造业结合后,就是制造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我国规模较大的制造企业就有4.3万家之多,总资产高达28000亿元,在岗职工总数己超1700万。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融入,对新型机电一体化人才的需求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对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维护和机电一体化产品应用的专业性人才需求不断增多。国家为了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已将机电一体化专业纳入人才紧缺专业。

2目前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很多学校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设置也进行了改革,但是专业课程的设置不能很好地突出就业为导向和社会需求的要求,存在专业方向单一,市场适应能力较弱的不足,大不到地区经济发展、行业发展与就业岗位的要求。采用的一些机电一体化专业类教材内容陈旧、落后,实用性不强,不能适应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需要,对机电一体化先进技术的内容的反映不多,且各门课程相互之间关联性不强,相关知识不能有机地渗透融合在一起。为了追求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造成了课程内容的有较多的重复,理论性强,忽视了专业技术知识的综合性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3“对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机电专业职业岗位实际需求,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设计,和企业进行合作,设计出校企业互动的“对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特点构建课程体系,对考核方法方案进行科学合理改革,让学生能学以致用,考核能真正反映学生和教学的问题,从而不断进行改进,形成良性循环。

4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从市场需求,岗位能力要求作为切入点,从职业教育的特点着手,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例,以动手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以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需求,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如表1。

5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大学教育还处在向大众普及的初期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人才的需求从数量、质量、专业方向都将出现新的变化。要求人才的培养标准也要多元化,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不仅需要工程型、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但为能更好支撑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更需要专业性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市场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强烈需求,推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但是也反映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的矛盾,使得技术应用型人才养的研究显得极其必要与紧迫。高校应科学定位,积极探索,努力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机电一体化论文:史洁 张福琴 田云 耿沙沙 刘宁宁 李宗山 单位: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尚志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更多社会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高职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82935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水产学报论文格式 创造性思维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技术开发与贸易机会》 《贵州医药》 《山东青年》 《当代经理人》 《金华政报》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中华诗词》 《教育管理》 《天津通信技术》 《北京支部生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