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大学生精神家园中意义世界的缺失
米兰.昆德拉在经典之作《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指出,人生的痛苦来源于人们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判断,对生活目标的错误选择。赖特?米尔斯在探讨“社会影像”中提到现代人处于失范状态的原因是因为在面临失控变化的同时自身生命意义的消解,以及在迷茫虚空中追求新身份的失落。创造性与不成熟性,对传统文化的否定与对现代文明的批判,积极主动和厌世消极等相悖现象同时并存于青年文化之中。一方面是大学生对民主参与政治活动等缺乏热情,感叹大学人际关系淡漠;另一方面又发出“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青春我主宰”等彰显大学生追求自我、渴望寻求意义世界的呐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意义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割裂不仅是文本教材中道德知识和意义知识的理论断裂,而且也是道德教育与意义教育的过程断裂。让意义与生命“相遇”不能只靠外部力量的强加,也不能单靠科学实证的简单召唤,而应该在生命体验的过程中去共鸣,才能摆脱单纯的适应与束缚,寻找到我们逐步失去了的精神家园。生命价值澄清理论除了在生命教育实践领域的实用价值以外,还对当前青年一代正确建构未来的理想目标以适应复杂多变的人生选择需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生命与意义的融合——生命教育升华的必然路径
(一)生命与意义融合的可能性:价值澄清的价值多元与民主
1.价值多元的时代背景孕育了价值澄清理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道德状况日趋衰落,价值道德观念混乱,传统的德育方法已不能适应这种社会变化的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价值澄清理论孕育而生。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深化阶段,西方各种思潮以及价值观念从多渠道、多角度传入我国,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念也出现多元化倾向,尤其互联网时代西方国家的各类传媒对我国的渗透也更为便利和广泛。调査数据显示,我国大学生通过收听收看国外电台与报纸了解国内时事性新闻的已达到17.1%,通过互联网访问《时代》、《华盛顿邮报》、牛津大学网页等,了解各类资讯信息的大学生已逾半数。当前西方国家利用先进便捷的信息传播手段,加大了对我国进行的意识形态渗透,使我国社会出现了价值观的多元化现象,这与价值澄清理论的兴起背景有极其相似之处。
2.“我的青春我做主”的“价值”与“澄清”
价值澄清理论中的“价值”指个人的兴趣、爱好、理想与追求,是个人选择和认可的某种观念或事物。“澄清”就是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以个人的、独特的方式对多种可能选择进行不断的选择,最后形成自己认可和接受的决定和行动。价值澄清理论的独特之处,一方面在于强调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结合,并特别强调情感因素。只有经过受教育者深思熟虑接纳和自主选择的价值,才能形成自我价值,其关键因素是受教育者的自觉自愿、珍视与珍爱。重视认知、情感以及行动的融合,是价值澄清理论区别于其他德育理论的重要特点。另一方面,价值澄清理论强调个体的自由选择,认为真正的价值必须是个人的自由选择而不是外部强制添加的结果。在涉及价值问题时,我们必须愿意给儿童以选择的自由。简单的说,任何强迫强制的选择根本就算不上是选择。例如,价值不可能由充满威胁或贿赂的选择发展而来。强调让学生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反映了现代德育理论和实践融汇贯通的时代趋势。
(二)生命与意义融合的必然性:从心开始的和谐社会构建
1.“心起点”的生命教育
在一个经济繁荣而精神颓废、道德沦丧的社会,生命教育需要“从心开始”,肩负拯救人心灵的重任,体现出伦理道德的取向。如果说预防自杀、防止恶意伤害等的生命教育核心是教会人们珍惜爱护生命、解决生命个体存活问题,那么伦理哲学层面取向的生命教育则着重探讨的是人“为什么活着”、“应该怎么活着”等生命根基问题。台湾大学孙效智认为,只有对生命本源问题进行不断追问,才能有助于心灵摆脱面临功利时代、物质时代、纯技术时代的虚空和失衡,实现身心灵的均衡发展。因此,生命教育必须是一种追求完整人的全人教育,不论是人的生理属性还是心理属性都应该得到满足,是人的身心灵、知情意的全面、均衡的发展。
2.以“和谐社会”构建为终点的生命教育
中国青少年研究发展中心在《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报告》中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征高度概括为“自我实现”。研究调查中大学生在回答“人生的奋斗目标”时选择人生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人占77.4%,“无私奉献”的占10.7%,“发大财”的占9.4%,"有权力”的占2.5%。而在回答另一相关问题“努力学习和工作的动力”时,超过半数的人选择了“实现自我价值”。研究数据表明,现代大学生片面强调个人利益,漠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淡化割裂个人和集体的关系。高校频繁发生的投毒案和伤害案就是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惜损害他人利益的极端案例,“谢室友四年不杀之恩”调侃了当下大学人际交往的淡漠。就个体生命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而言,生命教育是关于怎样与他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共处的教育。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的生命质量和精神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和基础。生活不是简单的生存,它是我们所有活动的出发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基础,生命本身就蕴含着和谐,群体的和谐离不开个体的和谐,和谐社会的建构同样也离不开生命本身的和谐存在与发展。
三、借鉴价值澄清理论让大学生的生命“诗意的栖居”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要贴近生活
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大学是道德教育的最好温床”。道德教育怎样向生活回归已经成为道德教育理论者的探索范围。针对大学生群体,应该回归怎样的生活,如何回归他们的生活?价值澄清理论给我们提供了有效的路径。一方面,价值澄清理论始终坚持以生活为中心,将人们的注意力主要放在解决有关生活的各类实际问题上。这些生活问题既包括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也包括一些更为普遍的观念问题,特别是一些使学生感到迷惘困惑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个体的行为和态度,也可能是人生的理想和目标,甚至包含了个体焦虑或迷惘等。不管是个人话题,或者是社会议题,只要与现实生活有联系,就是价值澄清理论的澄清议题。另一方面,价值澄清法的理论根源于社会生活,同时也应用于社会生活。它的一项重要教育原则就是向社会生活不断学习。拉思斯指出:“价值来源于变幻多端的生活,人们必须亲自珍视、选择并与自己的生活方式融为一体。诸如信息之类的事物并不能传递价值的性质。”价值澄清法着重强调在生活中掌握并检验修正适合自己的价值体系,坚持以现实的社会状况为基础,以生活作为价值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源泉,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选择并坚持的关键要素使价值澄清法始终与生活密切联系,并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只有生命教育植根于社会生活,切实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接受以及社会的赞同和支持。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要尊重学生主体,重视知情行的统一
价值澄清理论澄清过程主要遵循选择、珍视和行动三大环节。选择是依据现实基础确定理想目标,珍视即坚定实现理想的信念,行动则是为实现理想躬行实践。通过这三大环节才能实现知情行的统一。当代大学生特别是90后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调査显示:大学生政治参与以及法制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髙校僵化的行政管理制度限制了大学生民主意识的发挥,没有做到自主的选择,从而不能达到珍视和践履的实际效果。因此,生命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单纯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生命的意义,懂得生命的重要性,获得人生的经验与信念,选择和珍视自己自主选择的人生之路。只有认知和体验相结合,才能对生命有整体把握;只有做到知情行的统一,才能使学生真正去认知、体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三)大学生生命教育要呵护自然生命,塑造社会生命,激扬精神生命
现代功利主义教育培养的往往是极端的利己主义者,而缺乏对他人、社会的关注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价值澄清理论强调善纳他人和接纳现实,即原原本本地接受他人,保持价值中立,不妄加对他人言行和立场的随意评价。澄清价值并不是简单地赞成附和他人所说所做,而是对区别于己的价值观、生活习惯的接纳和尊重。近年来,我国生命教育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社会道德失范事件的增多,从清华学子虐熊,到马加爵挥刀室友,再到药家盡撞人后刺死伤者,日趋严重的不尊重自己、他人或者是异类生命的事件频繁发生,这使得我国的生命教育在起步阶段就停留在防止生命伤害的工具层面。而价值澄清理论提供的接纳包容的态度,有利于我们跳出生命教育仅仅是预防生命伤害的工具层面,而深人到尊重生命的本体层面。这需要我们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要呵护自然生命。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敬畏和尊重生命的存在,善待和爱护他人的生命。第二要塑造社会生命。树立民胞物与的情怀,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同时完善个体的社会化,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中国传统文化体悟“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思想就是强调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只有经过了体悟才能真正与周围世界、他人建立起我你关系,而不是停留在我他关系之中。
(四)大学生生命教育要立足于意义世界的建构,使生命“诗意的栖居”
价值澄清派认为:现代人生活在多元价值冲突和碰撞的世界里,宗教的、种族的、政治的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都在试图对青年一代施加影响,并采取强制灌输、意识形态渗透等各种手段与方法,驱使他们接纳自己的价值观。人们在面临多种价值时往往选择困难,没有内心认同的价值构建不了意义的世界,盲从或屈从的价值只会陷入价值混乱。因此,大学生生命教育要立足于意义世界的建构。意义是人的根本追求,以关怀人为基点的大学生生命教育理所应当关怀大学生的意义世界。大学生生命教育要真正获得实效,就必须不断地引导大学生觉醒、澄清与提升自我人生意义,为人的成长寻找动力和归宿。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大学生不断地体悟人与人及人与社会之间的意义联系,为人的发展找寻精神家园和路径。
作者:王婷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