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历史培养中等生学习能力的方法 - 财政金融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初中历史培养中等生学习能力的方法

时间:2017-02-20 10:27:06 来源:论文投稿

摘要:历史科目在初中生培养中扮演者重要角色,而中等生又是作为极易被忽视的绝大部分群体,他们学习情况的好坏严重影响到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所以必须重视中等生的教学。本文首先分析了中等生的特点,然后阐述中等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最后提出在历史教学中培养中等生学习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教学;中等生;学习能力

一、初中中等生的特点

1.中规中矩

大部分中等生在学校都是中规中矩型,有较强的学习自主性,严格规范个人行为,从不给老师添麻烦,老师安排的作业也都是按时完成,从不拖沓、犯懒,逐渐成为班级里同学比较信赖的群体。在班级里,这样的中等生占班级的绝大部分,是班级的主流群体。

2.身心健康、智力正常

中等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较健康,更确切的说是处于稳定状态,不太可能出现太特殊的情况。这部分群体并没有什么特长,爱好较少,性格上偏内向,不愿意主动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有部分学生甚至会胆怯、自卑。3.不自信,容易压抑自己的情绪中等生本来就没有什么特长,学习成绩中等,在学校很容易被老师忽视,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导致他们不自信,他们缺少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就算有机会也会因为这种不自信而抓不住机遇。

二、中等生在教学中的地位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要职责和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参与的主要学习活动。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作为提高教师教学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方式,在教学中尤为重要。由于中等生群体较庞大,思维比优等生迟钝,很难达到老师想要的互动效果,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中等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没有受到老师的重视,下面将从以下几方面来论述。

1.课堂提问

中等生被提问的次数极少,很难有机会被老师叫起来发言。教师在课堂上,为了把握进度,并达到教学的目的,往往会选择较优等生起来回答问题,而且倾向于把较难的问题留给优等生,简单的问题交给差等生,很少考虑到中等生。由于中等生人生较多,及时把回答问题的机会留给中等生,仍然很难做到均等,平均下来中等生的被提问的次数很少。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活动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一个老师面对众多的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很容易随着教学内容的改变,教学情境发生了变化,所以也很难把握好学生的提问情况。

2.表扬次数

由于中等生很少有被老师提问的机会,学生缺少表现自己学习能力的机会,自然很难得到老师的表扬。这只是中等生很少受到表扬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并不强,缺乏新点子和新创意,难以激发新思维,比较适合回答一般性的问题,并不能给老师带来惊喜的回答。教师考虑到班级整体的教学质量,更乐于提问优等生,希望借助优等生的积极大胆和有难度的回答,来激发班里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教学效果。老师们也想通过向优等生提问环节暗示学生应该向优等生学习,激发中等生和差等生的学习潜能。

3.参加课外活动中的地位

如果班级举办课外活动,通常情况下优等生比中等生更受欢迎,而且优等生的参与热情也高,因为他们的大胆、自信,勇于积极争取的性格,自然会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还有一小部分差等生,他们对于名利并不在乎,学习成绩也差,参与到竞争中如果失败了,他们并不会过于焦虑,一旦胜利了将会改变他们在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态度。而作为班级大多数的中等生,他们一向顺其自然、不与人争抢的性格,很少主动参与活动,而且他们自身就缺乏自信,害怕承担失败的压力,使他们没有勇气争取机会展现自己。教师也很少关注他们,他们成绩平平,也没有什么特长,老师们对于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致也不高,所以中等生很少参与课外活动,老师也很少鼓励他们去参与。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提升中等生学习能力的方法

1.更正对中等生的态度,教学行动从改变思想开始

历史学科在初中教学中属于重要的副级科目,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影响,所以作为老师首先应该认识到所教科目的重要性,然后转变对中等生的态度,摒弃以往以成绩高低论英雄的观点,激发中等生的历史学习兴趣[5]。在课堂上,老师要针对中等生的历史学习水平,照顾到不同学习能力的学习水平的差异,所传输的知识点要在中等生的接受范围内,教学方法也要能够让中等生理解和体会。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他们对历史学习的需求,也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在课堂上多给予他们关爱,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互动,大胆表露自己的见解,树立起他们对历史学科的信心和提高他们对历史的重视程度。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只要他们改变对中等生的态度,然后从态度转移到日常的教学中,就能够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2.模拟历史情景,鼓励中等生扮演历史角色

《历史课程标准》中强调“注重过程”这一理念,就是要鼓励教师多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过程,并感受和接纳历史,所以在历史教学中,老师应该将课程体验深入到学生的知、情、意、行当中。首先,教师应当选择具有可操作性和体验性的历史情景,由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扮演历史角色,重点鼓励中等生参与其中的角色,还可以让中等生来扮演重要人物,提高中等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在人物扮演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同时也可以体现学生的智慧。以前有学者提出,知识并不是教师传授得来的,而是学习者通过体验特定的情境中获得的,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模式多与中等生进行互动,建构中等生的历史知识,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对其他科目学习的积极性。

3.了解中等生对历史学习的需求

首先中等生是渴望被关注的群体,他们的学习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甚至谈不上需求,他们只是跟着老师的节奏去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学习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因此,老师们应该多去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并转变教学方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并激发出他们更深层次的学习需求。培养中等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并贯穿到其他科目的学习,这才是教学与学习的最好效果。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远比成绩更重要,传授给中等生学习方法,锻炼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传授给他们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作为学生和社会的一份子的责任,这才是教师最应该做的事情。

参考文献:

[1]汪利兵.优等生和中等生高中物理问题表征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2]封光涛.在数学教学上对中等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探究[D].延安大学,2013.

[3]于秀兰.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作者:朱虹


更多财政金融论文详细信息: 初中历史培养中等生学习能力的方法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76389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管理会计的职能定位 科学小论文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孔子研究》 《生理学报》 《今日中国论坛》 《解放军护理杂志》 《新经济导刊》 《文山学院学报》 《水利建设与管理》 《探秘》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时代影视》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