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环渤海经济圈区内技术创新差异显著
2001-2011年环渤海经济圈三大子经济圈区内差异显著,山东半岛区内技术创新差异最小,辽东半岛次之,京津冀最小。此外,从2001-2011年京津冀区内锡尔系数的变化情况来看,京津冀区内差异逐渐缩小。京津冀区内锡尔系数在2001-2009年下降了近0.028,降幅明显,这是因为2001年我国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方针政策,京津周边地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使得该时期京津冀区内技术创新差异缓慢下降,其中2002、2005年有一定的上升趋势。2010-2011年,京津冀区内锡尔系数有所上升,但增幅不明显。从2001-2011年山东半岛区内锡尔系数变化情况来看,山东半岛区内技术创新差异持续扩大,但是上升幅度也有一定波动与调整,经历了一个“上升(2001-2008)—下降(2009-2011)”的波折发展过程。具体而言,山东半岛区内锡尔系数在2001-2008期间上升幅度达0.05,增幅明显,这是因为国家关于中小企业创新政策的导向以及2003年山东省出台了《企业技术开发中心认定管理方法》,鼓励企业建立和完善技术研发中心,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使得山东半岛区内技术创新差异不断扩大。2009-2011年,山东半岛区内锡尔系数不断下降,降幅不大,这是因为2009年山东省政府加速推进沿海城市与中西部九市相结合的知识产权密集带,加快了各市之间的技术交流,缩小了山东半岛经济圈区内技术创新差异。从2001-2011年辽东半岛区内锡尔系数的变化情况来看,辽东半岛区内技术创新差异总体趋于下降趋势。区内锡尔系数经历了“上升(2001-2003)—下降(2004-2011)”的波折发展过程。2001-2003年,区内锡尔系数上升了0.0071,增长缓慢,这说明国家关于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2004-2011年,区内锡尔系数持续下降,降幅达0.08,这说明该时期内辽东半岛区内技术创新差异持续缩小,这是因为2006年辽宁省出台了关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速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若干规定》,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促进技术成果转化,提高了辽东半岛区内技术创新能力,缩小了辽东半岛区内差异。
二、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空间集聚不明显
锡尔系数仅仅反映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的总体变化情况,需要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来了解技术创新的整体变化趋势。根据公式(3),采用GeoDA9.5软件计算了2001-2011年的全局自相关系数Moran’sI,计算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2001-2011年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全局空间自相关系数Moran’sI值总体呈现出随机分布态势。其中,2001-2009年全局Moran’sI指数均为负值,且增幅不大,表明在2009年之前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存在明显的差异,且表现为空间负相关关系。2010年之后,全局Moran’sI指数开始为正值,且处于上升趋势,上升幅度不明显。2010-2011年全局Moran’sI指数不超过0.005,空间集聚态势不明显。总体来看,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差异很大,空间集聚态势不明显。
三、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差异空间格局演化
(一)区域技术创新水平呈现“两极分化”发展趋势
为了反映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水平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研究以2001年、2006年、2011年的各城市专利申请授权量作为测度指标,在对原始数据处理的基础上采用Arcview3.2软件绘制出这三年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水平空间格局,如图3所示。根据潘雄峰[16]等学者的观点,在数据处理方面,将各城市专利申请授权量划分为四种类型:①低水平区:专利申请授权量低于全区域平均值的50%;②中低水平区:专利申请授权量在全区域平均值的50%-100%范围内;③中高水平区:专利申请授权量在全区域平均值的100%~150%范围内;④高水平区:专利申请授权量高于全区域平均值的150%。从图3可以看出,2001-2011年,环渤海各省市专利申请授权量整体上呈现“两极分化”发展态势,专利申请授权量多的城市主要为北京、天津、沈阳、大连、济南、青岛等直辖市或省会城市。2001年,高水平区为6大直辖或省会城市,中高水平区为鞍山市、石家庄市、淄博市;2006年,高水平区分布不变,东营市、潍坊市升级为中高水平区,鞍山市降为中低水平区;2011年,高水平区分布不变,中高水平区的数量保持不变,但分布区域有所跃迁,烟台市、济宁市取代石家庄市、东营市成为中高水平区。从2001-2011高水平区与中高水平区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高水平区始终保持不变,中高水平区有向山东半岛跃迁的趋势,中低水平区和低水平区一直占绝大多数,技术区域创新差异很大。此外,中低水平区数量占比由2006年的18.2%上升到2011年的25%,低水平区数量占比也由2006年的59.1%下降到52.2%,这表明随着环渤海经济的发展,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整体缓慢上升。
(二)区域技术创新热点演化相对稳定
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I系数往往没有考虑区域要素之间的异质性[18],因此,为了更好地分析区域空间要素之间的异质性,研究引入局部空间自相关Moran’sI指数,根据(4)式、(5)式求得LocalMoran’sI指数和局部空间关联指数Getis-OrdGi*,并运用Arcgis10.1软件绘制出2001年、2006年和2011年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空间格局热点演化图,如图4所示。由图4可以看出,2001-2011年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热点演化相对稳定,热点区主要集中在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京津冀经济圈,次热点区表现出明显的空间特征和跃迁趋势。2001年,北京、天津、廊坊、张家口、承德、保定为热点区,表明该区域技术创新水平较高,烟台、青岛、潍坊、日照、唐山、铁岭、抚顺、本溪、辽阳、鞍山、阜新共计11个城市为次热点区,冷点区主要集中在聊城、菏泽、邯郸等内陆城市,表明该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普遍较低,在空间上形成低值集聚。2006年,热点区分布不变,次热点区空间分布有所跃迁,其中莱芜、淄博、滨州、泰安由2001年的次冷点区升级为次热点区,铁岭、抚顺、本溪、辽阳、鞍山、阜新由2001年的次热点区降为次冷点区,冷点区有向辽东半岛跃迁的趋势。2011年,热点区空间分布保持不变,次热点区分布有所增加,济南由2006年的次冷点区升级为次热点区,冷点区主要集中在邯郸、秦皇岛、衡水、邢台等河北内陆城市以及辽东半岛大部,低值集聚态势明显。从2001-2011年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空间热点演化图可以看出,区域技术创新的核心区域保持不变,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京津冀地区处于高度集聚状态且相对稳定;次热点区由辽东半岛向山东半岛转移;冷点区由山东半岛向辽东半岛转移。冷点区和次冷点区一直占绝大多数,这说明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极化现象明显。
(三)区域技术创新增长热点跃迁明显
研究进一步将研究期划分为2001-2006年、2006-2011年两个时间段,运用公式(7)计算出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的NICH指数,并通过Arcgis10.1软件计算出区域技术创新增长的LocalMoran’sI系数,由计算结果得到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增长空间异质性格局演化情况,如图5所示。图5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增长空间异质性格局由图5可知,2001-2006年,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增长呈现出空间正相关关系,NICH指数为正值的城市共有38个,但LocalMoran’sI系数均介于[0.071,0.279],区域技术创新增长格局不明显,多呈现随机分布。此外,仅有北京、天津、张家口、保定、承德、廊坊在该时期的区域技术创新增长的LocalMoran’sI系数为负值,这表明该区域技术创新增长较快,而周边区域技术创新增长非常缓慢,形成了非相似的空间集聚态势,其中北京市的区域技术创新增长的LocalMoran’sI系数最小,为-5.43,表明北京的区域技术创新增长最快,空间非相似空间集聚态势明显。2006-2011年,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增长格局变化明显,NICH指数为正值的城市共有20个,其中天津市区域技术创新增长的LocalMoran’sI系数最大,为4.59,表明该区域技术创新增长不平衡,极化现象显著,其余19个城市的技术创新增长LocalMoran’sI系数较小,呈现为随机分布态势。承德、张家口、廊坊、聊城、菏泽、德州等共计24个城市的区域技术创新增长的LocalMoran’sI系数为负值,表明该时期这些区域的技术创新增长较快,与周围区域形成了非相似的空间集聚态势。为了更好地探究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增长的核心区域,研究运用Arcgis10.1软件计算出NICH指数的局部空间自相关Getis-OrdGi*值,由计算结果得出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增长的热点演化图,如图6所示。由图6可以看出,2001-2006年,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增长热点区主要集中在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京津冀经济圈内,该区域为环渤海经济圈技术创新增长最快最有活力的核心区域,增长次热点区比较分散,多以沿海城市和省会城市为主,技术创新增长较快。增长冷点区、次冷点区主要集中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经济圈内,且数量较多,这说明该区域的技术创新增长存在低值集聚现象,其中鞍山、锦州、沧州、德州、临沂等城市为增长冷点区,是环渤海经济圈技术创新增长最缓慢的地区。2006-2011年,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增长核心区域保持不变,增长次热点区空间集聚明显,主要集中在以“济南—青岛”为轴线发展的山东半岛经济圈内。增长冷点区和增长次冷点区主要集中在聊城、菏泽、德州、邯郸、邢台、石家庄、衡水、秦皇岛等河北、山东内陆城市以及辽东半岛大部,其中辽东半岛大部多为增长冷点区,为该时期技术创新增长最为缓慢的地区。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结论
研究以专利申请授权量为测度指标,对环渤海经济圈2001-2011年44个研究区域(直辖市、地级市)的技术创新差异的总体特征及其时空格局演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从而得到相关结论。(1)2001-2011年,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差异总体特征相对稳定。具体而言,总差异呈现波浪式下降趋势。按照锡尔系数加法分解为京津冀、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三个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的差异:2001-2011年京津冀与辽东半岛区间差异逐渐缩小,京津冀与山东半岛区间差异逐渐扩大,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区间差异逐年缩小。2001-2011年京津冀、辽东半岛区内差异总体趋于下降,山东半岛区内差异逐年扩大,且山东半岛区内差异最大,已成为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差异的最主要组成部分。(2)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水平呈现“两极分化”发展态势,高水平区始终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沈阳、大连、济南、青岛等直辖市或省会城市,中高水平区有向山东半岛跃迁的趋势,中低水平区和低水平区一直占绝大多数,技术区域创新水平极化现象明显。通过对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热点演化分析,2001-2011年热点区主要出现在北京、天津、廊坊、承德、张家口及保定六个城市。山东半岛各市的热点集聚态势明显,而辽东半岛各市技术创新空间集聚区逐渐减小,到2011年已形成鲜明的京山空间集聚的空间格局。(3)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增长格局也呈现出集聚态势。2001-2006年,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增长在空间上多呈现随机分布态势,北京、天津等城市区域技术增长较快,与周边区域形成了非相似的空间集聚。2006-2011年,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增长格局变化明显,仅天津市的技术创新增长的LocalMoran’sI系数最大,表明该区域技术创新增长不平衡,极化现象严重。通过进一步测算Getis-OrdGi*指数,得到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的热点区域,2001-2011年,增长热点区主要集中在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京津冀经济圈内,增长次热点区空间集聚明显,主要分布在以“济南—青岛”为轴线的山东半岛经济圈内。增长冷点区跃迁明显,到2011年辽东半岛大多为技术创新增长最缓慢的地区。究其原因,辽东半岛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绩效水平偏低,此外,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制度创新,以及北京、山东半岛的辐射,造成了人才外流,技术创新水平相对较低。
(二)对策建议
(1)建立区域协调创新体制。建立多边创新协商对话机制,加强发达城市与欠发达城市产业分工与协作,加强京津辐射效应,优化经济和科技资源配置,构建区域科技合作管理机构,规划创新设施网络,使环渤海经济圈各市更大范围和更大程度上共同开发和合理利用创新资源,实现可持续性发展。(2)促进创新资源流动。打破各市行政壁垒,联合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快开展产学研联合和成果转化,支持跨地区、跨学科、跨单位承接科技项目,加速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搭建区域创新服务网络,协商构建知识、人才合理流动机制,使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合作更加紧密,缩小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差异。(3)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加大企业R&D投入力度,提升企业研发能力,鼓励企业自主创新,落实创新税收扶持政策,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提升区域技术创新活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医学论文范文健全区域创新系统,从整体上提升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作者:蒋建华 张承伟 高红梅 单位: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相关专题: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税收执法督察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