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 社科历史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时间:2017-02-19 03:08:16 来源:论文投稿

一、理论分析与计量模型的设定

1、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评价方法。

王小鲁等[13]4-16和赵彦云等[14]34-48都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衡量标准,而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就是要求经济由外延式增长转变到内涵式增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5]20因此,我们用全要素生产率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作为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衡量指标。使用经典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Yt=A1K1αL1β(1)其中Yt、At、Kt、Lt分别为t期的工业总产值、技术系数(全要素生产率)、工业资本存量和工业劳动力的投入量。根据这一生产函数,产出的增长率gYt取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率gAt、资本存量的增长率gKt和劳动投入的增长率gLt:gYt=gAt+αgKt+βgLt(2)将(2)式两边同时除以gYt,可得:1=gAtgYt+αgKtgYt+βgLtgYt(3)等式(3)右边三项分别代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资本存量增长和劳动投入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如上所述,以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作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衡量指标,若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上升,说明经济增长方式趋向集约和内涵型,经济增长质量也趋于提升;反之则说明,经济增长对资本和劳动投入的依赖加重,经济增长方式趋向粗放和外延型。

2、对外贸易与FDI对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由上文(2)式所示,全要素生产率、资本和劳动投入的提高会促进工业经济产出增长,而全要素生产率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是衡量增长方式的关键指标。对上文(3)式做简单变形可得:1=gAtgYt+αgKt+βgLtgYt(4)如(4)式表明,如果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超过资本投入和劳动增长率的加权平均值,经济增长方式趋向于集约化;反之,则趋于粗放化。既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取决于三种效应之间的比较,在定量分析对外贸易和FDI等因素对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之前,有必要对两者产生的投资效应、就业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等进行理论分析。FDI的进入虽然增加了进口部门以及与之相配套企业的资本投入和劳动需求,但其与国内企业的竞争,会使国内相关行业的资本投入和劳动需求减少。在FDI的技术效应方面,表现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直接效应是指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作为东道国企业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所带来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会直接提高其所进入行业的生产效率。FDI对东道国技术进步的间接效应表现为技术外溢。一方面本地企业通过与FDI企业的接触,可以模仿学习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并了解其产品信息与市场信息,降低了本地企业研发投资新产品的风险;另一方面,FDI的进入会通过竞争效应促使本地企业注重提高自身效率,以维持原有的市场份额。同时本地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会加速FDI企业的技术扩散速度。贸易与FDI既可以促进技术的进步,也会促进或减少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增长,但无法判断两者对经济增长方式的最后影响,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3、计量模型和变量说明。

模型1:工业经济增长方式测算与评价的模型在索罗增长模型的基础上,用RTYt表示t期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对工业产出增长的贡献率,那么:RTYt=gAtgYt=1-αgKtgYt-βgLtgYt(5)采用生产函数法测算(5)中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希克斯技术中性进步的假设下,对生产函数(1)式进一步变形,则生产函数形式为Yt=AtKtαLt1-α(6)为了表达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假设At=A0eu,对(6)式两边同时取对数,可得:logYt=logA0+αlogKt+(1-α)logLt+u(7)为了完成对(7)式的估算,需要的数据包括工业经济实际生产总值、工业资本存量和工业劳动就业人数等时间序列。下面就样本区间的选取和各个变量做简要的说明。(1)样本区间的选取。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致力于发展外向型经济,1990年以后广东对外贸易的数量和质量都不断提高,同时FDI也相继进入了快速发展、稳定发展和调整阶段。在经济进入快速增长轨道后,1995年9月,党在十四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适时确立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方针,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广东作为中国经济的排头兵,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广东乃至全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选取1995—2011年的样本区间是与经济发展过程相一致的,是具有研究意义的。(2)工业实际生产总值。工业实际生产总值是按历年广东统计年鉴中的工业生产总值以1995年为基期的不变价格计算的工业生产总值指数进行折算的。(3)工业资本存量。索罗曾指出,如果能用资本的服务值是最理想不过的。[15]312-320但是衡量资本的服务值很困难,因此他选择运用资本存量进行替代。由于统计年鉴中没有公布过历年广东工业资本存量的数据,至今也没有学者估算过广东的工业资本存量,拟使用已被普遍采用的戈登史密斯(Goldsmith)于1951年开创的永续盘存法进行估算,估算公式为:Kt=It/Pt+(1-δ)Kt-1(8)其中,Kt是t年的工业资本存量,It是t年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δ是资本的折旧率。涉及基年工业资本存量的估算①,采用张军等[16]35-44对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中2000年广东的物资资本存量乘以2000年工业总产值占广东总产值的比值得到2000年广东的工业资本存量,然后利用公式(8),推算1995年的广东工业资本存量约为5754.03亿元。涉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其中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因此,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等于三个行业的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之和。数据均来源于历年《广东统计年鉴》。涉及资本折旧率与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②,为了使系统误差降到最低,依然使用上文张军等(2004)使用的9.6%的折旧率。固定资产价格指数采用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的全国固定资产价格指数。涉及劳动就业人数,数据来源于《广东统计年鉴》中采掘业、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就业人数之和。模型2:对外贸易和FDI对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计量模型虽然主要分析对外贸易和FDI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但很多其他因素同样可以通过资本效应、就业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影响经济增长方式,如研发投入、人力资本的投入、金融发展和政策规制等。但由于数据可获得性的限制,同时为了尽量使模型简化,采用以下的计量模型:RTYt=α1+α2REXt+α3RIMt+α4RDI+α5RKR+α6RYZ+εt(9)以上均为时间序列,其中RTY表示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REX和RIM分别表示为出口比率和进口比率,RDI表示外商直接投资资本存量比率,RYZ表示研发支出比率,RKR表示科技人员比率,εt为误差项。样本为广东工业经济从1995—2011年的年度数据,下面就变量及数据来源做简要说明。图1.全要素生产率和两类要素对广东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工业经济增长方式指标RTY。用工业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对工业产出增长的贡献率RTY表示工业经济的增长方式,其测算方法和数据来源已在上文中详细介绍。(2)工业出口率REX和进口率RIM。工业出口率是REX以人民币表示的工业出口总额与工业总产出的比值,工业进口率RIM是以人民币表示的工业进口总额与工业销售产值的比值。工业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是用广东统计年鉴中对外经济主要指标中的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减掉农产品(2004年以后)或初级产品(2004年及以前)的进、出口而得到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工业生产总值、工业销售产值等数据均来源于历年《广东统计年鉴》。(3)工业外商直接投资资本存量比率RDI。工业外商直接投资资本存量比率RDI是广东工业经济中外商和港澳台商固定资存量与整个广东工业资本存量的比值。工业经济中外商和港澳台商固定资本存量来自历年《广东统计年鉴》。(4)工业研发支出比率RYZ和科技人员比率RKR。工业经济研发支出比率RYZ用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额与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表示,工业科技人员比率RKR等于工业企业研发活动人员数与工业就业人数的比值。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额、研发活动人员数以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等数据来源于历年《广东统计年鉴》。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

1、对广东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测算与评价结果。

利用上文模型1,估算结果为α=0.5743,β=0.4257,结合(5)式可以测算出全要素生产率和两类要素投入对广东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1996—2011年间广东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评价结果,可以发现增长方式呈现出如下变化特征(见图1)。(1)广东工业经济增长的方式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996年至2001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保持在90%左右,远远高于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率之和,说明在这个时间段内工业经济呈现集约和内涵式的增长,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的进步、效率的提高等因素;2002至2011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本保持在30%左右,呈现为粗放和外延型的增长,增长主要来源于资本和劳动的投入的增长。整体来看,全要素生产率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表现为递减的趋势,而资本和劳动的贡献呈现递增的趋势,资本投入的贡献率的上升尤为显著。这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广东工业经济增长越发显现粗放和外延型特征,对要素投入的依赖性越来越强。(2)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在2001年以后出现了大幅下降的现象,同时资本和劳动的贡献大幅上升。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为中国尤其是像广东这样的外向型经济大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对外贸易的机会,因此2001年以后,无论对外贸易还是FDI都得到进一步快速发展,同时也势必加大对资本和劳动的投入。一般认为,对外贸易和FDI的发展会促进技术进步和提升效率。但是,由近些年广东工业经济的发展实情来看,其中的制造业基本上属于产品价值链中增值最小的“中间加工”阶段,一般估计不到全部增值的5%,包括所谓高科技行业的电子信息产品。因此,广东的对外贸易和FDI能否提高工业技术是值得商榷的。(3)2009年是整个时间序列中的奇异点,资本的贡献率高达约150%,而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竟约为负100%。2007年底,金融危机爆发,广东对外贸易和FDI受到严重影响,2009年工业经济的实际增长率仅约为6.4%,创历史新低。为应对金融危机,2008年底,国务院出台了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促进基础设施和工业资本的形成,2009年广东工业资本的增长率高达17.5%,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资本的贡献率高达约150%而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为负。

2、对外贸易、FDI对广东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实证结果。

(1)样本的单位根检验。采用最常用的ADF单位根检验方法对模型2中的时间序列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RTY在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而REX、RIM、RDI、RYZ、RKR等五个变量不能再10%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说明RTY是平稳的,而REX、RIM、RDI、RYZ、RKR是不平稳的。对这五个不平稳的变量作一阶差分处理后在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一阶差分后均是平稳的,所以这五个变量均为I(1)单整的。由于6个变量不是同阶单整,所以在接下来的协整检验和估计过程中,用REX、RIM、RDI、RYZ、RKR五个变量的一阶差分替代相应原变量。(2)样本的协整检验。为了检验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稳定的长期关系,同时由于建立的是单方程模型,采用AEG协整检验方法,显示三组变量系统均存在协整关系,说明变量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关系(见表1)。(3)样本回归。在确定变量之间具有协整关系后,直接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来依次对上述三个变量系统进行估计。估计结果虽然能揭示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和方向,但并不足以说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将进一步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检验各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见表2)。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除变量系统(3)中的D(RKR)变量的系数在10%通过检验外,其他所有系数均通过1%的检验,说明三个系统均很好地模拟了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且,在回归方程中逐步引入研发支出比率和科技人员比率等控制变量并不改变出口比率、进口比率和外商直接投资资本存量比率等核心解释变量的系数符号,广东工业出口比率与经济增长方式呈负相关,而进口比率、外商直接投资资本存量比率均与经济增长方式呈正相关。从变量间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来看,三个系统的各个变量均在10%以内不同程度的拒绝原假设,说明这些变量都是经济增长方式的格兰杰原因。综合回归结果和格兰杰检验结果可知,广东工业出口不利于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工业进口和FDI对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具有推进作用。事实上广东工业进出口对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表现反作用,这主要是由广东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利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所造成的。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利用其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1995年以后这种趋势依然存在并得到强化,到2011年为止,出口额占对外贸易额的年均比例约为56%。发展外向型经济,势必加大对出口企业的投资,其中包括固定资本、劳动力和资源的投入。在遵循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原理下,广东资本和技术要素相对缺乏,而劳动力要素相对丰裕,内地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流入为广东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低技术、加工组装型出口产业提供了条件。这类企业主要依靠劳动力优势和政策优惠等,缺乏技术和管理创新的动力和压力,因此,广东工业出口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投资效应和就业效应,很难有技术效应,从而阻碍了其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是粗放型、外延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进口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化和内涵化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在比较优势原则下,一个地区进口其处于劣势的产品,对广东来说主要是进口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生产设备,据统计,2000年到2012年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在12年间增长约10倍,年均增长率高达22%,这样的技术进口速度使广东获得后发优势促进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第二,产品进口对广东进口行业形成竞争压力,这样既发展了进口行业中能做到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的企业,又抑制了单纯依靠资源、资本和劳动投入的企业。因此,进口的技术效应要大于投资效应和就业效应,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因素。从表2的回归结果可知,三个变量系统中外商直接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的影响都是最大的,这种影响主要来源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直接效应是指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作为广东企业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的生产以及研发活动,本身就是广东工业技术水平的一种体现。尤其是近些年广东的工业资本和生产能力过剩,在FDI的引进过程中已不是饥不择食,对环保、高新和高产值的优质外资的引进大幅增加,例如仅2011年,医药制造业引进外资同比增长512.2%,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引进外资同比增长56.9%;间接效应主要是指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带来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推动广东本地企业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此外,在同FDI企业合作和竞争的过程中,提高了广东本地企业的法律意识、商标意识等。上述两个方面表明FDI存在明显的技术效应,是促进广东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力。另外,研发支出比重和科技人员比例也是影响广东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研发支出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就增长约0.28—0.31个百分点,科技人员比例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就增长约0.13个百分点。研发和科技人员是技术提高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是广东工业自身技术建设的基础,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着长远的影响。

三、结论、政策与不足之处

采用生产函数法和索罗模型,分析了1995年以来广东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特征,深入研究了工业出口、进口和FDI等核心变量对广东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1)从1995年确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2000年,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广东工业经济增长的作用非常显著,呈现集约型和内涵型增长;而2000年以后,全要素生产率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下滑之势,广东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由集约型和内涵型转变为粗放型和外延性。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广东应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推动工业化进程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延伸产业关联,推动传统产业升级、高起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科技是全要素生产率的硬实力,而政府和企业的管理水平便是软实力,广东应坚持打造服务型政府,提升政府为企业发展服务的水平,促进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同时塑造广东企业家精神,提高企业家职业化水平,以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推动服务创新、管理创新。(2)广东工业出口虽然是广东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其主要表现出投资效应和就业效应,很难产生技术效应,因此,工业出口抑制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广东应继续保持各项促进出口政策措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内切实做到简化程序、增强服务指导,扩大贸易融资、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对外深度拓展新兴市场,稳步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增强使用贸易规则、驾驭国际市场的能力;同时应转变广东工业出口行业粗放和外延型的发展模式,加大政策支持、引导力度,促进出口行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出口效益和增值率;积极鼓励企业改进设计和工艺,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研发自主知识产权、打造自主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建立健全管理协调机制,推动加工贸易优化产业结构、区域布局,逐步实现加工贸易产品层次由底向高、产业链由短向长转变。(3)在广东现有的贸易模式下,既要注重出口又要注重进口,利用出口贸易强大的创汇能力,发展目前广东空白的高科技工业生产领域。重点进口战略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急需的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逐步缩小广东工业与世界先进工业国家在生产技术上的差异,为增强工业出口能力打下基础;积极探索技术进口的方式,可以通过建立进口技术转移基地、支持境外技术入股等方式,促进国际优势技术向广东转移;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实施进口促进措施,通过设立促进进口专项资金、加强对进口的公共服务、搭建进口贸易会展平台等途径,切实保障技术进口、投入生产等各个环节的顺利实现。(4)广东工业FDI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表现出明显的技术效应,是提高广东工业技术的重要动力源泉,因此,工业FDI会带动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升级。现阶段广东FDI的发展势头良好,利用FDI进入新的阶段,广东既要提高引进的FDI质量又要提高FDI的利用质量:优化FDI的来源结构,加大引进欧美特别是世界500强投资的力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FDI项目的平均规模,而且也能提高广东引进FDI的资本密集度和技术水平;优化FDI的产业结构,积极引导FDI流向广东鼓励发展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同时严格限制技术含量低、高耗能、高污染的FDI项目进入,以此促进广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广东产业向环保型、低碳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使本地企业在竞争中学习、消化和吸收,促进FDI向广东转移技术和产生尽量大的技术溢出效应;加强对FDI企业的管理,使其实际生产指标与引进指标相符,并严格控制其能耗和污染程度,同时规范FDI企业的经营,确保其与本地企业公平竞争。然而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虽然全要素生产率的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可以作为衡量增长方式转变的良好指标,但有可能出现工业经济增长率、全要素生产率和投入都降低时,而全要素生产率对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工业经济增长更趋近于集约型和内涵型的增长。此外,以广东整体工业经济为研究对象,忽略了对外贸易和FDI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和不同劳资比例的工免费农业论文业企业的影响的差异性,这也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作者:余甫功 吴俊杰 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更多社科历史论文详细信息: 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71423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电大西方经济学试题 今日养猪

相关论文

地质学刊编辑部

论文百科2017-03-17 12:07:20
相关学术期刊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城市质量监督》 《能源与节能》 《现代物理知识》 《中学课程资源》 《法治湖南与区域治理研究》 《杂草科学》 《区域经济评论》 《纵横》 《化工科技》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