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学生分析思考这些“案例”的过程中学到明是与非、辨对与错。通过别人的错误教育自己,通过转变角度换位思考理解教师的苦心,这样教育产生的印象更深,效果更好。只要他们真正认清了是非对错,那么在学习上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就简单得多,学习就会更加自觉,今后遇到问题都能停一停、想一想,然后做出理智的选择。二是重视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多与学生谈心。这方面主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在跟学生谈心之前也要备好课,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的朋友圈、学生的家庭情况、其他学生对他的评价等。掌握这些跟学生的谈话就有针对性,谈话的效果也会提高。谈话的时间也要做好安排,就像前面说的不仅是在学生违纪之后,更多的是学生没有违纪的时候,这种情况下的谈话不像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更像朋友之间的谈心,效果就会更好。
一、加强班集体凝聚力的培养
现在的学生中有很多是独生子女、留守学生,这些人在家庭中受到更多的呵护和宠爱,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集体感,只谈权利的享受不谈义务的履行。在班上也总是我行我素或只与少数同学形成自己的小圈子。如果教师不能将班集体拧成一股绳,那么今后工作的难度就会加大。为了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除了纪律的约束之外还可以经常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比如邀请别的班举行一些篮球比赛、两人三足等集体体育项目的活动,分组进行成语接龙、智力闯关、谜语大全等益智类游戏。通过这些游戏活动可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提高对班集体的认识。这样一来,班干部的管理有效了,同学之间的建议会听了,自我约束能力也提高了。班集体的凝聚力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高,班主任的管理就更加轻松了,学生在班上的学习就更加“自由”了。
二、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目标
学生的思想态度端正了,班集体的意识增强了,他们的注意力就会发生改变。想让自己学点知识,但进入初三部分学生对升学失去了信心,而导致在学习上自暴自弃。这时引导他们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就能给予他们学习的理由、奋斗的动力。如果每个学生的目标都是为了读高中考大学,那么有很多人会失去信心,特别是进入初三之后,成绩差的一部分学生眼见考高中无望,这些人就会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这样的话就会成为班上或是学校的不稳定因素。作为班主任就是要让每个人“不虚度光阴”,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让他们学习有动力。在教育学生时应注意三点:第一,要求学生不要把考高中当作初三努力的目标,而要将目标放在四年之后的考大学,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时间短,对于那些基础弱点的学生也会觉得努力还来得赢。而且要让那些想考大学的学生明白,不管你能不能考上高中但要想读大学高中是必须经历的三年,与其高中努力不如现在行动,这样时间还有四年。那现在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并能够持之以恒、坚定不移地朝目标奋斗,只有这样才有希望。第二,对于少部分基础特差的学生,今后不可能去读高中,如果他们没有学习的动力就会虚度光阴破坏学习环境,笔者就会教育他们对初三的目标就要练就一份耐力、忍力,要坐得住、静得下,为今后进入社会打好基础,并对一些有技术特长的学生加以引导。如果实在听不懂初三的文化课,学生想做什么要跟教师申请,如果确实对学生今后人生有帮助,教师还是会允许的,让学生的注意力从没有用的小说手机中转移出来。第三,要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是“活到老学到老”,很多的学习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在学校的学习只是学习的一种形式,而不应该把在学校的学习当作一种负担。
三、制定合理的班级规章制度
即使一个班上绝大部分学生进入了学习的状态,维持这种状态还要采取一定措施的。毕竟初三学生,还不是很明事,自制力也不够,要有必要的班级制度约束学生。关于班级制度不能强行让学生执行,而应该跟班委商量,让全班学生参与,让学生自己制定出班级制度,这样学生会更自觉执行。有了学生自己制定的班级制度,班主任工作成效也会更高。为什么笔者把班级的规章制度放在这里来说?如果学生的思想还没进入学习状态而跟他们谈要遵守这个遵守那个,学生执行起来就比较难。在班级制度中一定要有奖惩措施,对于表现好有进步(不只是学习而是学生的方方面面)的要奖励,特别是那些思想容易动摇的,只要有些进步就给予奖励,让他们觉得付出有收获。而对那些教而不改、情节严重的要进行罚款。在学生的自觉性和班级制度的约束下,他们的求进步想学习的劲头就足了。作为班主任,只是想让学生明白事理,遇事冷静;能够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有一个努力的方向;让学生明白只要坚持付出就有回报和懂得诚恳为人、踏实做事的道理。让学生自觉朝着“三好世界经济期刊”努力,即在家是个好孩子,在校是个好学生,在社会是个好公民。
作者:谢发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