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侯君英;孙勇猛;孟优;王刚;刘亚男;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01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根据1990、1999和2010年3期遥感数据获取吐鲁番绿洲土地利用的数据,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0~1999年由于草地和水域的转移面积减少的负贡献,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指数下降,区域环境质量下降;1999~2010年耕地和草地转入面积增加的贡献,使区域生态环境指数上升,区域环境质量改善。近20年吐鲁番绿洲土地利用的环境效应明显,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指数上升,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趋势上升,环境得到了改善。
【论文正文预览】: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1-3],区域尺度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可引起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变化,是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4-5]。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与区域气候、水文、土壤养分及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单一要素影响的研究较
【文章分类号】:F301.2;X826
【稿件关键词】:LUCC生态环境效应吐鲁番绿洲
【参考文献】:
- 于兴修,杨桂山;中国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 杨述河,闫海利,郭丽英;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以陕北榆林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06期
- 李天宏,韩鹏;厦门市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的遥感检测与分析[J];地理科学;2001年06期
- 秦丽杰,张郁,许红梅,刘湘南;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前郭县为例[J];地理科学;2002年04期
- 张杨;刘艳芳;顾渐萍;丁庆;;武汉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J];地理科学;2011年10期
- 赵锐锋;姜朋辉;陈亚宁;石培基;潘竟虎;赵海莉;;塔里木河干流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地理科学;2012年02期
- 丁建丽,塔西甫拉提·特依拜,熊黑钢,海米提·依米提;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土地覆盖变化[J];地理学报;2002年01期
- 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延安市羊圈沟流域为例[J];地理学报;1999年03期
- 马倩;;新疆甘家湖湿地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01期
- 宋戈;李娜;李静;刘焕军;宋思铭;;建三江垦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作用机理研究[J];经济地理;2011年05期
- 李娟;;漾洱水电站施工区不同地类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 徐芬明;朱玉碧;郑财贵;;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浅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8期
- 李扬;;国内外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概述[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9期
- 唐娟;高敏华;王宏;李悦;;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吐鲁番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01期
- 沈晓明;赵晓露;;昌吉市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07期
- 张小娟;高敏华;郭兴芬;;库尔勒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关系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11期
- 王兆华;王莉霞;贾永健;;河西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 宋成舜;翟文侠;汤进华;杨旺舟;董捷;;洞庭湖平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湖南南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1期
- 王彦丽;李忠峰;;基于RS与GIS支持下的定边县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0期
- 陈志;胡勇;刘成武;;咸宁市土地利用结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6期
- 孙周亭;张超;杨建宇;朱德海;;基于空间插值法的耕地等别快速评价方法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 白泽龙;包安明;赵金;;土地利用变化对艾比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 范娜;;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 邓祥征;战金艳;苏红波;姜群鸥;;黄淮海平原土地系统结构变化的模拟与分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 徐新创;刘成武;;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洪涝灾害效应——以江汉平原为例[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 黄志刚;欧阳志云;李锋瑞;郑华;王效科;王中建;;南方丘陵区不同坡地利用方式土壤水分动态研究[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 李阳兵;谭秋;白晓永;王世杰;;黔中喀斯特地区的景观变化及其生态效应[A];《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第1届4次编委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 凌侠;董智;孙保平;郭建英;;退耕还林对盐池县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的影响[A];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C];2008年
- 李喆;马润赓;;云南丽江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遥感检测与分析[A];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 曹银贵;王静;程烨;郝银;许宁;;土地变化科学研究进展[A];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 周兴东;徐州市城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遥感监测与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 赵锦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地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 胡文英;元阳哈尼梯田景观格局及其稳定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 郑晶;低碳经济视野下的农地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 彭保发;区域LUCC的景观生态效应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 戴兴安;长沙市湿地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 程雄;协调土地利用和生态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 边振兴;沈阳经济区核心地带村庄用地转型与调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
- 蒙海花;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岩溶水文水资源响应[D];南京大学;2011年
- 张宏芝;陕北黄土坡面微地形土壤质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 贾海啸;湖北省径流小区观测数据的整合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 杜金龙;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 易兴翠;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 王福禄;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集约利用规划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 李水玉;土地利用规划中生态建设研究的理论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 崔云燕;大连市土壤侵蚀评价[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 杨光;合肥城市化进程及城市森林格局动态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 边亮;黄土高原区防护林遥感监测方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 李巍岳;基于RS与GIS的区域景观格局与土壤侵蚀的关系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 曹洪亮;东江源地区土地利用与覆被时空特征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 王根绪,沈永平,程国栋;黄河源区生态环境变化与成因分析[J];冰川冻土;2000年03期
- 潘竟虎;近15年来长江源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3期
- 尹占娥;许世远;;上海浦东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04期
- 王晓栋,崔伟宏;GPS技术在获取土地利用空间变化数据中的作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年04期
- 于兴修,杨桂山;中国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 张军涛,李颖;近10年来东北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6期
- 杨述河,闫海利,郭丽英;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以陕北榆林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06期
- 张兵,金凤君,董晓峰;甘肃中部地区景观生态格局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3期
- 王秀兰,包玉海;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01期
- 张显峰,崔伟宏;运用RS、GPS和GIS技术进行大比例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实验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02期
- 窦燕;陈曦;包安明;;近40年和田河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干旱区地理;2008年03期
- 宋戈;李娜;李静;刘焕军;宋思铭;;建三江垦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作用机理研究[J];经济地理;2011年05期
- 王兆华;王莉霞;贾永健;;河西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 敖民德力根;;调水后额济纳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年21期
- 蒙吉军,吴秀芹,李正国;黑河流域LUCC(1988-2000)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5年04期
- 杨凯;曾永年;历华;;湘西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张家界市永定区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07年06期
- 宋翔;颜长珍;朱艳玲;段翰晨;;黄河源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中国沙漠;2009年06期
- 岳文泽;徐建华;徐丽华;;基于遥感影像的城市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城市热环境和植被指数为例[J];生态学报;2006年05期
- 祖木拉提·伊布拉音;吐尔逊·哈斯木;阿依先木·司马义;曼尼萨汗·吐尔隼;韩桂红;;塔里木河干流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08期
- 王志强;张柏;张树清;王宗明;;吉林省西部湿地动态过程及生态环境效应分析[J];资源科学;2006年02期
- 王莹莹;查良松;;合肥市热岛效应变化的遥感分析及其与下垫面间的关系[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 陆安祥;王纪华;马智宏;沈涛;;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氮、磷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特征研究[A];全国耕地土壤污染监测与评价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 林爱文;朱海燕;;20世纪90年代以来武汉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驱动力分析[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论文集[C];2006年
- 窦浩洋;;珠三角地区城市热岛空间分布及其与土地利用类型关系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 彭鸿;张海峰;廖纯艳;张小林;陈存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与非点源污染的初步研究——以宁陕县寨沟小流域为例[A];水土保持发展战略——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及水土保持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 王静;朱婧嫄;马同宇;;塘沽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研究[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 赵强;任敏敏;;济南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 刘永兵;岳德鹏;李海龙;王计平;黄月艳;;基于GIS技术的县域尺度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研究[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 钟顺清;;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A];人居环境学研究论文集[C];2007年
- 周友亚;贺晓珍;施烈焰;曹云者;侯红;李发生;;污染土壤修复指导值的制定[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环境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 王永生;环评:新一轮土地规划修编的重要举措[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 记者 方弘;第四次全区荒漠化沙化监测工作展开[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 记者 操秀英 陈瑜;三峡水利工程可降低库区平均气温[N];科技日报;2009年
- 张兆军;东北拉响生态警报[N];中国矿业报;2003年
- 本报记者 张兆军;东北生态恶化拉响警报(上篇)[N];科技日报;2003年
- 邵高波;我市开展土壤现状调查及污染防治工作[N];运城日报;2007年
- 罗开林;贵州启动土壤污染调查[N];中国环境报;2006年
- 徐航 长江委水土保持监测站监测室主任 张青峰 邢丽芳;3S与WEB技术,升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N];中国水利报;2006年
- 袁金辉;流域生态安全必须高度重视[N];中国改革报;2009年
- 吉林大学 杨学祥;混合成污染 分类变资源[N];人民政协报;2002年
- 王水献;开孔河流域绿洲水土资源开发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8年
- 方广玲;盐池北部风沙区LUCC驱动机制及效应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 彭文甫;基于RS&GIS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 陈志彪;花岗岩侵蚀山地生态重建及其生态环境效应[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 李小英;滇池流域台地水土和氮磷流失及防控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 王鹏;基于数字流域系统的平原河网区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与应用[D];河海大学;2006年
- 斯蔼;生态经济学模型支持下的松嫩平原可持续发展量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 冯明磊;三峡地区小流域氮循环及其对水体氮含量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 邱临静;气候要素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延河流域径流泥沙影响的评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 王成;局地土地利用变化及景观格局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 郝俊萍;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 闫文浩;塔里木河下游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生态恢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 赵倩;1997~2007年上海市青浦区水体氮素含量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子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 刘琦;3S支持下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 唐娜;基于LUCC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 李婷;基于PPI的流域污染负荷分布评价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 董立新;基于RS与GIS的天山北麓生态环境演化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 张婷婷;基于GIS的青海湖流域LUCC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 秦泗刚;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D];西北大学;2005年
- 杨珊珊;城郊区小流域水体氮磷输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稿件标题】:[吐鲁番网论文]1990~2010年吐鲁番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评价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兵团环境监测中心站;
【发表期刊期数】:《
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01期
【期刊简介】:刊登有关农、林、牧、副、渔业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读者对象:农业科研人员,农业行政干部,大专院校师生。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1169/)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侯君英;孙勇猛;孟优;王刚;刘亚男;
更多
农业类论文详细信息:
[吐鲁番网论文]1990~2010年吐鲁番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6823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小说月报在线阅读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4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5 小说月报电子版 小说月报2010年精品集 中篇小说选刊 论文写作格式 网络新闻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