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纳西族历史悠远,人文荟萃。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丰富多彩且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纳西族的非物质是其生生不息的有形物质载体和无形的精神财富,是纳西族人民繁衍发展的根脉。她是纳西族人民社会生活的精神需求;是民族精神的发生器,纳西族文明的起点;她滋养了纳西族多元的传统文化,是纳西文明不竭的源泉。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美的享受,而且是纳西族社会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
关键词:纳西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中图分类号:C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128(2016)03-0048-03
一纳西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
纳西族是一个历史悠远、文化璀璨的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其所居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南交通贸易大动脉——南方“丝绸之路”和由云南进入四川、西藏的“茶马古道”。两条古道既是沟通中原与西南地区乃至东南亚地区的南来北往的商品贸易通道,又是沟通中国文化和东南亚文化的交流渠道。历史以来纳西族就与普米、藏、白、彝、回、苗、傣、壮、傈僳、汉等20多个民族杂居在一起,与各民族文化相生相融。在特定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纳西族文化的多元性和独特性。其中他们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思想道德、民间文学、传统工艺、组织制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生生相息的有形物质载体和无形的精神财富,是纳西族人民繁衍发展的根脉。纳西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常丰富,具体表现为:
(一)缤纷多彩,内容丰富
由于自古以来纳西族与众多民族聚居一起,文化呈现出多元的特质。纳西族的非物质文化缤纷多彩,内容丰富。如:节庆方面,有纳西族的春节、棒棒节、三朵节、三月龙王庙会、七月骡马会、转山节等;婚姻习俗方面,除了一夫一妻制以外,各地各支系还保留着走婚制、同族内婚、等级内婚、家支外婚、姑舅表先婚、转房制、同姓外婚等婚俗。宗教信仰方面,除纳西族的本土宗教东巴教,藏传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汉传佛教、道教等各大宗教在纳西族地区均有流布,也对纳西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饮食习俗上,有纳西族的招待宾客的“三叠水”宴席,以及丽江粑粑、纳西火锅、鸡豆凉粉等特色小吃。泸沽湖边纳西族摩梭人家的猪膘肉(又叫琵琶肉)、酥油茶、糌粑(青稞炒面)、“苏浬玛”酒、奶渣等美味佳肴;民族传统装束上,有纳西族的“披星戴月”、纳西族摩梭人的百褶长裙;民间歌舞方面有“阿丽丽”、“窝热热”、“勒巴舞”、“古气”、“阿哈巴老”、“喂麦达”,纳西族摩梭人的“甲蹉”等。民间文学方面则有纳西族的《创世纪》、《鲁般鲁饶》、《黑白战争》、《阿一旦的故事》、《鱼水相会》、《嫁女》、《赶马》等等。这些丰厚的非物质文化是纳西族生存和发展的根脉,关系到民族的生死存亡。所以,把根留住,保护、传承、发展它,我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也刻不容缓。
(二)积淀深厚,特质鲜明
纳西族的非物质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质和深厚的文化蕴涵。如纳西族民间歌舞“热美蹉”最初是狩猎时为追赶猎物的撵山调,为惊吓猎物而形成的原始舞蹈,后来演变成纳西族为颂扬死者,安抚家属的丧事挽歌,如今成为民众休闲娱乐,健身强体的集体圈舞,它是一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民间艺术。2008年因其传承性和独特性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如2006年被命名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纳西族摩梭人“转山节”,每一年它都以历史悠久、精巧构思、繁多的名目、多姿的形态吸引着数以万计的国内外民众游人客商纷至沓来,成为一张丽江文化旅游的名片。
(三)技艺精孰,远近闻名
经过长期的传承和发展,纳西族的非物质文化已形成了一批在当地乃至全国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品牌项目。如纳西族铜器制作是丽江传统民间手工艺技术之一,从考古的资料看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后随明代木氏土司诚聘中原艺人到丽江制作铜器工艺后,纳西族铜器制作兴起。明朝时大旅行家徐霞客来丽江时就有木氏土司以“红毡丽锁”相馈的记载,“丽锁”即是当地民间艺人加工的“黄铜挑簧锁”,工艺非常考究。时至清代、民国,纳西族铜器制作不断发展创新,城乡都有了打铜的作坊,“在大研古城有一专营铜器的‘打铜街’,数十家各类铜器铺子,各式铜器产品满街陈列,耀眼醒目,精美的各式铜制工艺,为各族群众所喜爱。”[1]铜匠世家“德荣昌”“铜匠杨伍(杨璞坚)”等久负盛名,成为丽江一大人文景观。传统的纳西族铜器是纯手工打制的,工艺独特,其选材于当地的铜矿石,燃料为优质松木烧制的木炭,经过铜矿石、饼铜、粗铜、精铜几次冶炼,然后多次加热锻打成各种器皿,或在精铜中加入锌锡等合金打制成各式精致的手工艺品。由于历史的原因,纳西族铜器制作虽出现式微,但随着丽江旅游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新世纪以来它在继承、改革、发展、创新上有了重大突破,注入更多、更高的艺术元素,使其作品更加高贵、优雅,艺术品味更浓,档次更高。如今,用电解铜为原料,经过饼铜、垒层、锻打、剪片、铅托、锤击、錾刻、镌镂、“点冷锤”和“出色”等繁杂工序而成精湛物品。如铜火锅、铜锁、铜门扣、铜盆、铜壶、铜勺、铜瓢、铜盘等,工艺精良,款式多样,图案精致,造型优美,质地坚固,经久耐用,是纳西族人家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具。铜器分为红黄两色,显得富丽美观,它既是纳西族姑娘陪嫁的必备妆奁,也是深受汉、藏、彝、白、傈僳及普米等族人民喜爱的生活用具。纳西族铜器还多次参加省内外诸多城市文化会展,受到广泛关注和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四)喜闻乐道,脍炙人口
纳西族的非物质文化是纳西族人民生产、生活中最喜闻乐道,脍炙人口的文化特长,是纳西族人民生生不息的文化品质,比如说“东巴画”作为一种宗教绘画艺术,虽然受制于宗教,题材主要反映经书中的神话故事以及各种鬼神、人物、动物、植物的源流,但是其中许多神话故事是纳西东巴们为了吸引广大群众,宣传东巴教义,在群众喜闻乐见的一些民间故事基础上整理出来的。所以,它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描绘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图景,深受民众喜爱。又如“纳西蜜饯”,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艺、独特的口味和繁多的品种,通过“得一”“绿丫头”“女儿珍”等食品企业的产业化动作,生产出品质优良、包装精美、携带方便的名优特产,不仅是当地居民探亲访友馈赠佳品,还是中外游客喜爱的旅游产品。
二纳西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纳西族人民社会生活的精神需求
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都植根于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它从开始被创造,就服务于当时当地的社会生活。纳西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人民社会生活的精神需求。如:纳西民歌是纳西族人民劳动生活中的必需精神产品。它源于纳西族人民的生活,又体现在纳西族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了缓解劳动的疲劳,纳西先民上山狩猎打柴唱起了山歌,下江下河捕鱼唱起了渔歌,下地种庄稼唱起了田歌,因气侯变化而出现四季歌曲,于是民间歌谣应运而生;旁晚,人们围坐在火塘旁,为了打发闲暇时光,人们编起了动听的故事,小孩围绕于祖辈的膝下,听着远古传下来的创世神话和祖先迁徙的历史,于是便有了民间文学;看到自然界的各种灾难,在万物有灵的思维映射下,创造出了“美本(祭天)”“三美波祭(烧包祭祖)”等各种仪式来驱灾避祸,于是就有了东巴乐舞等民间艺术……“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的产生,首先是因为它们具有实用性,能够满足当地群众的各种生产生活需要,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发挥过的最大价值所在。”[2]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了纳西族民族精神的生成和传播
纳西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纳西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淀而形成的思想精髓和文化理念,深深蕴藏着该民族成员所认可并接受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品质、价值取向以及道德规范。如纳西族的“生(早期的生存、衍生、生命力)、战(中期的战争、战斗)、和(后期的和平、和谐、和善)”①等民族精神,就是在纳西文化基础上升华提炼而产生的,并体现在纳西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特质之中。纳西族文化是锻造爱国兴邦、团结友善、勤劳勇敢、诚实守信、开放进取、兼收并蓄、宽厚包容等民族精神特质的大炼炉。民族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基因融合在一起,在其传承发展中又不断传播着这些精神实质。同时,在当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又起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滋养了纳西族多元的传统文化
纳西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在深远的文化意义。它不仅是纳西方文明的起点,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它又不断地与各种文化交流而逐渐丰满。纳西族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是其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它像永不干涸的河床承载着纳西文明,使之得以薪火相传。“它犹如民族文化的基因库,人文学科、自然学科都源于其中,文学艺术更是以非物质文化作为其生长的肥沃土壤。像诗歌艺术根植民歌民谣,小说创作的母胎是民间故事的口头传承一样。”[2]而今无论是大型实景演出《映像•雪山》、民族歌舞汇演《丽水金沙》还是闻名遐迩的纳西古乐、东巴歌舞,其原初形态都是当地民族民间的音乐与舞蹈。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纳西族文明的不竭源泉
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常以最简单的形式表现出来,却是当地民族生活方式、社会习俗、思想道德、民间文学、传统工艺、组织制度等等的有形物质载体和无形的精神财富。是一个地区或民族生产生活的百科全书和精神世界的博物馆。它能满足人们感知世界、理会历史、领悟特色文化的需求。一个仪式、一支小调,都包含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信息,全方位地反映了当时当地民族的风土人情。所以要了解一个民族和地区的社会民情、人文历史,就可以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与他们生生相惜,繁衍发展的根脉入手。故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今天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汩汩不断的源头活水,为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具在独特的科学价值。
(五)纳西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人们提供了美的享受
纳西族传统生活中建筑的营造装饰、服装的色彩搭配、花边修饰以及东巴文字、东巴重彩画、东巴乐舞等等无一不是天才的艺术创造。从中我们可以形象地看到历史上纳西族人民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生活习俗以及审美情趣、思想情感。这些巧夺天工般的艺术技巧,无可比拟的艺术形式,能深深地打动人们的心灵、拨动人们的情弦、激发人们的感情。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文化艺术创作的原形和素材,是艺术创造不竭的动力。比如说,东巴法师所用的木牌、石鼓的竹篾器皿、麻织品(摩梭人)等传统手工技艺曾经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连,是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但随着社会的变迁,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传统手工艺品的实用价值也随之降低乃至消失。然而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它们却是博物馆、演艺公司、商家等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虽然许多民俗、表演艺术、民族工艺品已脱离了它们原有的意味,而转化为纯粹的娱乐和商业活动,但这些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新的社会环境里新的价值体现。
(六)非物质文化遗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双赢的可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上一向主张既尊重遗产的生存权利又尊重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认为无论是有形文化遗产,还是无形文化遗产,“都可以在确保文化遗产不被破坏的前提下进入市场,并通过切实可行的市场运作,完成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潜能的开发,以实现文化保护和经济开发的良性循环互动。”[3]纳西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抢救和保护的前提下加以科学选择,合理利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现实文化生产力,开发为文化产品,形成文化品牌,带来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自从2003年丽江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以后,丽江加大了对外开放、文化产业建设和民族文化保护的步伐。在“文化就是财富”的理念引领下,坚持保护和发展相结合方针,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丽江文化产业化过程,经历了民间自发、政府支持引导、市场推动、群众广泛参与和蓬勃发展的历程。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目前已形成以世界遗产文化、东巴文化为核心,以文化旅游及旅游相关产业为中间层,以现场表演、东巴文化产品创作、生产、销售为外围层的产业化动作体系,形成各类文化企业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容易发表的核心期刊”[4]总之,科学的认识和精准地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凝聚人心,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沛曦 张波 张涌 单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