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分析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高校图书馆管理弊端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图书管理;弊端;措施
图书馆在高校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它不但是师生们查询资料的途径也是学习的重要场所,所以说图书馆的管理是否合理对一所高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在现实当中,许多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图书资源短缺、管理体制不健全等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高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年的逐渐扩招,我国高校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而作为高校重要服务机构的图书馆及其管理却没能跟上,特别是一些地方高校问题更是严重。
1.1人员素质不齐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各种复杂原因,许多图书馆,包括高校图书馆成为安排闲杂人员的重要场所和临近退休人员“养老”的地方。这是因为在许多人的观念中,图书馆无非是看看图书,对来访人员予以登记,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工作也相对比较清闲。所以说,图书馆工作人员往往是一些有“关系”的人或者“难缠”的人,这往往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阻力。图书馆既是藏书的场所,又是广大读者获取知识的场所和重要途径。它不仅是一个储藏的空间,更是一个精神文明的家园。在这里,不单纯是人与书的交流,也包括人与人的交流。所以说,在图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把人作为工作的主体,要做到人性化服务,既要服务于人,又要尊重人。而从我国图书馆的现状来看,要做到这些十分困难。如前所述,由于我国图书馆中存在着大量的安置人员,如许多高校图书馆许多人员来自领导、教师家属或其他非专业人员,这就造成了图书馆人员整体素质较低。而不同地区人才分布极不均匀,如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我国东部地区专业人才过于密集,而其他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专业人才十分缺乏。从部门来看,上层的图书馆人才早已饱和,而基层图书馆却无人可用。
1.2管理制度落伍
由于工作人员素质参次不齐,给管理工作也带来了许多麻烦。制定的规章制度在现实中无法执行,迟到早退现象时有发生,更别说保证服务质量了。这不但在工作人员内部造成很坏的影响,对于读者来说更是一种直接的伤害。许多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方式还停留在传统阶段,进行单纯的借还书和一些文献资料的整理,也就是“以书为本”。图书馆的馆藏多为纸质的印刷品,基本上依靠手工来完成各种操作,属于一种被动的服务状态。如果按照这种管理模式发展下去,只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对工作人员来说,工作效率难以提高,而给读者查询和借阅图书也带来诸多不便。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与教师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重要场所,所以图书馆不能把看好、整理好图书作为衡量工作质量的唯一标准,更应该注重这些图书对高校师生所能产生的最大效益。
1.3硬件设施缺乏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成数倍增长,而许多硬件设施却没能跟上,包括图书馆建设。特别是一些地方高校,由于教育经费不足等原因,大部分经费被用于人员工资和一些紧迫的硬件设施,而忽略了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及图书的采购。再加上图书管理工作的相对滞后,图书利用率相当低,尤其是许多当代大学生难以抵挡外界的诱惑,对学习缺乏兴趣,这就造成了学校图书资源的空闲浪费。即使一些学校采购图书,也多是为了应付评估检查的需要,在采购图书时偏重于图书的数量,而很少顾及广大师生的实际需求。这不仅造成了资金的浪费,也使所购图书成为一种摆设。同样为了保持学校的图书规模,一些年代久远切很少或几乎没有使用价值的图书资料仍然保存在图书馆里,这在客观上也占用了图书馆有限的空间资源。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图书馆会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形式,在某些方面上会超过对传统图书馆的需求。依托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功能,图书馆信息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共享。所以说,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首要是丰富校园网络信息资源,而不是把电脑当作摆设。而在现实当中,一些高校图书馆电脑虽然买了不少,但由于缺乏相关的人才,这些电脑只能当作摆设。要去除图书馆管理现有的弊端,实现信息化、现代化的管理,许多高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从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加以改善。
2去除管理弊端的措施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必然要进行全面的改革,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广大师生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但就目前来说,当务之急是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予以改进,使一些高校图书馆在现有条件下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2.1改善图书管理人员的结构和业务技能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三大组成之一,图书管理工作是一项学术性、技术性和创造性都很强的工作。就如英国图书馆专家哈里森所说:“即使是世界一流的图书馆,如果没有充分发掘藏馆优势、效率和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也难以提供广泛而有效的读者服务。”而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是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来源复杂,业务水平参次不齐。要根本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也不太现实,只能在现有状况下予以整合、提高。对于一些确实不适合在图书馆工作的人员予以校内分流,剩余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按培训结果重新安排岗位。在此基础上引进一些专业人才,以适应现代化图书馆建设的需要,对现有员工也可以起到帮扶和带动作用。在强化员工业务水平的同时,要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具有为广大师生服务的思想意识,具备坚决的事业心与责任感,不能惧怕工作的繁琐、复杂与繁重,这样就能以自身的良好形象影响和感染读者。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之后,图书管理人员还要树立竞争和创新意识,具有不断学习的欲望。这种进取精神在提高自身素质与技能的同时,也会推动图书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2.2提高图书馆建设的物质基础
当前高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中,首先就是图书资源的不足。高校图书馆的首要职能就是传递知识信息,而图书是知识信息的主要载体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说,高校在保证学校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应适当加大对图书采购的投入,这也是为学校的长远发展作贡献。在资金限额一定的情况下,图书选购应适合学者的专业需求和质量保障。也可以一个校内选书平台,让广大师生有发言权,这样才能了解读者的需求,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高校图书馆解决资金紧张的一个途径就是向社会寻求捐助,社会上一些有识之士和热爱教育的爱心人士都曾伸出援助之手,许多高校都从中受益。他们的援助形式多样,包括捐赠图书、援建图书馆建筑或直接予以资金支持。高校图书馆寻求资金来源的另一个途径就是与地方政府合作,把图书馆向地方群众开放,这样既解决了资金不足的困境又提高了图书的使用效率。如陕西理工大学与汉中市政府就采取了这种合作方式,汉中市政府每年予以一定的财政拨款支持学校图书馆建设,学校图书馆则向广大市民开放。这是一种互利互惠的措施,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是外来人员的增多给学校管理带来压力,二是对学生的安全和学习环境也造成一定的影响,这需要在实践中摸索解决。
2.3加快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背景下,电子书的流传对传统的纸质图书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也对图书馆的传统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传统图书馆是以文献数量与种类的多少作为衡量实力的标准,在信息时代图书的数量将从有限扩展到无限,其中网上虚拟空间的储藏将变得越来越突出。这种趋势还未引起许多高校的重视,有些高校只是象征性地采购了一些电子图书或者电子设备,认为这就是对图书馆进行了信息化。殊不知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电子书和电子设备,还包括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信息化制度的建立。许多高校的图书管理人员年龄偏大,对信息化非常陌生,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可谓任重道远。一些高校如果不抓紧时间赶上来,与其他高校的距离就会越来越大,很难实现信息共享,进一步就会制约学校的教学、科研的发展。
3结束语
书籍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和进步的阶梯,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记载的依据,而图书馆则是书籍储藏和阅读的重要场所和途径。信息化既给高校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所以说,学校应该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去除图书管理中的各种弊端,完善图书管理人才培养机制,使本校的图书管理工作再上一个层次,为学校发展构筑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潘寅生.图书馆管理工作[M].北京:北京图书出版社,2001.
[2]郁义鸿.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机电论文发表,2001.
[3]李利军.新时期图书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探讨[J].卷宗,2014,(1).
[4]陈万梅.浅谈高校图书管理创新[J].科学之友,2010,(11).
作者:陈宏 单位:陕西省汉中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