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探索背景下的大学图书馆管理
1949-1987年,图书馆管理除开几次全国性的会议和几个会议文件外,难有标志性的管理成果,仔细梳理这一时期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不难发现几个共同点:从图书馆建筑载体来看,仍停留在“经济、实用、够用”这一层次,直到1987年我国第一幢模数式建筑———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诞生;从图书馆管理模式看,藏、借、阅相分离,图书馆普遍采用闭架借阅;从图书馆服务手段来看:借阅是图书馆服务的主要手段;从藏用理念看,藏重于用。虽然期间经历了文革10年的磨难,但总体上,我国大学图书馆处于一个探索发展阶段,或者说数量绝对上升阶段。以湖南为例:建国初期,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为3所,馆舍面积为0.3万平米,藏书约12万册,从业人员30余人。〔6〕到1987年,湖南省各类高等学校图书馆达50余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45所,总面积达18.97万平米,藏书总量1310万册,高等学校图书馆从业人员达1300余人。这一时期的探索性首先体现在国家或教育部对大学图书馆的宏观指导上,其中,对大学图书馆管理与发展影响较大的会议或者文件有:1979年3月10日,教育部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图书和资料情报人员职务名称确定与提升的暂行规定》〔7〕,客观地说,该规定的印发,对全国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高等学校图书情报资料人员进行职务名称和晋升渠道的确定,对高等学校图书馆管理及至事业发展都是一项战略性的措施。高等学校“图书情报资料人员”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进入中国的“七十二行”,高等学校图书情报资料人员有了正常的职业发展路径,无疑为高等学校图书馆管理的精细化与专业化提供了基础,为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根据《暂行规定》精神,湖南省部分高等学校首次对图书情报专业人员进行专业职称的评定工作,确定了湖南省首批专业和技术人员的助理馆员、馆员、助理研究员、助理工程师和工程师队伍。1981年9月16日至25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2次全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条例》(下称《条例》),并于同年10月15日向各省教育厅和各高等学校颁发。《条例》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高等学校图书馆的性质和任务、业务工作、领导体制与组织机构、工作人员以及经费、馆舍、设备。并在第三章“领导体制和组织机构”部分明确:“高等学校实行校(院)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应有一名主管教学、科学研究工作的副校(院)长分管图书馆工作”,“高等学校图书馆一般应设办公室(或秘书)、采编部(组)和流通阅读部(组)”等等,〔8〕这些条款,为高等学校图书馆组织结构的设计和组织机构的运转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在政策的指导下,这一时期,大学图书馆在艰难的探索发展之道。以湖南为例,比较典型的管理变革有组织机构调整、实行定编定岗、量化管理、岗位责任制、分配制度的改革等等。组织机构调整主要是建立权力集中、反应迅速、责任明确的直线制组织结构,按馆长-部门主任-职工顺利进行指令传达,如湖南大学图书馆、湖南师范学院图书馆、湖南医科大学图书馆、中南工业大学图书馆、湖南财经学院图书馆等。湖南省高校图书馆在1982年前后纷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条例》进行定编定员管理,“各校可参照下述比例研究确定本校图书馆专业人员编制:以学生一千人、藏书五万册配备十五名专业人员为基数;在此基础上,每增加一百名学生、五十名研究生各增加一名专业人员;每增加五万册藏书增加一名专业人员;年平均进书量一万册配备三名专业人员。”如原湖南财经学院图书馆1985年有读者4300人,藏书62万册,定编为60人。以考德、考勤、考绩为基本内容,把图书馆的所有工作都量化到岗到人,实行量化管理分配制度改革。打破平均主义,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这些管理改革措施,当时在提高职工劳动积极性、提高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总的说来,还是属于探索管理阶段。(1)以“图书”为管理中心。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管理在这一阶段,虽然提出了“优质服务”这一概念,但总的说来,其基本指导思想是“管理出效益”,图书馆管理的中心是“物”,即藏书,管理的重心为“藏”而非“用”。(2)以“人治”为管理手段。“人治”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管理的主要手段或者说根本特点。虽然,在管理实践过程中,提出了定编定岗、量化管理、岗位责任制等科学管理的概念与方案,但是,整个管理还停留在管理人经验之上,管理的焦点仅限于某个方面,而非系统化。(3)管理职能的“经验化”。在管理的四项基本职能:组织、控制、领导、激励上,这一时期,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体现了“经验化”特征。在组织设计上,组织结构虽然进行大的变革,但是这一变革大都是从无到有,或者说从不健全的组织结构到有基本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采用简单机械的直线制结构;在管理控制上,依靠的是简单而又繁琐的外部控制,对于不能计量或者难以控制的工作,如办公室工作,难以进行科学的考核;在图书馆领导上,图书馆馆长担当“师傅”的职能,身体力行、亲身示范而非计划者、组织者职能;在激励上,采用的单一的外部激励:奖金,激励效果并非最佳。
2制度背景下的大学图书馆管理
1987-1999年,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至1999年年底,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数量达到48所,馆舍面积达41万平米,藏书总量达2505万册;图书馆从业人员达到2000余人。这一时期,不仅仅是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系统,可以说是全国图书馆系统管理发展的一个节点时期。三件事情改变了高等学校图书馆宏观管理的大环境,触发了图书馆管理的大变革:一是1987年第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会议的召开引发的图书馆发展战略的转变;二是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引发的图书馆管理手段与管理措施的改变;三是图书馆开架借阅引发的高等学校图书馆馆藏理念的改变,即从重“藏”轻“用”到重“用”轻“藏”。因此,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在这一时期的系列变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组织机构变革、制度管理和人事制度改革。
2.1组织机构变革
一是图书馆产生专门的管理协调机构,图书馆办公室理所当然地承担了图书馆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双重职能。图书馆办公室对馆长起参谋作用,对其它业务部门起监督、指导作用,因此,从组织结构的角度,这一阶段属于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这一组织结构形式,降低了对馆长的管理能力尤其是行政管理能力的要求。二是新增技术服务部,以适应高速发展的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要求。三是部门职能的调整和名称的改变。如:将技术部与情报部合并形成信息开发部;将复印室从技术部分离出来采用承包制;将期刊部与阅览部合并形成期刊阅览部、将情报部改为信息部等等。
2.2制度管理
1991年国家教委下发的《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工作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大纲》《关于指标体系大纲的说明》三个文件。这三个文件的出台以及湖南省教委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展的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检查,使得图书馆的制度管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根据相关评比办法:措标体系中第12-16项都是管理工作;占总指标权重的26%。其基本要求是“内部管理改革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考核认真,效果明显”〔9〕。这就要求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变人治为法治,变经验管理为科学管理,保证藏书特色的一致性与各项业务工作的连续性。
2.3人事制度改革
1996年前后,湖南省部分高等学校图书馆在学校改革的大环境下,也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制度改革,其基本思路是: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在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下,在严格定编、定责、定岗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组合,实行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部分图书馆如湖南大学图书馆采用了“末尾淘汰制”,通过内部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这一时期,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管理通过制度建设,充分体现了“法治”特征,而淡化了“人治”特征,具有制度管理的明显特征:(1)以“任务”为管理中心。在这一阶段,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实施全面开架借阅,高等学校图书馆办馆理念由“重藏轻用”转向“重用轻藏”,藏书建设思路由追求系统性、全面性、完整性向实用性改变。图书馆管理中心是“工作和任务”,而不是藏书。学校图书馆存在的结果和意义越来越为管理者重视,“服务读者”和“办让读者满意的图书馆”成为高等学校图书馆服务理念和中心任务。(2)以“法治”为管理手段。开架借阅以及计算机在图书馆的普及,要求高等学校图书馆建立系统完善的制度,而制度建设又为“法治”提供了必要的依据。(3)管理职能的“机械化”。在组织、控制、领导、激励上,这一时期开始脱离“经验化”,但由于制度的广泛确立存在,管理职能形成“机械化”的特点。在组织设计上,由于办公室行使职能部门的权力,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取代了原有的直线制组织结构,而职能部门行使监督管理权力时只能机械地按制度办事;在管理控制上,必需按照预先确定的流程、方案、制度来进行;在领导职能的行使上,图书馆馆长指挥、领导全馆事务;在激励机制上,还是采用单纯的外部激励,如奖金、提成、承包盈余等等。
3人文背景下的大学图书馆管理
2000年以后的十多年间,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发展: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由48所合并为37所,馆舍总面积达到90多万平米,阅览座位9万余个,文献总量达到7332万册(其中印本4876万册),图书馆从业人员达2400余人。〔10〕两个因素主导了这一时期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发展,一个是内因: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高速发展由内而外引发了大资源、大服务观的形成;一个是外因:高校合并、高校扩招以及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由外向内促进了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发展。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进入了多元化发展时期,相应地,在图书馆管理上,组织机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人事制度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3.1组织机构变革
2000年高校大合并给图书馆组织结构设计与组织机构设置提出了新的课题。经过近两年时间的摸索,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大体上采取两种组织结构模式:未经过合并的院校基本继续采用直线职能制;合并院校采用总-分馆制。在这种组织结构模式下,馆务会和学术委员会是两个决策参谋机构和智囊机构,办公室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能参谋机构。
3.2管理手段变革
随着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高速发展,在图书馆管理手段上也充分体现了与之相适应的高科技特征。数字考勤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现代管理手段纷纷应用于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在数字考勤系统上,采用的主要有门禁考勤智能识别系统(如湖南大学图书馆、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长沙理工大学图书馆、吉首大学图书馆等)、IC卡考勤系统、指纹识别考勤系统(如怀化医专图书馆、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图书馆、长沙医学院图书馆);在OA(办公自动化系统)上,使用的有中南大学图书馆、湖南大学图书馆等等。新管理手段广泛应用,催生了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借、阅、藏、管、咨、查”的业务一体化和“人、机、书”的管理一体化模式。
3.3人事制度改革
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进入新世纪以来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人事制度改革体现了人性化与精细化的特征。人事制度改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岗位聘任制、激励机制。在岗位聘任制上,“科学定岗、自由选岗、择优聘岗”为全省高等学校图书馆岗位聘任制的基本流程。
3.4管理方法变革
这一阶段,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管理方法体现出几个明显的特征:数据化管理、系统化管理、标准化管理和民主化管理。在具体的管理方法上,也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体现了各馆的不同特点,一些企业管理的常用方法被成功地移植于图书馆管理,如:藏书管理采用“ABC管理法”(湖南大学图书馆等);复合图书馆建设的“知识管理”(中南大学图书馆、湖南大学图书馆等);图书馆服务效益评价的“360度考评法”(湖南理工学院图书馆、吉首大学图书馆、怀化学院图书馆等);职工年度考核采用“目标管理法”(湖南大学图书馆、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长沙理工大学图书馆、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等)。这一时期,改革与创新成为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管理的主旋律,“人”的因素在图书馆管理中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充分体现了“人本管理”的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以人为本”成为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的主流管理理念。新世纪图书馆管理思想的重要演变就是从“物”到“人”的变化。这一演变在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应该说有一个重要的分水岭:2004年范并思先生提出的“百年图书馆精神”〔11〕和2005年湖南图书馆建馆一百周年之际由张勇、范并思、韩继章、郑章飞等人倡导的“新图书馆运动”。研究者们围绕着“信息公平”与“图书馆自由”两大主题在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系统同时展开了大讨论,而最终的指向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如:“馆员第一”和“读者第一”并重的新辩证理念;面向读者的“开放理念”、“免费趋向理念”、“便利服务理念”等等,这些理念为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管理思想的演变提供了理论依据。经过多年的发展,“人本管理”理念在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已不仅仅停留在研究上,而是贯穿于图书馆管理的每一个环节。(2)管理职能的“有机化”。随着“人”的因素在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中进一步得到重视,在组织、控制、领导、激励上,逐渐体现了“有机化”的特点。在组织机构的设计上,传统图书馆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得以打破,一些新型的组织结构,如:总-分馆制、矩阵制、学习型组织结构等开始在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中尝试或者确立。通过充分发挥职工自我控制、提高职工自主动能性也越来越受到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管理层的重视,如“目标管理”在湖南大学图书馆的成功应用。在领导上,“育才型”的领导方法替代了以前“师傅型”和“指挥型”领导方法,图书馆管理层开始考虑职工职业生涯路径,在领导与管理上考虑得更多的不仅仅是“图书馆如何发展的问题?”而是“图书馆、读者、职工如何共同发展的问题?”(3)“文化治馆”成为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管理的发展趋势。建立与学校战略和校园文化相适应的、系统的“图书馆文化”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重视。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至少从二个方面开始建立“图书馆文化”:一是核心价值观体系建立,二是制度的系统化。此外,行为和物质的文化象征化也越来越受各馆重视:如湖南理工学院图书馆的行为规范;湖南大学图书馆、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重大活动日的统一服装和一体化标识;湖南大学图书馆、吉首大学图书馆还设计了自己的LOGO等等。
4结语与展望
应该看到,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化、社会、经济、法律、技术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的发展了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高等学校图书馆经过100余年的发展、蜕变,我们有理由相信:高等学校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与事业发展是同步的,管理推进了事业的发展,而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提高。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和和谐的组织氛围,高等学校图书馆及其管理势必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作者:涂湘波 陈有志 单位:湖南大学图书馆
相关专题: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商业经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