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国观众缺乏对美国实际情况的更多了解
对于包含知识量大、思想深邃的经典文学作品,受众了解有关知识的多少程度和对它的兴趣深度成正比。《飘》在我国还是有一定受众的,只是远不如美国而已,但多数中国受众着眼的是斯佳丽的爱情、婚姻、美国南方贵族富贵的生活等,对其他内容并不考虑太多,因为许多人没有美国的联邦制度等知识,无法品味出其他内涵。小说《根》在1977年后的大学生中读者较多,因为《根》的英文原版选入了他们的大学教材许国璋英语,激发了他们阅读《根》全本的兴趣,而文化较低者对《根》的兴趣并不比一般反映美国黑人被白人压迫的作品多多少,在20世纪90年代上海电视台译制播出《根》电视剧后也是如此。同时这还和有关方面宣传的深度不够有关。
二、《飘》和《根》在中美二国不同影响的历史事实对我国影视剧进出口的启发
1.用法治的办法提高和保障影视剧制作和进出口的学术自由度
多年来,我国影视剧进出口逆差很大,2010年,我国有17部国产影片出口,总收入35.71亿元,但有46部是同外国合拍,其中中美合拍的《功夫梦》就占23.63亿元,2011年,我国国内电影票房是131.1亿元,但进口片占了60.8亿元。[3]这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是我国同发达国家,在对影视剧内容准入的宽松度上相距太远,即发达国家的自由度较大,如黑人问题是美国最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并且文学作品对引发这一问题的作用有时非常大,如反映美国黑奴受白人奴隶主压迫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对美国以是解放黑奴还是保持黑奴制度为矛盾焦点南北内战的爆发和胜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飘》的倾向是赞美南方蓄奴制度,这即使在美国,政治立场也是不正确的,但美国仍然允许它出版,并拍成电影,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这是因为美国人认为允许不同思想尽可能自由地传播,人们在对不同思想的比较中,更能看清事实,是国家发展方向正确的前提。事实确实是这样,如在黑人问题上,《飘》虽然美化白人奴隶主,但所写某些白人主人和黑人和谐相处,对黑人能力和思想实际情况的反映,却符合生活真实。《根》从黑人的立场出发,将主人公琨达还没有被白人掳来美国前的生活,描写得十分美好,然而人们只要站在客观立场上一比较,就会发现许多事实,如琨达在非洲时的生活水平远远比他来到美国后低,美国南方庄园里的黑奴,虽然人身不自由,但可以吃饱穿暖,琨达被斧头砍断脚掌后得到新主人,所谓的较好白人庄园主波罗老爷用近代医药治疗,从而得到良好康复。这说明,南方白人庄园主说,黑人能当他们的奴隶,得到他们的照顾,是一种幸运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正是这些观点不同的作品汇集起来,使美国和世界人民更能看清有关事实的整体,不至于被单一的观点蒙蔽。美国建国200多年来,在发展方向上没有大的波折,不过100多年就成了世界上最富裕强大的国家,这种做法功不可没。
中国的情况也一样,1842年前,不同学术观点的传播自由度很低,1842年后有了租界,大量留学生到了海外,人们在租界内和外国学术争鸣的自由度较高,大量的不同观点有了传播的机会,从而极大地启蒙了中国人民,终于在1911年推翻了封建帝制。而从1911年到1949年,是中国内地历史上学术传播自由度最高的时期,依靠这和其他因素,尽管外有帝国主义压迫剥削,内是战乱频仍,仍然实现了可观的工业增长率,其中1912~1920年年均13.4%,1923~1936年年均8.7%,确立了现代教育制度等。1949年到1977年,是内地在学术上一言堂时期,动不动就因言获罪使人们对非政治主流学术观点噤若寒蝉,于是出现了“反右”“大跃进”“文革”等严重错误。1980年以后,不同的学术观点得到了较自由的传播,就不再出现了“反右”“大跃进”那样的严重错误,人均GDP从1978年155美元上升到了2011年5414美元,决非偶然。所以我国也应该将影视剧的进出口纪律定得尽可能宽,首先是影视剧的生产许可标准要定得宽,这又必须用法律来保证,个人和管理部门敢滥用权力给影视剧生产部门造成损失的,必须予以赔偿,如果是国家赔偿,其责任人必须也付出真正使他害怕的个人利益代价,从而能有效地震慑其他人不敢效仿,这样才能使人们由于能对投资做准确的收益预期,从而敢于投资影视剧,进而涌现出大量的精品。在发达国家,书报和影视剧的传播不做事前审查,只是事后依法追惩。并且法不规定不成罪。我国长期以来是事前审查,有的事前通过了审查,事后却仍然禁止传播,并且不做赔偿,还胡乱处罚。目前,由于多种原因,要我国完全同发达国家接轨不做事前审查恐怕还不现实,但事前审查至少必须是依法审查,申报者如果通不过可以依法抗争,法院必须接受诉讼,做出明确判决,法院的判决必须对社会公开,由全社会监督其公正性,在这一基础上,任何人都必须接受法院的终审判决。通过审查后,只要制作者没有违背事前审核通过的内容,任何人均不得禁止其传播,如果硬要禁止必须对投资者进行赔偿,并且仍将诉诸法律作为保证这做法得到实施的最后防线。所沿用的法律,只能由全国人大在全国人民的监督下制定,任何部门的管理规定,只能局限在人大制定的法律框架内做操作上的细化,任何部门细化的规定若和人大制定的法律抵触,人人都有权向法院控告,由法院判决其无效。这样就能像美国一样,说地主残酷剥削农民,与说工人靠资本家养活的影视剧自由展示,由受众判断哪个更符合事实和真理。
2.注意切合中国和外国的社会实际
这首先要使自己的作品内容具有世界普适性,近年来,日本在世界动漫产品中占有60%以上的份额,欧洲播出的动画片中有80%以上是日本片,[4]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日本的动画片总是非常适合全世界儿童的需要,如主题总是人类普适的热爱学习、互相关爱等内容,并且总是将思想寄寓在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中。许多文化低的中国受众,尽管他们基本上不知美国真实的社会背景,也比较喜欢看《飘》,有的人也看《根》,就是因为《飘》的爱情、奋斗等内容于中国人也是普适的,而《根》的保护弱者、反对压迫倾向也是人类的共同伦理。鉴于许多文学作品的内容无法做到于先天性而言对人类普适,这使得我国在进出口影视剧时,必须充分考虑内容是不是切合目标受众的实际。属完全不切合的情况,就得考虑放弃,属需要改进才切合的情况,必须在制作包括译制时就考虑和努力将切合的潜力变成现实,其中一个后期工作是做足够的宣传。如我国电影《那山•那人•那狗》质量和在国内的社会反响并不怎样,但由于日本进口后宣传得力,结果大获成功,电影营业额达3亿多日元,观众接近40万人次,同名小说销售量超过7.6万册,收入1.2亿日元。而20世纪90年代版《三国演义》学术质量很高,在东亚东南亚的收视率较高,到了欧美却不理想,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东亚东南亚受众具有理解其中内容的知识底蕴,而欧美等世界其他地方的人,这一底蕴少。即使以现代生活为题材的电视剧也是如此,假如只以我国受众为收视对象,则着重再现人物的生活历程,对有关社会背景自然地带上就可以了,但如果还以欧美人为收视对象,则很难得到他们的青睐,因为即使世界已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属儒家文化圈的我国同属基督教等文化圈的国家,社会心理还是有相当大的差异。如一部电视剧写一个农民商人去世了,在没有明确契约的前提下,他的儿子历经数年艰辛帮他还清了债务,由于其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父债子还的观念,很得受众欢迎。但西方人却不买账,因为西方文化也非常重信用,但其基础是契约。由于这样的电视剧没有给西方受众以学术论文中国文化的知识铺垫,他们会无法理解。
作者:黄冬梅 单位:柳州城市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