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新闻传播的审美价值取向
新闻传播者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威,因而决定了新闻传播者将肩负重大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通过新闻叙事的方式,传播者将自己的情感诉求、价值观念和敬业精神等传达出来,影响着广大受众。因此,要想使新闻叙事具有美感,就要仔细挖掘新闻题材,对新闻题材的运用进行认真的思考,通过文字的加工,才能使新闻作品深刻感人。新闻视角实际上是传播者审美价值取向的一种折射。面对重大灾难,新闻编写就应该做到以人为本,对受灾群众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予以高度关注,从而使我们的新闻传播传达出比较强烈的人文关怀,这样就紧密结合了传播主体的情感和新闻叙事对象的情感,从而达到感染人的效果,同时也使得新闻在道德层面的厚重感增强了。
二、新闻传播中的“异化”现象
大众媒体在对某一社会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和传播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背离了初始的传播意图,导致广大受众越来越关注新闻事件的外延而不是新闻所表达的本身,从而走向了新闻传播预想的相反方向,产生了不良的传播效应和社会影响。人们逐渐丧失了自觉获取直接经验的主动性,越来越依赖于大众媒体来获得各类社会信息。大众传媒以其迅速、深入、广泛以及强劲有力的传播优势,引导着人们对社会新闻事件的认识和把握,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舆论导向甚至生活方式。当今社会,新闻传播无疑已经成为最先进、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形态,这就在某种程度上扩展了媒介化生存的空间,也因而产生了有悖于大众传播初衷的“异化”现象。正确认识并深刻反思新闻传播中的“异化”现象,有利于大众传媒的健康发展,从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语境,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新闻传播的真实性
真实的首要意义是把新闻与非新闻区别开来,真实是新闻存在的根据,是新闻安身立命的根本。其次,真实是传播实现新闻传播目标的基础,失去真实性,新闻传播追求就失去了根据。再次,真实是新闻传播的力量所在,优势所在。“体验式采访”是获得生动的第一手资料的采访形式,可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所谓采访中的知行并重,知就是听情况,看材料;行就是体验式采访,俗话说,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体验式采访就是解决“尝一尝”的问题。特别是正面报道,都能得到对方的积极配合,但在某种利益驱动下不乏夸大、拔高、浮夸的现象。而“体验”式的暗访,就可克服这种缺点,辨别真假虚实。因此,使用这样的采访方法,就比较容易发现问题;如果是名不虚传,那么这样的方法本身就在了解中带有检验的成分,原原本本写出来,读者就会破除“为宣传而做作”的不疑。记者与采访对象一同生产生活,认识过程更自然、更合情合理,从他们那里就会获得更多的帮助,了解到更深入的情况。因此,当你在采访中,经过努力仍然不能从采访对象中获得有用材料的时候,你不妨先参加到他们的生活中去,在实践活动中同他们打成一片,加深与他们的感情,或许采访会出现新的局面。记者写一般的新闻报道,可以不经过亲身感受,而他如果想写出打动人心的报道,那就一定要有自己强烈的感受。自己没有感动的东西是不可能写出感动别人的报道的。俗话说,听过不如见过,见过不如亲自干过。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当记者的时候,也曾打扮成美国水手,住进英国贫民棚,采访那里的下层人民的生活。这也是一种值得学习的亲身体验的方式。记者采取亲身体验的方式,可以更多地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清楚地认识和了解采访对象。人要认识某个事物,就要和那个事物接触,就要生活在那个事物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新闻真实是新闻传播范围内的真实,所谓新闻真实是新闻传播范围内的真实。第一,新闻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真实,并不包括新闻传播媒体上其他信息的真实问题。第二,在事实世界与新闻事实的关系上,事实是揭示全体,新闻事实是部分,而且是很小的一部分。第三,新闻传播只是人类认识、反映事实世界的一种手段,运用这种手段把握道德世界。
四、新闻价值观的确立和变迁
新闻价值观从属于一定社会新闻传播体系,受到新闻传播体系的性质、构成、变化过程的制约。新闻价值观的具体内涵必须联系整个新闻传播体系才能得到确认。同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和发展也为新闻价值观的内涵变化提供了宏观背景和必要的契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传播的价值观念便集中体现了急剧变动的转型社会若干特点。在新闻传播的视野中,改革开放首先是人的思想解放,即传播者和受众思想的解放。新闻传播的过程就是新闻价值的实现过程。作为对新闻的评价尺度,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价值观的演进离不开新闻传播的发展过程。而且,一定的新闻价值观的形成是新闻传播者与受众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特定的社会转型时期,传播者和受众由于立场和认识上的差距形成的新闻价值观的不一致往往是现实状况。在新闻改革的道路上,新闻价值观始终在传播者与受众、新与旧、中与西、封闭与开放之间寻找其历史支点。因此,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价值观的演进必须在新闻传播的历史过程中,在传播者和受众的互动关系中加以考察。新闻真实是一定新闻传播价值取向下的真实。新闻传播作为一种社会认识活动,必然要受到传播主体新闻价值追求的影响,传播的内容、再现方式是在传播价值取向下的经济评论期刊选择,这就决定了新闻真实必然要受到价值取向的制约。
作者:李菁 单位:牡丹江市新闻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