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体育运动的倡导和宣传,许多体育明星进入大众的视野,其中,朴实而健硕的篮球明星最为抢眼,他们纯熟的动作、潇洒的灌篮,吸引着一大批忠实的粉丝,之而倾倒。他们对体育的热爱,深入骨髓,感染着无数的篮球爱好者,从而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健身狂潮。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满足学生的健身需求,纷纷开设了篮球俱乐部,它们的蓬勃兴起,展现了旺盛的青春活力。仔细想想,高校篮球俱乐部的设立,无疑是对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补充、延伸和发展。它通过一个专业的锻炼平台,不仅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之中解脱出来,尽情释放自我,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还推动了高校学生的沟通交流,让他们在体育运动中学会团结协作,增进彼此的信任,培养良好的友谊。该文将通过描述高校体育教育改革面临的现状,进而探究高校篮球俱乐部的发展对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积极意义,从而对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以深化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有条不紊的进行,最终达到让老师满意,让学生参与、让家长放心的目的。
关键词:高校;篮球俱乐部;发展;体育教育改革;积极;建设意义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11(b)-0138-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极速加快,人们在承受巨大生活压力的同时,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使人们自然意识到体育健身的重要性,高校体育作为校园体育与社会健身的衔接,对高校学生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1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所面临的窘境
1.1教学指导思想落后,教学观念陈旧
高校中,先进的体育教育思想和观念是指引体育教育改革正确前进方向的明灯。然而,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我国体育教育理念逐步呈现出与国际社会严重脱轨的迹象,近年来,教育部门也深刻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对高校体育教育做出了一系列改革,但宥于传统理念根深蒂固,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于我国很多高校的体育教育中。老师在教学方案的实施上,缺乏科学的指导,一味地向学生传授自己的毕生所学,而忽略了学生兴趣的培养。他们只注重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度,却无意中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热情,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制约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事业的长远发展。
1.2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育形式古板单一
高校体育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然而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繁杂,上课时间短,课程的设置大多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大多无法按时完成,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教学内容又是基础动作的重复,枯燥乏味,极度缺乏灵活性,略去了体育教学理论知识的普及和体育终身锻炼观的树立,仅是由老师示范基础动作,学生进而模仿练习罢了。长此以往,老师缺乏与学生的课堂互动,无法了解学生真正的需求,使学生失去了主观参与性,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体验不到提高技术和掌握知识的乐趣。
1.3教学设施短缺,教学质量低下
近年来,我国高校逐年扩大招生,学生数量急速膨胀,学生人群不断扩大,而体育活动的基础物质设施的完善速度却远远落后于学生人数的增长速度,运动场地的扩建和器材设施的增加始终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此外,我国高校虽然强烈呼吁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在教师人员的配备上不尽合理。体育老师承担的课程教学任务大多繁重冗杂,难免力不从心,从而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学生对体育与人体健康发展的关系存在强烈的质疑态度,对体育课程的关注度,只是出于对考试成绩的重视。久而久之,他们无法从体育教育中找到乐趣,缺乏从事体育活动的热情,自然不愿参与其中。
2高校篮球俱乐部的发展对教育改革的积极意义
众所周知,高校篮球俱乐部提倡开放式探究性的学习,它是以教练为主导,以球员为主体,合理地组织和安排教学,采用分层管理的教育理念,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根据每位队员的身体素质、身体机能和动作协调,为队员量身定制符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让他们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精诚协作,共同努力,完成教学任务,培养自身兴趣,提升自身能力,增强自我信心。对于基础相对扎实雄厚的队员,俱乐部会间歇性的安排他们参加篮球比赛,让他们密切配合,在锻炼个人战术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意识;那些对体育充满兴趣而基础相对薄弱的队员,俱乐部会安排教练热情地引导,让他们逐步熟悉和掌握篮球的入门技术。高校篮球俱乐部的发展,为体育教育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供了一系列指导性的策略。
3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建设性意见
3.1明确目标,转换观念
俗话说:“观念是行动的灵魂”。当然,高校的体育教育改革也不例外,唯有在正确思想的指引下,行动才不会偏离正轨。首先,各大高校应广泛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自身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摒弃传统的、僵化的教学观念,树立先进的、开放的教学观念。其次,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要从运动技巧教学转变为体育能力培养;在体育教学的重心上,要从强调运动技能转变为体育能力培养。总之,强身健体作为体育教学的最低目标,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让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增强体质,塑造体形,健康发展,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2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作为改革的重中之重。首先,充分考虑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建立完备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将体育项目面向全校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班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课程,老师会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此外,高校体育教学要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教学方式的多样性,老师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以及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适时与他们进行沟通,培养他们的肢体协调性,提升他们的体育技术,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采用情感教学、合作教学、快乐教学等教学方式,加强师生间的课堂互动,增进彼此的了解,进而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
3.3加大投入经费,完善教育体系政府部门要加大对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鼓励教育部门加大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度和力度,提供合理的资金支持。高校要合理控制资金流向,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以促进高校的全面发展,平衡发展。此外,各大高校应根据其自身的教学目标,构建全新的体育教育体系,设立完备的评价系统,使体育课程的设置趋于结构化,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凸显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核心。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度与认知度,培养素质全面的高质量人才,这既是很多高校的开展体育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为此,建立和完善高校体育教育体系必不可少。
3.4强化师资力量,拓展学生视野
对于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必须选贤任能,优化学科梯度建设,充分发挥老教师对新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其次,加强对高校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尤其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老师恪守教书育人的本职,将传道、授业、解惑奉行到底,贯穿始终。然后,高校要建立详细的竞争考核制度,优化师资力量。最后,高校要加强教师的后方管理,树立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提升教师的工资待遇,优化教师的工作环境,扩大教师的发展空间,通过建立一系列优惠政策,来吸引世界各地的专业人才,让他们工作得安心踏实,毫无后顾之忧。此外,学生开展体育教育的基础。教师应从封闭的教学中解脱出来,注重开拓学生的视野。为此,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的发展历程介绍,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体育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体育观,由衷地喜欢上体育,热爱体育,并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将体育活动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篮球俱乐部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产物,它的成功发展,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化提供了参考,树立了典范,对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意义非凡。当今国际发展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知识经济、人才市场的比拼。各大高校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为基准,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对他们进行专业的指导与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学习体育技能的同时,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促进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菲菲.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D].曲阜师范大学,2管理学论文007.
[2]宁宝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创新》[J];中央音乐学院体育研究室,2008(5):163-164.
[3]李红.江西省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教学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2):82-83.
作者:杨龙 单位:东北电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