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农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体制缺陷,基础工作薄弱
农业事业单位所拥有的固定资产均是属于国家,单位仅有使用权,不属于经营性有偿使用的资产。而农业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财政拨款,同样也属于非偿还性资金,不需要通过经济效益来展现资金投入成效,这就使得大家对固定资产的重视度不够,进而导致监管力度严重不足。久而久之,单位领导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逐渐减弱,导致了无责任意识的现状,使得固定资产的管理无明确的管理体制,致使固定资产使用处于无序状态,很难通盘考虑、统一规划,严重滞后了固定资产的利用率。甚至有些农业事业单位出现了只查结果不关注过程的情况,使得固定资产出现有物无帐、有账无物的严重错误。
(二)固定资产使用率低下
由于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方式,使得农业事业单位各部门之间出现了封闭和分割的状况,甚至出现了固定资产分隔条块“各管各”的情况。而各部门在采购资产时,也多是以本部门的实际需要作为出发点,只重视拥有的资产数量,甚至固定资产的拥有量作为财力的衡量标准,并未真正重视起资产使用率,出现无人过问、无人评价的局面,最终导致“大而全、小而全”、盲目上马、重复购置的情况,使得固定资产的资源被大大浪费。资产管理部门化也是导致资产使用率低的主要因素,由于各部门在采购固定资产时,需要从本部门经费中支出,使得不少部门认为该固定资产应属本部门所拥有,只考虑目前拥有,不考虑长久效益,而对资源进行调配和使用时,更是出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固定资产的使用率始终停滞不前。
(三)固定资产流失严重
由于没有强有力的固定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加之内部控制制度薄弱,使得大量的固定资产逐渐流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资产收益流失。一部分单位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将非经营资产间接或直接转为经营性资产,但在获得利益之后,却未按照相关规定使用或者及时上缴。二是帐内资产的流失。由于长时间未对无法使用、不需要以及封存的资产进行清理,造成固定资产被大量浪费;因管理人员的离职、调动等因素,出现“物随人走”的情况。如:单位统一购进的相机、手提电脑以及办公用品等,由于长时间未对购置物品进行梳理,不少工作人员将固定资产打上了“私人占用”的标签。三是帐外资产的流失。在采购资产时,未按照要求及时登记入账,出现了帐外资产,同时接受他人捐赠的固定资产也未进行登记造册,在账面上查找不到的资产,何来的监管。
二、加强农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措施
(一)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落实管理责任
构建起“管理科学、权责分明、规范运作”的管理体系,使管理工作无论是在使用、配置,还是在处置上均有能够做到有章可循。实践证明,唯有真正形成制度管理体系,并落实制度执行力度,才能够真正提高农业事业全体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加强领导重视,落实责任,配备固定资产专管人员。实现农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调配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仅如此,固定资产管理需要从上至下的积极配合,在单位内形成“人人有责”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2]。为了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具有更高的科学性和专业性,需配置资产管理专业人员,并在上岗前安排接受专业岗前培训,确保管理人员能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进而实现业务能力的提升。
2.制定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健全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管理。在单位内部加大固定资产的宣传教育力度,并安排相关领导人员及中层干部参加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中去,使他们能够真正在固定资产上下功夫。结合单位内部控制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单位发展以及固定资产管理所需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加强固定资产购置的科学化
要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把好“购进关”是关键。按照上级部门批准的购置计划,对需要购进的固定资产进行认真审查,确定单位内无闲置资产时,方可安排采购。在采购的过程中,同时还应当根据需要和财力来选择,并以“谁使用谁请购”的购进原则进行审批,在购进后必须及时登记入账,为后期固定资产的管理打下基础。购进的物品必须统一管理,做到资源共享,科学合理调整资产的使用,严格控制重置、闲置和浪费现象。
(三)建立健全内外部固定资产管理监督机制
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混乱的主要原因为“体制不全、监管不力”。要真正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改变资产管理混乱的现象,就必须联合国家、主管部门以及单位内部构建起三位一体的监控体系,并明确各个环节该属有的责任。例如:国家应当构建起权威性的国有资产管理监控机构,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核查。主管部门则主要担负“承上启下”的作用,应通过不定期或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来督促基层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力度。而单位内部则应当形成会计监督体系,严格审核和分析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
总而言之,由于固定资产涉及的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且规格无法统一,且随着国家加大对农业事业单大学学报位的资金投入,使得固定资产以非常快的速度增长起来,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弊端突显出来。笔者认为唯有把握住问题的关键,对症下药,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专题:感应垃圾桶 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