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验装置;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A-0047-01
素质教育要求初中课堂不仅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要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实验教学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但从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来看,多数教师还没有摆脱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对物理实验教学重视不够,使得物理实验往往流于形式,难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初中物理教师该如何改进物理实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呢?
一、改变教学理念,重视能力培养
新课程改革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观念早已不再适用于初中物理的教学活动。为此,教师要加快物理教学理念的转变,高度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将更多先进的实验教学观念和方法运用到课堂中,并努力适应新课程改革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出的要求,逐步从课堂主宰者的角色转变为课堂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将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养成主动思考、主动质疑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的提高。在学习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声音的传播》时,很多学生对声音可以在液体内传播表示不能理解。为此,教师一改传统教学中生硬传授知识点的做法,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让学生在观看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加深对声音在液体内传播的理解:将五把钥匙用细线系好,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然后上下抖动细绳,这时我们可以听到钥匙碰撞的声音。此时教师提问道:“大家仔细想想生活中还有什么例子能够证明声音是可以在液体中传播的呢?”学生受实验的启发,列举出“人在潜水时可以听到岸上人说话的声音”和“鞭炮在水中爆炸的声音”等例子。通过这种演示实验和教师的有效提问,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了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高。
二、改进实验装置,增强实验效果
一个优秀的物理实验能够使物理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很多物理实验受实验器材和环境条件的制约,容易出现实验成功率低,实验现象不明显等问题。教师在处理这些实验时,要摆脱“教材至上”的观念,根据实验特点和实际条件灵活选择实验器材,改进实验装置,增强实验的直观效果。教师在改进实验装置时要遵从现象明显、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的原则,使实验能够更好地突出实验原理,验证教学内容。在学习“液体汽化的物态变化”时,教材提供的是“观察水的沸腾”演示实验:利用酒精灯加热装水的烧杯,待水温达到沸点后观察水的变化。由于烧杯容积相对较大,盛水量较多,所以需要较长的加热时间。为了缩短实验时间,教师对实验器材进行了改进,将烧杯换成大号试管。相比于烧杯,大号试管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并且盛水量更容易控制,减少了加热的时间,使实验的可控性更高,实验现象更明显,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优化实验方法,减小实验误差
物理实验大都是为了探究物理规律、验证物理知识,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这要求教师必须将物理实验的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避免学生因为实验误差带来的错误实验现象而对知识的理解出现偏差。造成实验误差的因素多种多样,教师除了选择最合适的实验装置,还要根据不同的物理实验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例如,对一些操作内容较多的分组实验,教师要在实验之前详细地讲解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操作意识;对一些难以直接进行的实验,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模拟实验,揭示其中蕴含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在验证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这一物理规律时,考虑到该实验是通过水的溅出来判断音叉的振动,而学生并不能直接观察到音叉的振动,因此,教师重新设计了一个新的实验。教师先给每个学生发了一根橡皮筋,然后让学生将橡皮筋的一端咬在口中,一手拉住橡皮筋的另一端,一手用不同的力度拨动橡皮筋,让学生充分感受橡皮筋发声后的变化。这样的改动使学生既能够直观地观察到橡皮筋的振动状态,又能够感受到声音的变化,进而更好地理解声音的响度与振幅、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总之,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要逐步提高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在做好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对物理实验的探索和改进;要大胆尝试,积极创新,从实验教学理念、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三方面做好改进和优化,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锻炼学生机电专业论文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黄桂美 单位:百色市那坡县民族初级中学
[asp.net电子商务网站论文]ASP.NET在电子商务网站中的
建筑设备论文2017-02-05 16: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