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分析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时代背景和紧迫性基础上,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人才培养改革实践为例,指出金融人才协同创新模式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金融人才;金融人才协同创新模式基本架构包括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协同系统、师资协同培养体系、金融人才协同培养路径。结合改革实践和发现的问题从四个方面提出金融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修正和完善措施。
关键词:金融人才;协同创新;人才培养
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协同理论提出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对现阶段我国金融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探索人才培养的模式必须对现有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在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组织结构、实践平台、互惠机制,使产业、技术、知识、人才有机联系在一起,以此形成长期稳定的协同关系,在协同创新机制建设过程中,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使高校人才培养迎合经济协同发展,让人才的培养速度与经济发展同步,甚至超前于经济发展。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对金融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是发挥人才关键作用的有效模式,也是高校金融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河南财大在原有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努力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该模式通过诸要素全方位、多形式的合作交流,发挥各方面有利因素,建立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协作平台,促进资源、知识、技术等要素有机融合,以期培养国际化、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一、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紧迫性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金融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金融市场发展迅速。首先,金融行业的市场化使金融资本配置以市场为主导。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主体机构呈现多样化发展势头,形成了多样化、多层次的发展状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其次,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随着市场的逐步放开,类金融产品不断出现,改变了传统意义的存贷、融资、租赁、货币等金融产品,金融与资本组合创新,金融与新兴产业不断融合,市场营销成为金融界发展的主体。再次,市场的国际化倒逼金融国际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放开以及国际合作交流的深入,我国的金融机构将走向世界,同时国外的金融机构也将进入中国市场,这必将对我国的金融业产生巨大的影响。还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大学的重要办学目标,郑州航空港区建设需要大量金融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给财经类大学也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和平台。尤其在河南省迈向世界市场的战略机遇期,在“航空港区”建设和保税区建设过程中,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加大,要求更高。因此,加快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和实践显得尤为紧迫,这是提升河南省经济发展,促使人才适应国际化、现代化需要的重要课题和重要战略安排。以上所述,对我国金融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充分发挥人才培养优势,在人才培养方面积极进行改革探索,在现有学科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人才培养的协同模式,努力培养既具有宏观思维能力和全局把控能力又精通微观市场运作机制的现代化复合型金融人才,同时培养的现代金融人才必须懂得国际规则,能用国际的运作模式进行经营管理,既懂理论知识,又能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二、高校金融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探索
1.金融人才协同培养路径选择
(1)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传统金融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宽泛,培养目标不明确。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必须调整人才培养的模式,从培养“通才教育”转变为培养专业突出,创新能力强,能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金融问题的人才。在课程体系安排上加强课程设置综合化,在保证金融专业基础知识核心的同时,加强对外语、法律、计算机等课程的安排。重视金融知识与数理知识的融合,开设金融数学,金融统计,风险量化管理等课程。在考察方面不仅仅以考试的形式考核,还要引入具有金融特色的考察全面素质的评价机制。不仅重视专业理论,更重视专业素养的评价,并引入学术论文、科研创新项目等评价形式。
(2)从重“知识传授”向“能力提升”转变
要改变以往重理论学习轻能力塑造的状况。首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发掘学生的创造力。传统教育重视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禁锢了学生创造力的展示。现代教育强调个性化教育,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金融创新平台、学术交流平台,活跃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素养和创业能力。其次,转换现有的教学方式。虽然课堂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基础作用,但要实现知识传授向能力提升的转变,必须打破现有模式,打造互动式的教学平台。如在银行管理、证券分析等课程中引入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金融实验室,开展实战性的股票分析、证券投资等实践课,使学生和老师进行充分的互动沟通。再者,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授课。高校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现有的校企合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校和用人单位的联合,但缺乏系统化的合作模式,协同培养不仅要求毕业对接,更强调培养过程的一致性,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授课师资、评价体系等方面都有规范的要求。要充分发挥好企业资深员工讲解实践课,行业精英做好校外导师的作用。
(3)从立足本土向面向国际转变
协同创新培养必须重视国际化模式的运用,努力使人才培养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金融人才具有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文化知识素养,提升国际竞争力,为此必须使人才培养的课程、师资、交流平台等都具有国际化要素。首先,课程架构上,在现有的国际结算、国际金融基础课程上,进一步增设国际法规、国际投资等课程,另外,进一步加大双语教学的广度,使双语课成为常态,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双语教学。其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注重国际化,注意引进来和派出去相结合。一方面,积极选派责任心强,精力旺盛的青年教师到国外进行访学,及时了解国际金融动态,把所学应用到实践教学中,进一步推进教材国际化。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具有留学经历和国外金融机构实践经历的优秀海归加入教师队伍。再者,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国内学校之间联合,更应注重与国际高校间的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打造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
2.构建学生综合素质的协同系统
以职业发展教育为主线,帮助学生进行学涯规划,保证大学生活充实而不单调。我国现有教育模式使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被安排参加一些特长班、辅导班,以学业为重,没有选择自主权。受传统观念影响,上高中考大学是最好的选择,所以被安排是中国基础教育的通病,导致大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目标、感到迷茫。因此,对大一新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时应重视他们被规划的习惯,学涯规划上应加强,这样才能避免新生失去目标,迷失方向,最后导致学业荒废,家长失望,学校成了培养失业大军的场所。基于此进行了如下探索:
(1)学生自助成长系统
目标子系统:结合学生新入学的特点,一方面转变学生学习方法,加强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另一方面,为学生自助成长提供目标和方向,这里结合河南财大的做法,为新生制定四年的具体学习量化标准,即“三一工程”。第一个一:在大学培养一技之长。原兴趣进一步加强,使自己水平由业余达到接近专业化,没兴趣的在大学开始培养,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成自己的一技之长,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第二个一:做10件闪光的事。目的是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信心和成就感。用实践来填充自己大学时光,让想法变成行动,历练自己,丰富自己的阅历。第三个一:读100本中国人文社科经典书籍。通过读书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增强人文素养,提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除了专业书外,读更多的经典书籍,丰富自身的内涵。以上是在入学初期对学生提出的总目标。认识社会系统:学生最大的问题是对社会认识低,从学校到学校导致其对社会认识极其有限,不利于选择目标、激发动力。基于此,提出利用大一的假期进行生涯人物访谈,无论是清晰的生涯人物还是模糊的,都应尽可能去面对面交流,通过交流了解目标人物的工作情况,增进对社会的认识。大二,开展职业访谈,针对金融专业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进行访谈,以校友为主要访谈对象,也可以开拓访谈范围,不局限于金融业。通过职业访谈,了解职场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找到差距,把握机会,增强学习动力和目的性。大三,以职业体验为重点,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参与其中,包括最简单、最基层的职业,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不同职业对求职者的要求不同,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职场,转变就业心态,避免眼高手低。大四,包括大三暑假,开展职业实习,经过前期的几个程序,学生对真正的岗位有了全面了解,同时需要为工作积累更多的经验,通过实习将自己的知识和实际工作结合,达到学以致用。以上活动是对财大金融专业学生提出的规定性动作,有标准、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有反馈。
(2)能力提升培训系统
结合金融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将来服务的特性,设置专题培训,培训结合不同年级,有重点开展。大一主要针对各种兴趣爱好,通过老带新的模式。一方面请有特长的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开展培训,让学生教学相长。另一方面,请专业的老师,开展专业的培训,通过各类社团培养兴趣爱好,提升学生技能和专长。大二,综合化培训。以时间管理、自我管理、素养教育等为培训内容,以期初布置作业、期末总结评价的形式开展,师资以社会培训机构和金融类公司人力资源部门人员为主。大三,以开展职场人透析培训为主,结合学生需求,有针对性开展专业相关实践培训和考研、考公务员分类培训,邀请银行、保险、证券职场实战者、政府金融机构管理者作为师资开展系统培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提前报名,按需培训。大四,以简历制作、面试指导、职场礼仪、餐桌礼仪等实用培训为主,利用校内专职和校外兼职师资开展培训。
(3)学生成长评价系统
针对每个假期安排不同的学习和实践任务,开学后以班级为单位上交结果,按年级设定标准,由专业老师对假期开展的访谈、调研、实习等进行评价,分出A、B、C三个等级,将A级作品内容发表在校报和院刊上,并装订成册,以电子版或纸质版的形式展示给广大同学。在传统文化经典阅读评价上,采取以读书笔记、读后感的形式进行评价,学生同样以作品形式上交,学院组织专家进行评价分级,对优秀者进行读书心得分享,学生以演讲的形式先在班级以班会形式开展演讲,各班推荐优秀者参与年级评比,最后评出一二三等奖,进行表彰奖励。以读书月为活动载体,河南财大近几年不断向同学推荐优秀书目,通过几年的实践,学生共阅读并抄写几十本经典,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孙子兵法》《道德经》《弟子规》《诗经》《孙子兵法》《三字经》等,全面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近年来由于电脑应用的盛行,很多人书写的水平在下降,甚至连最基本的规范书写都成了问题。鉴于此,每个假期金融学院都安排学生坚持每天一页A4纸的书法练习,并附带检查,从量和质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优秀者公开展出。以上所有的评价都会和学生的综合评分挂钩,优秀者都会得到10分到20分的综合评分奖励(学生当一年班长,合格会有25分奖励)。学生获得奖学金是以学习成绩和综评成绩按照7∶3的权重进行加权平均排序的。
(4)优秀学生推介系统
针对学生四年的表现,除课业成绩外,所有的学生都会有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包括学生参加培训的次数、内容、获得的奖项,评价内容作为推荐信的主要内容,首先是辅导员进行评价,包括学生日常表现、拓展内容完成情况、培训效果(由培训师评价),结合评价情况,辅导员给予基本推介评价。其次,将学生日常表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制作成电子版,在确保信息真实的情况下,在学院网站上进行推介,用人单位可以登录网站进行选人用人。再次,将比较优秀学生的电子简历放入学校就业网站进行推介,以达到更多人了解的目的,为学生高质量就业增添砝码。最后,特别优秀者将直接通过中原地区最大的人才网站———天基人才网进入优秀毕业生推介专区,由人才网直接推介给最佳雇主,实现人才和企业直接对接,提高对接成功率。通过这一系列推介活动对优秀的学生进行宣传,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达到提高金融人才培养的协同效果。
3.师资协同培养体系
(1)教师进入金融机构挂职锻炼
为了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将教师派送到金融机构进行挂职锻炼一直是金融学院的一项常规工作,近年来各教研室都从优秀的年轻教师中挑选教师利用假期或者上班时间到金融机构锻炼学习,这项活动使教师对金融机构的工作环境、工作程序、工作技能等都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教师所讲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学生所学知识也更加实用。
(2)教师与企业和政府的交流合作
针对新型行业如物流金融、保险地产等一些新课题,学校教师积极开展横向课题的申报和参与,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使自己的知识和实践充分结合,站在时代的前沿为学生讲授知识,保持思维的超前性。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也会邀请教师进入专家组,使教师的专业优势和政府宏观指导相结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项目的调研,发挥产学研的优势。
(3)教师与社会各界交流学习
走出去与请进来是金融学院教师提升素质的必然选择。一是坚持邀请国内外优秀专家学者到校交流学习;二是选派老师到金融专业开设比较早、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校交流学习,取众家之长,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三是派老师参加各类学术论坛和沙龙,不断开阔教师眼界,为人才培养补充新能量;四是积极将所学内容转化成生产力,为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与金融相关的各类培训。
三、金融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修正和完善
1.进一步加强协同主体的组织建设
学校应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校企协同组织,成立专门部门———协同办负责建立金融企业和高校的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在课程设置上应充分与金融企业讨论交流,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在师资建设上应通过学校建立专门协同组织,作为校企交流的平台,并针对人才培养的情况进行及时沟通和反馈。根据制定的协同创新培养方案,高校与金融企业建立起完善的实践平台。改变现有的学习后到企业简单实践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一开始就进入企业实习锻炼,进一步把所学到的东西融入实践中。目前的实践教学周基本上是安排相似的内容,不利于教学与实践的充分结合。而建立实践交流平台,将实践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充分结合,便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另外通过协同平台,实现互惠机制,改变现在的简单合作,使合作更具有互惠共赢的效果,为导师和学生联合研究开发项目、创新产品、高效服务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一方面降低企业科研成本,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2.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
监督是为全面保证协同方案、协同过程、协同效果制定的机制,其目的是及时反馈协同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保证协同最终目的实现。这里主要解决学生培养的“双师”制度,现有的邀请企业领导,一线骨干到学校以讲座的形式开展授课,学校教师到银行挂职是一种松散型的,缺乏制度的约束。所以进行协同培养,必须充分利用好校企交流平台和校企实践平台,发挥企业导师对学生实践环节的评价作用,高校教师做好校内学习指导和学习评价,并且积极参加企业实践教学环节。建立过程管控制度,目前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除了校内听讲座培训可以监控外,学生到企业的过程也是一种松散型的,完全由学生自己报告,所以在保证效果的情况下,企业应加强协助做好现场检查,把学生在岗情况反馈给学校,另外,学校也要不定时去实践基地检查,要求学生每天做实习日记,实习结束撰写实践报告,企业负责人对日志和报告进行评价并反馈给高校。
3.进一步完善评价制度
改变现有的评语制,制定评价标准和方法,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评价标准,结合课程安排和实践要求,在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实践创新等方面设定评价指标并赋予不同权重,构建起更具操作性的科学评价体系。评价过程不仅包括考试、考察,还应在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下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企业依据学生在企业的综合表现进行打分,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考试和考察情况进行打分,以企业打分和教师打分总和作为最终成绩。
4.充分利用校企协同数据库
数据的价值和作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要充分利用现有信息数据,完善对数据的收集、管理、应用,保障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高效运行。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情况以及协同方案的制定情况等都是现有的数据和需要继续收集的数据信息。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是多主体参与的过程,各主体相对独立,如果不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并加强管理,很难保证数据的对接和利用,无法保证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效果。要重视数据的反馈,协同培养的评价结果和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情况要及时反馈给协同培养的各个环节,只有通过不断的信息反馈才能使协同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确保协同培养科学、可持续发展。总之,在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下,金融人才的培养改革迫在眉睫,高校需要对人才培养的路径进行重新选择,河南财大在人才培养上进行了一定的实践探索,但还有待进一步档案管理论文修正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龙海明,申泰旭,周鸿卫.卓越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选择[J].金融经济,2014,(12).
[2]虢羴犸.我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4,(6).
[3]杜玉波.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14,(2)
作者:赵志伟 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相关专题: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福建自贸区与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