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医学教育学生社团发展对策 - 社科学术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高等医学教育学生社团发展对策

时间:2017-02-14 19:21:43 来源:论文投稿

一、社团活动的支持系统

社团活动是学生发展特长和丰富业余生活、进行社会实践的重要基地,其社会支持系统的主要方面来自学校。硬件上,除必要的场地等物质支持外,医学院校与社区、医院的合*通讯作者作关系和提供与社团相关的信息及专业知识也为医学院校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助力。其次,在校大学生的踊跃参与也是高校社团近年来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支持,为更加广泛的开展社团活动奠定基础。

二、医学院校学生社团活动的发展问题及对策

(一)社团纳新的盲目性。社团作为一种学生群众组织,学生只需报名登记即可参加,这导致社团组织在选择成员时,往往比较随意;此外多数新生对大学生活及人际关系未能适应,且对大学的学生社团活动了解不深,容易盲目跟随他人选择,而因社团活动方式和内容与预期不符产生心理落差或社团活动时间相互冲突等原因,导致对社团活动积极性不高,疏于社团活动的事例屡见不鲜,为社团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二)社团成员的流失。社团纳新对象以新生为主,而新生在入学初期疲于适应新的环境和学习方式,无暇考虑自身兴趣爱好与职业发展等问题,为社团成员的流失埋下伏笔。同时,医学专业课业负担较重,理论课、实验和实践课程较多,学生课余时间较少也是导致社团成员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再者,社团活动开展不力导致对社员吸引力的缺失,致使出现退出社团的行为。曾颖的研究证实,社团成员退出社团的原因主要有:高年级学生心理趋向成熟,少了盲目性;随着年级的增高,时间不足;社团在运行过程中的种种弊病和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使得社团失去了其魅力[1]。

(三)社团组织管理。社团组织管理的自治性使得社团需要完善的组织机构对社团的组建、日常运作及发展等方面进行管理决策,但目前医学院校的社团组织机构还存在组织不完善、分工不明确、执行力薄弱、制度存在漏洞、专业指导不利等问题,使得社团的发展受到阻碍。此外,社团在成员结构方面,往往具有跨院、跨班的横向分布特点和跨年级、跨学历的纵向分布特点,因时间和空间上难以协调一致使得社团活动的管理、组织、开展都困难重重。已有研究也认为社团设置不平衡、活动单一、社团内部建设不完善、社团指导教师配备力量不足、社团建设缺乏经费、社团内部管理不规范[2]。

(四)社团的支持系统。目前社团组织已经在各高校广泛发展,学校虽意识到社团对学生社会化、能力素质等方面的重要影响,但给予社团的支持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目前社团的主要活动经费方面,一般还是由社团成员自筹,学校给予的经费资助不足以支撑社团活动的高度开展;其次,社团活动缺乏专业指导或指导时间不足,阻碍了活动水平的提高。第三,社团组织负责人缺乏相关领域知识的培训,对社团的管理、发展和领域动态掌握不足,不利社团的发展。第四,社团活动更多在自娱自乐,缺少对外展示的舞台,不利于社团良性发展循环。

三、医学院校学生社团持续、健康发展对策

(一)结合医学院校特色,完善社团组织结构。医学院校要充分结合自身特色,确定社团可持续生存发展的前提。例如,实行医学专业特色和社团相结合的模式,在活动方式和内容上充分结合医学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使得社团成员学有所长,活动的同时锻炼专业技能。其次,完善社团组织结构,着重提升社团组织机构的执行力,避免责任扩散、互相推诿,阻碍社团发展[3]。再次,完善社团制度建设,明确责任和义务,设立明确的奖惩制度,避免社团活动流于形式,做到以制度管理社团,以活动促进社团,以友情团结社团。

(二)注重社团凝聚力培养,打造精英团队。积极培养社员主人翁精神,注重团队凝聚力的培养,充分听取社团成员的意见,使得社团活动更贴近社员的需求,提高社员的满意度。此外,社团纳新初期设立试入期,着力提升社团“以老带新”的传承力,营造良好的社团氛围,增加新社员的卷入程度,以建立稳固、团结的社团精英团队。有研究表明,帮助新社员明确参加社团目的并选择合适的社团,是提升大学生社团参与质量的重要因素[4]。

(三)增加社团投入,提供夯实的社会支持系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坚实的社会支持系统的支持和指导,1983年,Conyne提出学生社团是一个分为三层的三个网心圆结构,最内的核心层涵盖凝聚力、组织、资源丰富、能量;第二层的团队胜利层涵盖团队统一性、资金来源、保持参与人数、招募社员、激励社员、担任领导;第三层的成员满意层涵盖表达感受、发展个人能力、发展人际能力、发展环境能力、发展任务能力、发展目标、职业准备、娱乐性、结交朋友、建立身份。由此可见,丰富的资源是社团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学校层面要加大对社团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支持,减少客观条件的制约,使得社团能够更加全面的开展社团活动;并设立专业指导教师,长时且全面指导社团活动,提升社团活动的科学性、合理性。此外,加大宣传力度,增加校际沟通合作,在互通有无中增强影响力,社团进行科学管理、与时俱进[5]。

(四)提升社团负责人综合素质,注重服务意识的养成。注重社团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在社团干部选拔上实行推荐、自荐与民主相结合的方式,挑选思想政治素质高,熟悉社团业务,热心社会工作,并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的学生担任,并对任用的社团干部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由此可见,社团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社团单方面的问题,需要多层次、全方位的协同合作,提升校园文化的境界和水平,促进社团的快速、和谐的发展,充分发挥社团对大学生全面素养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升新时期医学生的个人素质天津职称

作者:贾祥瑞 孙春艳 鲍作臣 王晶 才运江 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学工部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护理学院


更多社科学术论文详细信息: 高等医学教育学生社团发展对策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58403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江苏省地方志行文规范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国外铁道机车与动车》 《当代陕西》 《航空兵器》 《地质科学》 《出版经济》 《金融教学与研究》 《中国编辑》 《心理技术与应用》 《中华移植杂志》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