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红色网站”的内容只是把搜索到的一些材料生硬地堆砌在网站里,内容枯燥无味且更新速度慢,政治色彩浓厚,情感味道不足,忽视了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需求;有的“红色网站”的页面资料只是一些党史知识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分量不够;有的“红色网站”没有立足本校的地域环境,没有充分挖掘自己的办学特色;有的高校只是把“红色网站”建起来,没有把“红色网站”管起来,学生在网上反映的实际问题,学校没有及时有效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致使网上宣传和网下教育出现“两张皮”现象,造成一些“红色网站”只具有“红”的符号意义,不能在大学生中真正“热”起来。更有部分“红色网站”为了增加点击率,挂着“红”的牌子,原来的“红色”栏目保持不变,但不将其作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主要栏目,而是重新开发新的服务类、交友类、娱乐类、游戏类栏目来积聚人气、引人关注,这些行为使网站慢慢偏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3.投入不足,浏览困难。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基础设施发展越来越快,但网络建设投入严重滞后或不足。学校为了利用社会资金,把校园网交给电信运营商来建设管理,而电信运营商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常常疏忽管理,或者故意设置技术壁垒,造成学生要么访问校园网络困难,要么还需为登陆校园红色网站单另付费。有的学校领导对“红色网站”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红色网站”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再加上学校没有完备的硬件设施,在网络管理机制上存在管理权限不明确,管理队伍不健全,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等现象,致使“红色网站”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引领和心理疏导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一、队伍不强,引导乏力
一些高校的“红色网站”由熟悉网络技术的工作人员管理和维护,这些人员虽精通网络技术,但缺乏相应的理论修养和思想素质,致使“红色网站”只是从形式上具有了“红”的意义,而无法真正“火”起来,难以担当引导、激励和教育学生的重任。除此之外,多数高校没有建立健全“红色网站”建设激励机制,网站建设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工作热情不高。“红色网站”建设队伍缺乏必要的学习培训和经常性的业务指导,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不高、网络技术薄弱,对学生在“红色网站”上发表的过激言论一味地采取堵截、删除、压制等措施,使学生对“红色网站”产生了抵触情绪和恐惧心理。网站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造成了学生的认知怀疑和认知拒斥,他们对“红色网站”视而不见,偶尔进入网站后,很快就抽身而去。有的高校“红色网站”虽然开辟了“留言板”、“在线咨询”等栏目,想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倾向,及时解答、解决学生的思想疑虑、心理困惑和生活困难,搭建师生交流和互动的平台。但这一平台却因为没有专业和专职的人员管理而形同虚设,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红色网站”的利用。
二、加强高校“红色网站”建设的措施
1.注重学生精神需要,科学定位“红色网站”的角色。“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就是信息的获取、选择和传播的过程,就是用丰富、正确的有关信息,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的过程。”[1](P3)在建设高校“红色网站”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思想困惑,关注大学生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尽量满足大学生的各种现实需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为学生提供生活、学习、就业、情感等方面的帮助、指导和服务之中,做到虚功真做。在栏目设计方面,“红色网站”必须考虑大学生政治诉求的需要。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他们希望祖国繁荣富强,愿意为民族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们的思维活跃、创造力强,对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有自己的思考与看法,希望借助网络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心和强国之愿。网络生活的交互性、直接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物化走向人化、从灌输走向对话、从限制走向解放、从分离走向融合。”[2(]P43)高校“红色网站”可通过开设“红色博客”、“红色社区”、“红色论坛”等栏目为学生搭建充分表达自己思想的网络空间,营造浓厚的“红色”表达氛围。尽管大多数学生在网上发表言论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其在思想认识上难免会有片面和偏激的地方,这就要求网站相关人员对“红色交流互动区”进行积极引导,充分肯定他们积极健康的因素,激发他们的爱国热忱,及时指出和纠正他们偏激和错误的方面,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水平,保护他们的表达热情,满足他们的政治思想认知需要。高校“红色网站”应充分借助网络的信息流,担负起解疑释惑的责任,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可根据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开设有关专题栏目,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供一些真实的信息等方式把学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上来。只有不断满足学生的精神心理需求,有效提升“红色网站”的精神魅力和思想底蕴,才能以“红色”精神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凝聚学生、塑造学生。
2.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切实增强“红色网站”的吸引力。高校“红色网站”“要发挥网络的教育优势,提升网站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含量,以思想性增强引领力,以真实性增强说服力,以知识性增强吸引力,以服务性增强凝聚力,以交互性增强亲和力。”[3(]P66)丰富的内容是网站建设的生命线。“红色网站”建设既要保证网站的内容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严谨的理论性,同时又要考虑到学生精神需要的多样性和思想境界的多层次性。网站要用师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来陪衬、烘托和渲染,要把枯燥严肃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变成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的表现形式,变成师生喜闻乐见的信息。高校“红色网站”必须借助于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多媒体性,着力提高网站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提高师生对网站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增强网站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要充分发挥网络的多媒体功能。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多媒体性,加大图片影音信息的比重,力争把抽象严肃的信息演绎为师生可看可听的感性材料,以更加生动活泼的形式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展示给师生,提高“红色网站”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高校“红色网站”要精心制作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音节目,建立和完善网络多媒体电台,如Flash动画、专题节目、新闻访谈、电子杂志等,把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表现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宣传载体的观赏性和可视性。二是充分发挥网络的互动效应。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其本质是让人心悦诚服地接受宣传和教育。网络建立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教育者应用其社区互动、在线交流、线下答疑等方式能够及时解疑释惑、发现问题。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红色网站”在网络互动功能的应用方面还明显不足。要采用博客、论坛、微博、SNS社区和即时通讯等网络工具来加强互动,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政工干部要建立自己的“红色博文”,使“红色箴言”通过SNS社区、微博迅速在师生之间传播、互动,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积极引导,对大学生的心理进行有效的疏导,使“红色网站”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真正实现。
3.打造网站建设队伍,着力提升“红色网站”的实效性。“红色网站”是网络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晶体,这就要求其建设者和管理者既要具有较高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还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既要懂得网站的日常维护,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趋向和思想动向。思想问题是复杂的认识问题,网络环境更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这就要求“红色网站”的管理者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较好的表达能力、整合能力和说服能力。所以,应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工干部、辅导员列入“红色网站”建设队伍,也可以让优秀学生志愿者在网上现身说法,为学生解疑释惑,提高大学生对网站的信任度和依存度。要建立起以教育管理人员为主导、以广大学生为主体、以职能部门为支撑的网络建设和管理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及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主要任务是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引导舆论,把“红色网站”建设成集论坛、博客、SNS社交网、“红色”专题信息发布网等为一体的共建共享的综合性网站。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及学校政工干部的政治引领和思想引导作用,形成论坛、“红色社区”、博客的主心骨,保证网站建设的正确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在博客、“红色社区”、论坛上以身示范,又要借助有关信息进行舆论引导和思想疏导。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如党委宣传部、网络中心、学生工作部、团委等部门要负责宏观指导、平台建设和统筹协调,做好高校“红色网站”的“大管家”。要建立健全网络管理教育评估考核机制,提高网站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强化对网站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着力提升他们的政治素质、思想修养和道德觉悟,提升他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精选网站建设队伍,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学校有关部门要抽出专人负责“红色网站”的建设与网上思想引导工作,学校在定岗定责时,要把辅导员兼任网上思想引导员考虑在内,将网络思想引导纳入到辅导员的招聘条件和量化考核。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或优秀的教师党员中选拔政治成熟、思想纯正、网络知识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兼任“网上灵魂工程师”,打造精干高效的大学学报“红色网站”建设队伍,提升网站的建设质量和实际效果。
作者:徐金超
相关专题:中级工程师职称论文 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