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 市场营销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时间:2017-02-14 12:27:33 来源:论文投稿

一、“一望”现状,总结校企合作优势

第一步走——“望”,即通过网络、新闻、企业调研、人才市场,看中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成功案例,看地方经济发展现状及会计人员需求状况,看当地高职学校会计专业招生、教学、管理、就业等现状。近几年,吉林省各高职高专院校坚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路子,积极推行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同时,积极调整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结构,培养地方行业、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在这方面,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做得就比较好。多年来,与本院会计系合作的企业有吉林万通药业集团及吉林修正药业集团等7家,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有吉林汇泽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用友财务软件公司吉林分公司、广发证券长春营业部等7个,特别是会计系与吉林省的两大民营支柱产业公司——吉林万通药业集团和吉林修正药业集团所的校企合作,为会计系一年输送的全国省级驻外会计人才及总部留用会计人才就有240余人。

二、“二闻”各方,归纳学生存在问题

第二步走——“闻”,即本院通过不定期的校企座谈会、到企业调研、师生座谈会、家访等形式,归纳各方反馈的校企合作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如下:第一,思想不稳定,心智不成熟,责任心不强,自我约束力和控制力差,职业素质不足。第二,对工作的执着、耐心不够,工作不够主动,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坚持力弱,耐挫、抗压能力差。第三,缺乏交际能力,与人沟通交流能力不足,团队合作意识不强烈,缺乏足够的办公环境与人文环境适应能力。第四,很多学生会计专业知识不扎实,动手实践能力不强,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差,对营销、保险、统计等常识性知识概念模糊。第五,工作不细致,认真程度不够,欠缺敬业精神。遇到问题没有应变能力,工作缺乏创新能力,不能自信的独立解决问题。第六,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普遍现象是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实践操作也不娴熟,基本处于不能直接顶岗的状态。

三、“三问”各方,梳理校企合作建议

第三步走——“问”,即本院面向学生、家长、教师、用人单位等分别设计了有方向性和针对性的调查问卷,按需询问,或通过多方的座谈会,毕业生汇报会等形式,为校企合作梳理各方建议如下:第一,严格对学生的管理与考核,由于企业选人“德为主流”,作为学校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人、学会感恩,企业、学校、教师、家长、学生要经常沟通交流,达成一致的就业择业观。第二,增加实践教学,多搞一些职业化训练、多创造机会去企业实践,企业提出“收入靠贡献、岗位靠能力”,要重视培养学生各种就业能力。第三,教育学生要有坚定的信念,要给自己接受现实的空间,具备吃苦耐劳、服从分配、坚持长期工作的意识,增强责任感。第四,教育学生作为会计要多听、多看、多想、多做、少说,不该问的不打听,不该说的不多嘴,对学生类似的职业指导要有始有终。第五,多与企业商讨校企合作教学内容,按企业需求修订完善教学计划与培养方案,让学生从学校学生角色向企业员工角色完成自然转换。第六,企业建议学校能够实行弹性学分制,随企业用人缺口时间随时提供人才。

四、“四切”归因,查找制约合作因素

第四步走——“切”,即结合“一望”“二闻”“三问”,查找制约本院会计系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因素如下:第一,会计专业的校企合作不能为企业带来硬件、软件以及技术上的支撑。第二,多数企业会计需求量不大,即使需求稍大,企业也是优中选优,他们用人是一企多校,对本校的选择不是唯一。第三,地方政府对会计专业的校企合作没有给企业税收优惠或用人补贴等优惠于企业的政策。第四,仿真企业、仿真银行、仿真税务等教学环境的配备不足,在企业兼职并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力量不够。第五,多数学生还没有形成“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虽服从企业分配但反复现象较普遍。第六,学生、企业、家长、教师沟通不够,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与职业指导不到位,导致学生流失现象严重。

五、“五行”互动,磋商校企合作发展

第五步走——“行”,即本院会计系上下齐动员,主动出击,选择适合本专业的地方知名企业商谈,本着“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原则,共同商定合作教学、合作育人、合作培训、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学生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商定合作协议并举行签字挂牌仪式,并在校企合作期间,将“一望、二闻、三问、四切、五行”的五步走培养模式循环应用于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以及学生的职业指导中,不断探讨完善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总结出本院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参考模式。

(一)完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还是体现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较强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根据这一目标,以“一望、二闻、三问、四切、五行”校企合作培养会计人才为主要思路,培养目标定位在“品德先育长育”、“技能实用够用”与“岗位坚持适应”三个方面。所谓“品德先育长育”是指要把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放在教学的第一位,并要长期进行疏导,贯穿后续的岗后教育与职业指导中;所谓“技能实用够用”主要是指所学技能要与工作衔接,无论是会计操作技能,还是计算机操作技能等,要让学生娴熟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不仅实用,还要够用;所谓“岗位坚持适应”主要是指要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与工作的坚持力,培养学生适应工作环境与人文环境,以及工作中不轻易放弃的坚持特质。

(二)根据会计专业特点选择合适的合作企业

会计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有其不同的特点,与校方合作的企业方不能固定一个或两个企业,就需要学校与多个企业协商,可以一校多企,选择合适的多方合作企业,选择最符合双方需求,能产生最佳效益的合作模式。由于地方经济特点,吉林省很多药业集团公司在全国各省份都有分公司,每个分公司都有财会建制。以吉林省修正药业集团公司为例,在全国仅营销会计就有3600多个岗位,由于营销会计驻外的特点,使得这个岗位的会计不是很稳定,每年都需要一定数量的会计人才储备。因此,我院会计系主要选择修正、万通等地方民营支柱企业,使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有一个很好的实习与就业平台,且可以多数量的推荐会计专业毕业生。

(三)共同商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制定培养方案

校方一旦与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就要研究确定对学生的培养方式,协议中要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商定校企合作管理规章制度,确定基本的企业参与教学的模式。例如:我院会计系在与吉林万通药业集团和吉林修正药业集团签署校企合作协议以后,校企双方就开始对学生的培养模式展开讨论与协商。校企双方确定大一、大二、大三不同学年段学生采取不同的合作模式,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培训手段,以及不同的企业受训时间安排。同时与万通、修正等合作企业专家一同对大三学生展开面试选拔,成立“万通班”与“修正班”。对该班学生完全按校企共同制定的教学计划与培养方案展开教学,以“校企共建完善计划方案,校企师共育同管学生培养,政企校师家共督学生成长,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提升”为特色,实现“政府、企业、学校、家长、教师、学生”六赢。

(四)校企共建高素质专业化职教师资队伍

对职业院校而言,强师方能兴教。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决定了教师只有具备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才能教出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因此,在对校企实验班进行授课时,校方的专业课教师尽可能选择具有一定的实际会计工作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并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师担任。企业方的授课教师同样要选择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精湛的专业技能,并擅于沟通交流、具有亲和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的企业专家担任。无论是校方的教师,还是企业的专家,他们的言行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的后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高素质专业化的职教师资队伍将由校企双方逐步共同创建。

(五)总结得失,制定学生总体考核方案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会计系,在校企对学生进行合作教学过程中,建立了校企生QQ交流平台,让学生与企业专家、教师等在此平台相互交换意见;在学生的日常评价与平时和期末的考核中,融入了企业对学生的评价与考核成绩企业参与学生的综合评价;与合作企业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了校企双方的阶段性互动,会计系专门确定了企业联络员参与学生的后期工作职业指导,促进了教学质量监督体系与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校企合作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校企双方每年进行一到两次合作总结,总结合作过程中的亮点与成绩,总结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后存在的问题,并对一年的教学计划与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完善,这不仅会为校方教师提供直接的参与实践并接受企业专家指导的机会,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进而丰富了教学资源。

六、结语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一闻、二闻、三问、四切、五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要求各大高职院校随时看、随时听、随时问、随时查,拓展合作的宽度,深化校企合作的内涵,践行总结校企合作的收获与不足,创新校企合作的机制,掌握企业用人需求。以产学研合作关系为纽带,以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道德、掌握实用够用的专业技能、形成良好的择业观与就业观为教学重点,将学校资源与企业环境有机结合,通过校企双方不同的育人环境,共同培养直接顶岗的高技能复合型“准员工”走出校园,走向工作岗位,为打造名牌学校、名牌专业、名牌学生而不断探索研究。

作者:林冬梅 单位: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更多市场营销论文详细信息: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57241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儿科护理学论文 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商情》 《广东建材》 《大众用电》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初中生优秀作文》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 《内蒙古社会科学》 《教育》 《甘肃轻纺科技》 《科技档案》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