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景观工程建设初探 - 宗教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生态景观工程建设初探

时间:2017-02-14 10:02:24 来源:论文投稿

1项目概况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湾地区的海洋生态环境和滩涂湿地系统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服务功能显著下降,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渐减弱。项目区目前存在脏乱差的现象,海堤填料杂乱无章,现存植被稀疏、杂乱,长势差,岸滩被侵蚀,红树林及海堤形势危急,滨海植被破坏殆尽,大面积松散表土裸露,从陆岸到滩涂都存在水土流失严重的现状,未来有可能危及疏浚东西湾航道的建设成果。基于以上分析,本项目应着重从海洋海岸生态恢复、增加海岸带生态景观、提高滨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着手,实现近岸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同时还可以满足市民对生态旅游、娱乐休憩和享受海岸景观的需求,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总体构思和布局

2.1设计理念设计将秉承“近自然”生态理念、文化传承理念、整体景观理念和绿色环保理念。2.2设计目标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环保生态海堤,建立“和谐统一”的生态景观环境;以人为本,形成自然、人文、历史和时代融合的旅游休闲景观海岸;坚持合理、灵活运用技术标准、指标,树立精心创作的生态示范海岸;经济合理、营运安全、资源节约的城市滨海景观精品工程。2.3功能布局笔者在方案设计中将海景、功能设施和绿地环境充分结合,分为四大主题功能区块,自北向南依次是:海洋生态景观区(芦渚鸥鸣)、海岛潟湖游赏区(花影醉鱼)、渔家文化展示区(滨海渔歌)和海滨休闲活动区(碧海椰风),打造新时代防城港首个海岸带生态海堤示范项目(图1)。(1)海洋生态文化景观区(芦渚鸥鸣):位于项目北部,在这里集中了大量的原生态红树林,是项目的主要观赏区域,是整个规划最为复杂和结构最为完善的岸段,也是红沙环海岸整治的亮点。采取科学的方法对现有的红树林进行保护、恢复和重建,并且充分保护和吸引鸟类的繁殖,增加红树林区域的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稳定的湿地生态系统,提升红树林区域的吸引力。通过在红树林之间架起木栈桥,交汇处适当扩展,让游客停留休息,行走在茂密的红树林,沉醉于原生态的气息中。规划配套设计海洋生态广场和观海广场,广场设计以海浪和粼粼波光为主要设计元素,以蓝白为主色调,雕塑小品以抽象海洋生物为主,突出海洋生态文化。(2)海岛潟湖游赏区(花影醉鱼):该区位于项目区中部狭长地带,3个小海湾及退化的红树林是本岸段的突出特征,区内主要有一个海岛———马岭岛和部分带状红树林。作为项目的生态景观廊道,规划着重恢复本区红树林植被以及马岭岛上植被物种多样性,增加草海桐、三角梅等植物,美化海岛。在马岭岛的西侧修建木栈桥,便于高潮位时让人亲近海岛,深入西湾观景。在马岭岛东南侧规划一处人工沙滩,还原防城港滨海城市的特色景观,可让游人光着脚丫玩沙嬉戏,满足人们亲水的天性。在中部,利用一块凹入规划建设用地的红树林区域,通过自然的置石驳岸进行围坝清淤形成人工潟湖,湖花相映,形成花影醉鱼般景象,恢复湿地生态。(3)渔家文化展示区(滨海渔歌):在此区域中充分利用线性空间的延展性和连续性,以滨海渔歌文化为主题,主要设计原型为渔船,通过渔具、渔家村居打鱼欢庆等抽象建筑小品进行组合,运用道路、广场、景观亭等元素进行景观空间组织。通过蜿蜒曲折的道路,与周边鱼形状的草地相映成趣,犹如一条条鱼儿在海里畅游。(4)海滨休闲活动区(碧海椰风):该区位于项目区的最南部,靠近城市居民区,规划定位将该区打造成为供市民观海休闲的活动场所。以亚热带植物景观为主,运用带状的空间布置若干个滨海观赏点,并用绿色走廊加以串联,形成绿色的链珠。沿海堤岸以缓坡式为主,在坡岸边缘种植水生植物,搭配种植耐水及喜水的乔木和灌木以形成立体层次丰富的生态海岸景观。

3植物配置与植被恢复设计

植物配置模拟自然海岸线的自然生态群落结构,强调以乡土树种为主,保持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创造自然生趣的滨海植物景观[3]。以生态驳岸形成的岸栖生物栖息环境为基础,通过植物的搭配,组成结构合理、稳定的滨海绿带和岸边湿生植物群落,形成陆生-海滩沙生-海洋水生的生境、植物群落和生态景观的连续过渡。概括起来,植物规划结构为“三带四区”(图2)。(1)海洋红树林湿地植物景观带:在滨海滩涂湿地,对海岸红树林进行植被恢复,为保证红树林湿地的成功恢复,以广西常见的8种红树林乡土树种(白骨壤、桐花树、秋茄、红海榄、木榄等)为主要树种[4]。(2)海堤护坡绿化景观带:海堤护坡绿化在保证海堤结构稳定和防护安全需求的前提下,遵循自然生态原则,根据不同水位线的防护要求和基地条件,共分为两种带状植被类型。

作者:潘丹 曾嵘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勘测设计院


更多宗教论文详细信息: 生态景观工程建设初探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56838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水库除险加固论文 云南省思茅市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电力自动化设备》 《福建乡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免疫学杂志》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新高考》 《时间频率公报》 《艺术研究》 《当代旅游》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