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溢洪道布置及结构设计
溢洪道位于水库左岸坝肩处,控制段采用驼峰堰形式,不加闸门控制。改造时,需要将现交通桥拆除重建,对引渠段、控制段、泄槽段和消能防冲段进行全面开挖并衬砌。改造后引渠段、控制段及泄槽段(0+010.08~0+100)的中心轴线与坝轴线的夹角92.37°,即引渠段、控制段及相应交通桥略向库区方向倾斜,倾斜角度2.37°。泄槽段根据溢洪道现状和水力计算要求,布置两个弯道:0+100~0+238.8为泄槽第一弯道,弯道半径150m,弯角53°,0+290~0+350为第二弯道,半径108m,弯角31.84°。泄槽段宽度25m~18m,其中0+238.8~0+290段为第一渐变段,由25m变为18m,0+350~0+390为第二渐变段,宽度由18m变为25m。改造后溢洪道总长496m,包括引渠段36m,控制段10.08m,泄槽段379.92m(包括收缩段49.92m),消能防冲段70m。溢洪道按满足校核洪水泄量进行开挖、拓宽。由于设计洪水泄量与校核洪水泄量相差悬殊,同时泄槽后段属于基岩上的深挖方段,控制段、泄槽段至0+100处按校核洪水泄水水位护砌,0+100之后按设计洪水泄水水位护砌,消能防冲建筑物按30年一遇洪水设计。引渠段前23m为浆砌块石护砌,后13m和控制段、收缩段采用混凝土护砌,顶部高程按校核洪水泄洪水面线加安全超高值确定;收缩段后的泄槽段边墙采用浆砌块石护砌,底板采用混凝土护砌,边墙顶部高程按计入波动及掺气后的泄洪水面线加0.5m超高确定,急流弯道段考虑内外两侧的横向水位差。消能防冲段按30年一遇洪水标准确定,边墙采用浆砌块石护砌,底板采用混凝土护砌。
2基础处理和构造要求
1)伸缩缝的设置和填料:收缩段及泄槽段纵向沿底板中心线、底板与两侧边墙连接处共设三道纵缝,沿轴线方向,底板及边墙每隔10m设一道横向缝。引渠段护砌底板沿纵向设四条纵缝,沿轴线方向,底板及边墙每隔10m~15m设一道横向缝。引渠段混凝土底板和边墙的分缝、控制段驼峰堰的分缝及底板、边墙与上下游的连接缝内均设651型橡胶止水。收缩段及泄槽段的底板纵横缝内设置BW-96型遇水膨胀止水条,上部再填塞沥青砂浆。伸缩缝的宽度均为20mm,缝内均填筑沥青砂浆。2)排水设施:引渠边墙、收缩段、泄槽段两侧边墙上设置排水孔,孔径50mm,埋设UPVC管道,孔距2.0m×1.2m,根据墙的高度设1排~2排,孔后设置反滤层。收缩段、泄槽段底板下设三道纵向排水沟,纵向排水沟内埋设110mmUPVC管道,横向每10m设一道横向排水沟,并与纵向排水沟联通,沟内填筑碎石,形成纵横相接的排水系统。纵向排水沟在0+310陡坡处穿出底板,排入泄槽内,0+310~0+390段纵向排水沟从消力池上游的齿墩内排出。3)锚筋加固:对泄槽的陡坡段0+310~0+390和消力池段0+390~0+425底板基础进行锚筋加固,以增强基础和底板的稳定性。锚筋长度3.5m,间距3m×3m,均采用梅花形布置。4)温度钢筋配置:对引渠段、收缩段和泄槽段底板及边墙混凝土配置温度钢筋,以限制温度裂缝。引渠段、收缩段和泄槽段底板钢筋配置为:在板顶面配置钢筋网12mm@300×300,双向配置。引渠段和收缩段混凝土边墙临水面钢筋配置为:12mm@300×300,钢筋网双向配置。收缩段和引渠段混凝土边墙的结构配筋另见图纸。
3结语
通过对水库溢洪道的改造,消除了溢洪道因泄量不足对水库大坝的威胁,提高了水库的防洪渡汛能力,使其过关脱险,使现有水利设施得到充分利用,并延长其正常运行期限,发挥其最佳效益,对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作者:李旭霞 单位:长治市襄屯灌区灌溉局
相关专题: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浅析会计职业道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