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正规金融与经济增长关联 - 社会科学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非正规金融与经济增长关联

时间:2017-02-13 12:10:28 来源:论文投稿

一、重复博弈建立起的信誉机制

中小企业很难获得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且因为借款人没有长期合作的预期,无法有效的制约借款者的违约行为,而违约行为又导致合作短期。这样就使正规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间陷入了一种越难贷款越是违约,越是违约越难贷款的矛盾境地之中。而非正规金融则不同,因为借款者与贷款者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合作状态,他们都有长期合作的预期,同时一旦违约,信息会迅速传播开来,违约的机会成本很大。这些都有效的制约了借款者的行为。当然,借款人之所以如此谨慎约束自己是因为互相已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团体,制定了一定的规章制度,有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一旦有成员触犯规定,便会被驱逐出境。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的它们,一向都借助于当地的非正规金融机构,所以一旦被这个团体驱逐,除非整体搬迁去其他地区,否则是无法再融资的,而这可能意味着企业的关闭。这样高的机会成本,是不会有企业轻易尝试的,而这样的机制形成,也有利于绝大多数企业。

二、成本优势

非正规金融没有受到官方的监督和国家法律系统的规范。而注册一个正规的金融机构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门槛”不低,因此造成了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在代理成本上的差别。对于正规金融机构来说,国家为了投资者的安全,一般规定了准备金率,负债率等,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巨大的进入成本。而对非正规金融来说,显然是没有这些困扰的。从非正规金融的几种主要形式来看,动用自有资金的民间贷款,成本为零,只是受自身资金规模的限制,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借贷;而对于像合会这样的集体集资组织,存款人往往就是贷款人,这样代理成本也是几乎没有,即使随着规模增大成本上升,边际成本依然很稳定甚至递减;而像地下钱庄这类非正规金融,也比银行免去了准备金等成本。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现在的中国,非正规金融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在充分利用非正规金融机构对经济发展的有效优作用的同时,对非正规金融进行立法监管,密切关注和控制其发展势头,及时消除其可能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而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非正规金融机构,可以考虑通过引导帮助其转入正规金融机构的轨道。与此同时,可以加强两种金融形势的合作。在菲律宾和巴基斯坦,正规金融部门通过向非正规金融部门增加放款。提高了后者的信贷服务供给能力,并改善了那些只能在正式部门借贷的借款人的贷款条件。在阿根廷,当地的银行和汽车销售商就利用ROSCA的信息优势发展汽车按揭贷款业务,扩大汽车的销售。如果没有正规金融机构的存在,非正规金融机构可能无法筹集足额的资金。而如果没有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存在,正规金融机构又会因为贷款风险较大而不愿意开展这样的业务,这样汽车按揭贷款市场的规模就会缩小。此类案例说明,重视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互补性并加强其文易合作进而实现共同发展应该作为一条探索思路。

作者:雷雅钦 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更多社会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非正规金融与经济增长关联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53177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生态经济 吉林省大学生创业园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橡胶参考资料》 《中国牛业科学》 《山西冶金》 《文化交流》 《舰船防化》 《移动通信》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四川水利》 《营销界》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 返回首页